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赏析 » 画赏析短文

画赏析短文

发布时间: 2022-09-16 16:07:04

⑴ 求一篇名画鉴赏,500字左右

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卷》鉴赏
这幅画大部分描绘了潇湘远山的景象:雾气氤氲,群山在雾气的笼罩下若隐若现、连绵起伏,那山好像娇羞的姑娘用面纱遮了半张脸,但是山峰的棱角又比较清晰,所以这山中又带有刚毅的精神,仿佛是充满个性的女子在向命运抗争。从右往左,景物渐行渐近,那山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而飘浮其间的云烟,或留空白,或稍渲染,或勾勒出云头、云脚,时隐时显,富有流动掩映之态。而且这云近看有形远看无形,时常将山脚露出,既将山的巍峨展现又将雨雾的厚重表现。而山下的树木也可隐约看到,树木的干、枝不做勾勒,而以浓墨一笔画出,树叶也无双钩和点攒,而改为大小横点,它与山石相间,将山、树溶为一体,增添了混沌之感。在最右边,便是一段近处的小山丘,上面有一座房子,虽然只是草草几笔,但是顿时让这整幅画的生机跃然纸上,给原本沉闷的色调增添了一些活力。这些独特的画法,于虚中见实,简逸中含深邃,模糊中富变幻,生动传达出江南山川的天然趣味。
从如此长的画卷中看,我认为这整幅画不像是水平铺开的平面画,而像是环绕式的画卷。如果真是这样,作者在构图时最左边的便是眼前之景,然后依次向右展开,由近及远,角度应该不会超过一百八十度,因为在最左边我们看到下面像是有条河,如果转了一百八十度,那么画卷的最右边也应该有衔接的河流。

⑵ 欣赏一幅山水画的感受100字

一、这幅山水画欣赏作品中的颜色是比较清新淡雅的,同时也不失趣味,高大巍峨的山峦重重叠叠,犹如置身于仙境,而且绿色的树木植物和紫色的风信子花卉点缀其中一点也不会觉得突兀,反而有一种特别和谐的感觉,山的半山腰上有几间茅草房,反应了主人的闲适与远离世界纷争的快乐,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宁静,犹如置身仙境,这种世外桃源让人羡慕。

二、这幅中国山水画欣赏作品中,一眼望去就能给人特别舒适的感觉,因为这幅山水画作品中的主色调绿色,且层峦叠翠,让人留连忘返,而且绿色的山也不显得单调,反而特别的有层次感,让人一看就能够感觉到山的立体,巍峨与高绝,下面的白色处理得也非常好,给人一种想象,到底是河流还是云雾呢?扑朔迷离,同时也更显山水画作品作家的风采。

三、这幅中国山水画作品主要体现的是瀑布,有李白描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瀑布层层叠叠的铺就下来,激流勇进,让人不敢靠近,而且非常立体和有层次感,给人非常震撼的视觉享受,而这幅山水画作品中颜色也不单调,它不但运用了蓝色,黑色,还有瀑布峭壁上的那一抹红色的可爱花朵,让人眼前一亮,为这幅山水画作品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也让我们更加喜爱它的画风与画法。

⑶ 如题,赏析名画《开国大典》从美术角度写一篇赏析短文,200字左右,

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有评者认为是“富有装饰意味的纪念碑性的大型历史画。”
作者董希文(1914—1973)是浙江绍兴人,曾在苏州美专、杭州美专西画系就读,1939年去法国留学,后回国。1943年赴西北敦煌艺术研究院并投入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还创作过《春到西藏》、《哈萨克牧羊女》、《苗女赶场》、《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主题性绘画。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

⑷ 美术鉴赏短文蒙娜丽莎的微笑200字

《蒙娜丽莎》这幅名画,又称为“微笑”。画中的蒙娜丽莎却是确有其人。她是佛罗伦萨一位富有的女市民。达芬奇刚开始为她画像时,她年仅二十四岁。据说,在此前不久,蒙娜丽莎心爱的女儿刚刚夭折,因此她整天闷闷不乐。为了唤起模特儿发自内心的微笑,画家一边为她画像,一边请人在她身边奏乐,如此这般千方百计引出了这位美人的一刹那的微笑,仿佛稍纵即逝。你看:蒙娜丽莎嘴角微皱,眉宇舒展,脸部则显示出了刚可察觉的微笑。这微笑似乎是从脸上掠过似的,既显示了她内心的激动,又没有失去安详的表情,显露了人物内心深处微妙的心理活动,引人遐想,令人神往。不是吗?蒙娜丽莎的微笑,有时候让你觉得温文尔雅令人陶醉;有时仿佛内涵哀愁似显凄楚;有时候又略呈讽刺之状,虽则美丽动人却又有点不可接近。自从《蒙娜丽莎》问世几百年来,人们在她面前品味着,揣测着,争辩着,神秘莫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当然,讨论蒙娜丽莎的笑容,关系创作者的艺术思想以及表现手法上。这个问题的探讨决不同于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争论一枚针尖上可以站几个天使那样无聊。学者们是认真地探讨蒙娜丽莎微笑神秘莫测的原因的。有的人从审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认为,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观赏,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人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能从中不断发现作品的新含义。有的学者如美术史家詹姆森,从美学角度指出,这种神秘微笑的造成是因为作者力图要在一个个形非常具体的人物身上,创造出他理想化了的美的典型;力图要是一闪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为一种喜悦的永恒的象征。正是这种矛盾的结合产生出了令人觉得出奇的客观效果。有的则从历史学家的眼光做出分析,说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显示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勃勃生机,对资本主义的明天充满了希望,她正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真实写照。有的画家则从绘画技巧上进行探讨,说达芬奇为这个坐在阳台上的少妇,设置了一幅透视不一的背景,当人们的视线集中在左边,感到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反之,当人们集中到右边看时,感到远景上升而人物下降。画像中的人物五官,其位置亦在游弋不定之中。加上作者把体现人的笑容的嘴角岩脚部位,又画得若隐若现,界限不甚分明,这就使得画中主人公的微笑颇费猜疑。有的研究者从医学角度,别出心裁地研究了蒙娜丽莎的“生理状况”,认定她患有内斜视。而现代派画家则坚持认为蒙娜丽莎应该是有胡须的,为此他大笔一挥,硬是给蒙娜丽莎嘴上添上了两撇八字胡须。令人观后啼笑皆非。需要指出的是,不仅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神秘莫测的,而且有关画中主人公的身份、年龄以及该画真品究竟藏在何处,也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这就使得蒙娜丽莎的微笑越发显得扑朔迷离了,且略举一二:根据意大利学者皮德里梯和前苏联教授盎司济研究的结果,认为《蒙娜丽莎》实际上是“一个妓女的肖像”!一反过去此乃贵妇人之说,此论一出,学术界哗然。至于画中人的年龄,一些研究家也认为并非如过去“定论”说的是一位二十几岁的妙龄女郎,而已经“人到中年”——她应该在三十七八或者四十岁以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原画藏于巴黎罗浮宫。但是几百年以来,不少收藏家各自声称他们藏有真正的《蒙娜丽莎》竟有六十幅之多。更有趣的是,一九八四年美国东部缅因洲伯特兰美术馆又收到一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经使用现代技术手段测定,此画确实是当年达芬奇的手笔,画中的人物除了不微笑以外,其余都酷似蒙娜丽莎本人。画家由此推测,这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可能是作者同时画的一幅底稿。真是说不尽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道不完的《蒙娜丽莎》!

⑸ 国画赏析200字

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点,确实是气韵,这可不是什么装逼格高之类的,只是那位博士可能没有详细给你说说气韵是个什么鬼吧。从技法上讲,气韵的主要表现手法就是留白,请注意,不是抹白或者涂白,而是“留”。油画或水粉什么的为了突出其立体感,往往是用颜料一块块地挞上去的,而在国画中,由于没有西画的投影这个概念,主要讲究的也非是否立体,所以在国画当中,颜料的用量是不多的,尤其是白粉,往往是一点不用直接通过留出来的(画国画的都很吝色)。废话可能有点多了,我们回到气韵这个东西上,举个国画中最能体现气韵的画科——山水画。不动如山,不动如山,从这个词语就可以看出,一座山你哪怕画得再生动它也是动弹不得的啊,生动不了,怎么办呢?就必须靠水动云动来体现啦,气韵气韵,这就是所谓的气了。用白粉来画水云?挥洒自如,似有型实则无形谓之气,用了白粉明显僵化了这个所谓的气了,不如不用。再来谈韵,韵者余味也,韵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这幅画更耐品,在这点上,留白法无疑能够做到最好(当然也有其他方法,下面会说到)。为什么呢?这个更好解释,道家有个很经典的学说:给你个空碗,你能盛物,给你个实心的碗呢?在国画中也一样,留了白所能承载的内涵就更多,因为这内涵包括了看画的千千万万个人的想象力。一句话我说一半,剩下的一半让你们想,无疑可以让更多人来品味我这一句话,这也是中华自古以来独有的婉约之美,词以婉约为宗,画更是如此。

⑹ 我对国画笔墨意境的赏析200字

从那潇洒墨色中,仿佛看到了那水天一色的壮观,那云海涛涛的奇景,那恍若从天而降的飞瀑,那狂吼的阴风,那滔天的大河。画中山山水水,花草树木,虽不繁杂,却充满了灵性,这山水与点缀其中的景物,在画家立体的构图与大笔墨下展现出来,呈现出别样的魅力。这幅以灵动笔墨展现山中美景的作品,正是国画追求写意的体现。

⑺ 中国画赏析150字作文

现在所谓的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同时对绘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并提出品评标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 ,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其末流则走向因袭模仿 ,距离时代和生活愈去愈远。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以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

热点内容
21个故事 发布:2024-05-19 00:33:53 浏览:213
丙的成语 发布:2024-05-18 23:37:58 浏览:980
紫檀词语 发布:2024-05-18 23:20:49 浏览:830
写蜡烛的作文 发布:2024-05-18 22:37:15 浏览:620
很吊的短句 发布:2024-05-18 20:53:13 浏览:434
婉拒的句子 发布:2024-05-18 18:46:33 浏览:289
犯错故事 发布:2024-05-18 18:05:10 浏览:9
有关蛇的故事 发布:2024-05-18 17:41:16 浏览:251
春天的作文100字 发布:2024-05-18 17:39:57 浏览:362
尊老作文 发布:2024-05-18 17:39:51 浏览: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