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龍含珠的寓意

龍含珠的寓意

發布時間: 2021-03-31 20:00:15

㈠ 佛教禪堂龍含珠什麼意思

喻示眾生皆有一顆摩尼寶珠,即佛性!禪堂以參禪悟道,明心見性為目的,要見的就是這顆摩尼珠,眾生本具的佛性!

㈡ 什麼是佛教中的「過堂」及過堂儀軌的要點及意義

「過堂」,是上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門中的「吃飯」,有別於印度僧徒之託缽乞食。又稱上堂、赴堂。是中國漢傳佛教叢林中特有的儀制,早、午齋兩次過堂,中國漢傳佛教將進食視為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團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禮儀的統一。 所謂二時過堂,食存五觀。 早晨、中午到「五觀堂」或「齋堂」用食。五觀之意為:一是思念食物來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無虧缺,三是防止產生貪食美味的念頭,四是對飯食只作為療飢的葯,五是為修道業而受此食。 在過堂時,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眾在兩邊就座。飲食之前,先要敲掛在寺廟走廊上的大木魚(梆)和葫蘆型鐵板(雲板)。梆是吃飯號令,又叫長魚。魚晝夜均不合眼,隱喻佛徒修行也應精勤不息,廢寢忘食吃飯。 當雲板響起,大眾搭衣魚貫進入五觀堂,依序就坐,向上問訊後維那起腔,大眾齊唱「供養偈」。 接著維那師呼僧跋後,大眾便開始用齋。叢林過堂多使用碗盤,少數寺院使用缽,碗盤皆有一定位置,不得恣意擺放,添湯加菜由行堂服務,也不得出聲、恣動。在飯食中須心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葯,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方受此食。)並攝心用功,或持佛名號或參「吃飯的是誰」。末了,大眾唱結齋偈。 整個過堂是一個安靜的用食過程,住持和尚如有事便會在此時向大眾宣布,稱為「表堂」。每月初一、十五或特殊節日便加菜施眾,或有居士齋僧布施也加菜。 中國佛寺通常在大殿外右側會設個小小的施食台,體恤飢困的眾生。它是根據佛經中「曠野鬼神眾」及「羅剎鬼子母」的典故而來,大眾過堂時,都由一僧人負責出食,將七粒米或指甲許的面條,透過觀想及大眾的加持,施食給眾生,願他們同得飽滿並去除慳貪。 簡朴的叢林用齋,象徵的是高遠的智慧與寬廣的情懷。 詳說佛教過堂儀軌的要點及意義 來源:《人世間》雜志 作者:雲鄉法師 佛教傳到漢地之後,形成了嚴格的過堂用餐儀軌,規定了碗筷擺放、使用和添飯加菜的步驟與方法。其中的重點是不能講話,不能隨便出聲。吃飯前後念誦《供養偈》與《結齋偈》,表示供養諸佛菩薩、供養眾生。吃飯時應當提起正念,食存五觀,思量食物的來之不易與眾生的苦痛艱辛,產生感恩心、慈悲心、平等心和責任心。 行堂儀軌詳解(圖片來源:《人世間》) 過堂儀軌的要點與意義: 在過堂時,僧眾排班,整齊有序地進入齋堂。在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動,保持中堂的安靜與庄嚴,以示對諸佛菩薩的尊敬。 起初,桌上的碗靠近桌子的外沿擺放,筷子橫放在碗前。開始念《供養偈》之後,也就開始行堂了。行堂的義工拿著裝食物的桶和勺子,沿著桌子走來。過堂期間,僧眾不能說話,要用特定的手勢對行堂的人表達自己的意思。 第一遍行堂時,只要僧眾不拒絕,行堂的人通常就會把每種食物都在碗里裝上一點。如果僧眾不想要某種食物,或者覺得碗里的飯菜已經夠吃,可將右手豎起,掌心向外,或用右手在碗卜方做——個遮擋的動作,以示刁二需要。 過堂時端身正坐,脊背挺直,不要趴在桌上,不要低下頭用嘴湊近桌卜的碗,雙腳不要交義或翹起。不能浪費食物。 開始吃飯時,先把筷子和裝著飯菜的碗先後移近自己,然後拿起筷子,左手將飯碗平端在胸前。 端飯碗時,拇指扣在碗邊,其餘四指平托碗底,古人稱之為「龍含珠」。右手持筷子夾起食物送人口中,動作要輕柔而利落,古人稱之為「鳳點頭」。對於稀飯、湯等流食,可以把碗端起來飲用,對於固體食物則不能把碗放到唇邊扒拉著吃,一律使用筷子夾起來。 第二遍行堂時,如果僧眾需要添加食物,就把碗向前移動,伸到桌子外沿附近。 可用筷子或手指在碗里比劃一下,表示需要添加食物的多少。 想要添加某種特定的食物,就把那種食物從碗里夾起來,向行堂的人示意。 對於某種食物還想再添加一些,可用筷子或手指在碗邊輕點一下。 對於某種食物只想要一點點,可用右手拇指和小指比一下,表示「少量」。 對於稀飯,如果想要比較稠的,就用筷子或手指在碗里做一個豎插的動作;如果想要比較稀的,就用筷子或手指在碗上面平劃一下。 吃完飯之後,將碗疊起,放在靠近桌子外沿的地方,將筷子放在碗右側距離約一寸的桌面上,筷子與桌沿垂直。 這一套復雜的過堂儀軌展現著佛門的威儀,然而過堂儀軌的意義不僅在於維持表面卜的優美大方。 佛教的修行讓人們通過了解自己來改善自己,與正念覺知是分不開的。因此修行人要努力提起正念並保持覺知。然而普通人由於觀照力微弱,經常忘失正念,過堂儀軌就是正念修行的增上緣。要使行為符合這套儀軌的各方面細節,並在沉默中進行有效溝通,必須集中精神,隨時覺知自己在做什麼和想什麼。吃飯時不具備正念,心不在焉,妄想連篇,就是隨著貪嗔痴在流轉。 只要學會在吃東西時真正地提起正念,一定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滿足和感恩。那時候,也許你會忽然理解弘一大師說的「咸有鹹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既不為喜愛的飲食而狂喜,也不為不喜愛的飲食而煩憂。 端飯碗的「龍含珠」動作,有一個深刻的含義,喻示著眾生皆有寶珠一般的佛性。佛性的開發從培養觀照力開始,我們應該勇猛精進地修行,隨時讓正念提起。 歡迎光臨!南無阿彌陀佛!(一點進入)

㈢ 股票龍含珠怎麼個意思

是要下跌的意思。龍嘴一合,珠子滾落,股價就如決堤之水,一瀉千里。

㈣ 南嶽燒香拜佛注意事項有哪些

嗯 不 要 踩 門 檻 , 門 檻 意 味 著 人 生 道 路 的 坎 坷 , 所 以 我 們 來 燒 香 祈 福 就 一 腳 把 它 跨 過 去 。 這 個 是 需 要 注 意 的 , 您 具 體 可 以 去 淘 寶 店 南 岳 富 貴 香 行 久 久 發 看 看 , 上 面 都 很 詳 細 。

㈤ 去南嶽燒香拜佛需要注意什麼呢

燒香拜佛沒有太多禁忌,主要在誠心。除此以外,一些禮儀,盡量知道:

  1. 在殿堂禮拜時,不能站在大殿的中央,因為這是方丈或住持的位置。

  2. 有人禮佛菩薩,不能從其頭前經過。

  3. 凡是合掌,不能十指參差、不能中虛、不能將手指插鼻中,但是也不能太底,應該平胸,離嘴唇大約四、五寸遠即可。

  4. 師父在跟前,不能受別人禮。

  5. 如果手持佛像,不能給長輩作禮,應該手持佛像齊眉一舉,就足夠了。

  6. 穿著上,不要穿的太暴露,吊帶、裙子之類盡量別穿。也不要穿動物製品的衣服配飾

  7. 去寺院燒香拜佛,最好吃素

㈥ 龍的嘴裡為什麼要含著珠子

龍的傳說——龍珠:
人們在建築彩畫、雕刻、服飾綉品等載體上常見「龍戲珠」(有「單龍戲珠」、「二龍戲珠」等)圖案。
龍珠是與龍有關的珠。「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頜下。」這是《莊子》的說法了。《埤雅》也言「龍珠在頜」。《述異記》講,「凡有龍珠,龍所吐者……越人諺雲:『種千畝木奴,不如一龍珠。』」上述說法講了兩個意思:一是龍珠常藏在龍的口腔之中,適當的時候,龍會把它吐出來;二是龍珠的價值很高,用民諺來說,就是得一顆龍珠,勝過種一千畝柑橘。
那麼,龍珠從何而來呢?龍為什麼要戲珠呢?我們知道,珠,是水中的某些軟體動物,在一定的外界條件刺激下,其貝殼內分泌並形成的圓形顆粒,因其有亮麗的光澤而被人們所喜愛,因而被稱作珍珠。既然水中的動物能生出珠來,作為水族之長的龍,自然也要有珠而生了棗這該是龍珠神話產生的一個基本思路。
但是,事情好像還不是這么簡單。龍是模糊集合起來的神物,集合的對象有魚、鱷、蛇、豬、馬、牛,以及雷電、雲霧、虹霓等等。其中,鱷類和蛇類是卵生的。卵是圓形的,也可以說是顆粒狀的,是比珍珠大得多的顆粒。那麼,古人會不會把鱷卵蛇卵當作一種「珠」呢?回答是肯定的。古人能將鱷蛇作為主要的集合對象,對其卵自然不會忽略;對鱷和蛇來說,卵的意義是重大的,是生命之源,有卵便有鱷、有蛇,進而才有龍。因此,卵是完全可以以「珠」的身份進入龍的生活之中的。那麼,龍珠就是龍卵;龍戲珠,實際上就是龍戲「卵」,是龍這個神物,對生命的呵護、愛撫和尊重。其中體現和表達的,是古人的一種「生命意識」,即對轉承不息的生命現象的認識、理解和發揮。
民間吞珠化龍的傳說為我們的看法提供了注腳:某少年割草(或打水)得一寶珠,此珠放到米缸漲米,放到錢櫃生錢。某財主知道後,帶人來搶珠。少年情急中將珠放到口裡,卻一不小心咽了下去。於是口渴求飲,缸水喝乾了,又去喝河水、江水。喝著喝著,頭上冒出了角,眼睛朝外凸,身子變長出鱗棗化為龍了。這樣的傳說廣泛地流傳於四川、浙江、廣東等地,從中透示出「珠」的珍貴,以及珠和龍生命相依的關系。
太陽,是我們對「珠」的另一個理解。我們見到的一些龍戲珠圖案,尤其是那些二龍戲珠圖案,其珠多有火焰升騰,分明是一枚「火珠」或「火球」;下面是滔滔海水,可以理解為火球躍出海面。在人們的視野和觀念中,堪稱「火球」的,太陽可排在第一。那麼,很顯然,火球出海也就是太陽出海了。既然是太陽出海,為什麼要龍來「戲」呢?這里要引入古人眼中的四方神: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龍則是代表東方的神物。這樣看來,龍戲珠就有太陽崇拜的意思了,該是太陽崇拜和龍崇拜的交融。

㈦ 有兩個朋友結婚,男的叫吳文龍,女的叫韓巍巍,請大家幫忙根據名字想個婚禮主題~謝謝大家

"吳所巍」

㈧ 永安當地的婚嫁風俗是怎麼樣的

福建永安婚俗很復雜!

  1. 提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到了婚齡,男方家看中女方或如今男女青年相處產生感情,男方就托媒向女方提親。若女方父母同意,便把女兒的八字由媒人交給男方家長,如果男女雙方八字相生,媒人繼續穿梭雙方家庭溝通聘金、聘禮等事宜;要是雙方八字相剋,或許會被迷信不近情理的男方父母棒打鴛鴦。

  2. 訂婚:男女雙方家長通過媒人中介轉達彩禮數量直到雙方家長都能接受後,男方家長、媒人及男方本族親人一行前往女方定親,去時為奇數比如9人,回來時連同準新娘10人為偶數;攜帶禮物用紅紙包的冰糖、糖果、花生糖、紅棗或黑棗等5包,有籽的棗沒收奉回。在女方家雙方進一步商談彩禮,禮金為含3、7等吉祥數。現金、銀元尾數含3或7;聘禮含布、粳米、豬肉、鴨子、酒、糖果、糖飴(用糯米、糖為原料加工成餅狀的一種地方特色小吃,專用於聘禮)。商談結果寫在紅紙上,男女雙方家長各持一份稱為婚約。在女方家,準新郎和準新娘在露天交換信物:男方送女方一枚戒指、一塊銀元;女方送男方筆、筆記本或影集。男方返回時,女方家給男方家只是象徵的禮物:簡稱糖、芋、蔥,糕、薴、線。比如糖寓意愛情甜甜蜜蜜;薴指薴麻片,可績紗成絲,薴和線象徵愛情如絲、如線一樣長。

  3. 迎親:婚禮前一天上午去迎親,去時挑聘禮第二天返程時挑嫁妝的人俗稱轎夫。去迎親含媒人、新郎的大伯或叔、挑擔的人為單數,回來時含新娘及伴娘成雙數。傳統迎親時,新郎沒有一同前往,如今受外界的影響新郎才一起去迎親。

  4. 聘禮:聘禮按訂婚時婚約寫的數量稍多些美其名曰足足有餘,其中老酒兩小壇裝在竹編的花簍,兩壇酒里分別放五個去殼的紅雞蛋、鴨蛋,酒壇封口後蓋上紅雙喜,用針線穿兩串桂圓、荔枝幹、花生成圓環套在酒壇的脖子上。豬肉連著尾,意為新人有始有終,白頭偕老,還貼著剪紙豬的圖案。其它聘禮裝在禮筐,上面放著和食物相同圖案的剪紙,禮筐外套著青色布袋便於挑。挑酒是新郎的大伯或叔,代表男方家長走在去迎親隊伍的最前頭。

  5. 禮擔:聘禮中有一挑叫禮擔也叫四層,既一挑禮品筐,每個筐上下層,每層裝的物品成俗統一。裝有豬肝、大小腸、雞等熟食,還有冰糖、花生糖、糖果、紅棗、黑棗用紅紙包著及米花、糖飴;此外蠟燭、香、鞭炮、紅包、燈芯、平安符、庚帖。

  6. 女方收下聘禮後請人整理禮擔寫回帖。紅棗、黑棗放回禮筐奉回,豬肉的尾巴要返回一截脊骨,雞只取了胸脯和砍去腰一段,再用竹簽固定重新吻合成一隻雞,返回給新郎家,入洞房前新郎吃雞頭,新娘吃雞尾,禮筐不能空,空的禮筐就放一把米粉。

  7. 送嫁:女子出嫁請柬只能寫某女於歸不能寫成結婚,酒宴安排在結婚前一天的晚餐,筵席主桌是親戚外家,首席母舅,其次是祖舅;次桌是來迎親的人,首席是新郎的大伯或叔,其次是媒人。酒宴規模小,只請親戚和本族至親;飲食質量不像男方結婚酒宴那麼講究;賓客赴宴叫送嫁或說去食嫁飯。

  8. 加笄:出嫁日的清早,除了要給新娘化妝外還要給新娘舉行加笄儀式。加笄時客廳的供桌上點一對蠟燭和一炷香,擺著雞等三牲;新娘發際系一條黑紗巾,穿白、藍、青三件上衣,穿白內褲外系紫紅色的圍裙;坐在交椅上,臉朝客廳內,雙腳先踏在米篩邊後踏在「七星斗」(「七星斗」米斗點燃一盞七芯燈,米鬥上放一塊米篩),由「好命婆」梳三下頭並口上叨念:「烏巾蓋面別人人,梳頭綰髻是大人;腳踏米篩邊,夫妻會孝心;腳踏四角斗,夫妻會到老。」繼而,撐開新娘紅傘放在客廳前的露天,然後請賓客食加笄湯圓。

  9. 哭別:整裝待嫁的新娘穿著嶄新喜慶暖色的衣裳,胸前掛著用針線穿的桂圓、荔枝、花生、辟邪鏡、裝著平安符的荷包猶如一串項鏈。舊俗新娘在閨房先哭別母親,再到客廳依次逐一哭別家人、同族至親、親戚,手拉著手難舍難分,訴說離別之情。哭別的對象要給紅包,然後拜別灶神。

  10. 換手巾扇:新娘哭別娘家親人後,在「好命婆」攙扶下拿起客廳前露天事先撐開的紅傘出門行走到路口停下,新娘的弟弟或哥哥跟到路口與新娘交換手巾和紙扇,俗稱換手巾扇。事先把戒指用針線縫在手巾上,在交換過程中,邊交換新娘邊說:「扇換扇,平平扇(勝);金戒換銀戒,兩家都歡喜。」在槐南「扇」與「勝」同音,意為祝福新娘的夫家和娘家人丁興旺、家庭富有幸福,兩家都歡歡喜喜。交換後新娘上花轎或花車上路。

  11. 嫁妝:在迎親的隊伍新郎的大伯或叔用於掛蚊帳用的兩根小竹子挑著一對花燈走在最前頭,(這種竹子不是圓的而是四方形,兩根用紅頭繩捆在一起。)其後是新娘和伴娘,舊時媒人挑著一對火籠,每個火籠里分別放著用紅紙條圈著的兩塊木炭和一小把用紅紙條扎著的松柴,木炭、松柴象徵著薪火相傳。

  12. 接親:迎親隊伍到了新郎家院門前路口等候,待到吉時院內鳴炮才進院。進了院門,本族至親接過走在最前面新郎大伯或叔挑的一對花燈交給新郎的母舅和祖舅,由他們倆各點燃一盞,點燃後走向客廳,同時帶著唱腔賀四句祝福,如「點來明火一色新,五龍含珠去點燈。點得寶燈成雙對,千金淑女入家庭」。到了客廳把花燈掛在客廳的天花板,邊掛邊賀四句:「寶燈掛起一對新,天上麒麟來掛燈。三元及第輩輩有,五子登科發萬金」。新郎的家長要馬上給點燈、掛燈的人紅包以示感謝。新娘由男方的「好命婆」攙扶著跟在提花燈的新郎舅舅其後,到了客廳前的屋檐下,一對一男一女的兒童雙手抬著米斗等候著,新娘在娘方收的紅包放進米斗,這對兒童就把米斗抬到新房。新娘在「好命婆」攙扶下先後拜祖神和灶神;然後,走進新房把胸前如項鏈的掛物取下放在床鋪上。不盛行如影視婚禮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

  13. 婚宴:婚宴設在中午,首席是新郎的母舅,其次是祖舅,再次一對新人的媒人。酒過三巡由新郎父親先給賓客敬酒,接著是一對新人同時敬酒;敬酒從首席開始依次按親戚輩分從長到幼再到本族及左鄰右舍。

  14. 散席後,舊俗新郎的母舅要留下來過夜,擺新床、掛蚊帳。

  15. 食雞頭雞尾:在過去新郎、新娘沒有鬧洞房和喝交杯酒的習俗,入洞房前新郎吃雞頭,新娘吃雞尾。寓意有頭有尾,天長地久。

  16. 滿月:婚禮後一個月,新郎要請岳父第一次來做客,在男方家俗稱請親家,在女方家稱父親給女兒做滿月。新娘的父親赴宴攜帶做女紅用的尺、剪刀、針線、錐子、針線匾,五種顏色的布各一小塊,還有一把米粉、十個蛋、一套女兒穿的衣裳。滿月宴賓客只有岳父,沒有別的親戚,只是叔叔、伯伯等本族至親作陪。筵席只能開一桌,如果坐不下,由兩張或三張桌子並成一長桌。岳父坐的座椅要鋪紅毯,岳父要落座時掀開紅毯一角表示謝坐。在宴席開張前每人先喝一碗甜湯,喝後留下一個紅包放在桌上表示感謝。東家收了紅包後宴席就正式開張,宴席食物講究可謂珍饈美饌。岳父回家時,要讓他帶一些熟食物給家人分享。

熱點內容
幼兒故事名稱 發布:2024-05-07 11:59:18 瀏覽:922
講故事的要點 發布:2024-05-07 11:33:59 瀏覽:448
形容責任擔當的成語 發布:2024-05-07 11:29:48 瀏覽:957
奧運小故事 發布:2024-05-07 11:20:16 瀏覽:700
青春友誼的簡短句子 發布:2024-05-07 11:14:34 瀏覽:70
我自己英語作文 發布:2024-05-07 10:48:51 瀏覽:990
寫星空的作文 發布:2024-05-07 10:08:33 瀏覽:466
電影客人結局孩子們 發布:2024-05-07 09:28:47 瀏覽:77
從了我還是我從了他電影 發布:2024-05-07 09:19:10 瀏覽:343
故事沒有結局 發布:2024-05-07 09:04:08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