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二首赏析
是一篇写给父亲的歌词,平实动人,但在我看来却是孩子对父亲最好的礼赞。
你的肩膀 你的手掌
从一九八四到一九九四,父亲从青春衰老成“旧报纸”,“我”从怀里的婴孩长成跑进校园的大姑娘。父亲过的是略显艰苦的日子,日记里都是平实的文字,只是当“我”离开了父亲的庇护,过上或艰苦或安逸的日子再看父亲的文字时,父亲的艰辛和对我们的爱便蓦地真切起来轰在我的心上,父亲的形象也在此时无比高大起来。尤其是当“我”回想父亲壮年之时看着“我”奔跑的背影想着将来一定长得惊艳的“我”结婚离他而去,就像长大的“我”看着父亲俨然“一堆旧纸钱”也可能将要离“我”而去,便情绪失控。
我的父亲母亲
有些歌词写的不是你的故事,但却那么容易感同身受。歌词里的故事是作词人董玉方的真实经历,真的是翻看了父亲的日记,真的是有没收割完的庄稼、露天电影、缝纫机的踏板、饼干、借钱、捶了自己两拳。歌词作于作词人董玉方父亲生病之后,许飞发小样给作词人的时候,他听完是情绪崩溃!而作词人每次给父亲听,父亲也都会掉下眼泪。作曲及演唱者许飞也是个生活有大波折的人,MV里她的父亲本色出演。正因为如此,歌中一词一句需要的腔调所包含的感情及背后的故事,许飞都是了然于心,这些是其他人翻唱的时候很难体悟并演绎出来的。和李健版本比较,可能是先入为主,我——一个不懂作曲编曲演唱的普通听众,觉得还是许飞版演绎得更动人,我能在她的歌声里听出波澜听出她的倔强,对李健版本则完全无感,眼睛里闪烁不了晶莹。
㈡ 现代名家散文名篇赏析
《金色花》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赏析。
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爱是交流的,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发想像—— 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金色花》无疑是一首充满大胆新奇想象之作,诗人借用“金色花”这一拟物,把童稚之心表现得如幻如真。
㈢ 泰戈尔的任意两首诗赏析,200到250字左右。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赏析
“我不告诉你,妈妈。” 一诗选自泰戈尔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诗歌开篇扣题,以一个“假如”搧动想象的翅膀,总领全篇。然后,诗人精心描绘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母子逗乐图。诗人假想自己变成了一朵美丽的金色花,长在“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当妈妈呼喊时,“我”不回答,却有意与妈妈逗乐,“暗暗地在那里匿笑”,“一声不响”,这是一幅怎样的母子情深图啊!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一幅慈母生活图,展示母亲迷人的风采。
《榕树》
喂,你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你可曾忘记了那小小的孩子,就象那在你的枝上筑巢又离开了你的鸟儿似的孩子?
你不记得他怎样坐在窗内,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么?
妇人们常到池边,汲了满罐的水去,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摇动,好象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似的。
日光在微波上跳舞,好象不停不息的小梭在织着金色的花毡。
两只鸭子挨着芦苇,在芦苇影子上游来游去,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想着。
他想做风,吹过你的萧萧的枝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想到一只鸟儿,栖息在你的最高枝上;还想做那两只鸭,在芦苇与阴影中间游来游去。
赏析
一诗中,榕树也是朋友,也懂得孩子奇妙的心理。在这三首诗中,诗人以儿童的眼睛和心灵观察自然、感受生活,朴素地展现了孩子们童稚的想象和纯真的情感,引领我们飞翔到新月般天真美好的儿童世界里,重温童年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