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赏析 » 苏东坡突围赏析

苏东坡突围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3-03 14:09:18

1. 苏东坡突围全文讲了什么

苏东坡因富有才华受到小人的嫉妒、逼供、捆扎,但用一首歌唱到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经过这艰难历练,他的生命力才逐渐走向顽固。

2. 苏东坡突围全文讲了什么概括一下

《苏东坡突围》是《余秋雨文集》中的一篇,苏东坡山居笔记因“乌台诗案”专被贬官之后,他的政属-敌、私-敌甚至一些泼皮无赖都一哄而上,对他的人格进行无耻的诽谤攻击,东坡先生像一个被敌-人围困在狭小空间的战士,忍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巨大痛苦进行突围。一个倒了霉的大学者、大诗人,就像一面镜子,一下子照出了那么多的妖-魔鬼-怪,有那么多丑-恶的灵魂显影,反倒衬托出被诽谤者的高风亮节。
苏东坡因富有才华受到小人的嫉妒、逼供、捆扎,但用一首歌唱到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经过这艰难历练,他的生命力才逐渐走向顽固。审判开始时还“试图拿点儿正常逻辑顶几句嘴”, 再后“经受不住逼供”,一心想着死。最后被释放到黄州“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过着凄苦而寂寞的生活。他虽然“只能在寂寞中惶恐”,产生“难言的孤独”,但同时困境磨炼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与山水对话,与古人交谈,向文学领域进军,成就了文学史上一代“大文豪”的美名,完成精神上的突围, 同时也成就了余秋雨的这篇《苏东坡突围》 。

3. 对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的赏析,至少要800字,最多1200字,要联系文章,可以用文章中的话凑字数

读你的时候,你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想你的时候,你只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只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问你的时候,你却说“一蓑风雨任平生”。
——题记
近日拜读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随他走进《千年庭院》,触摸早已风干了的泪痕,或悲或叹,或思或悟,一时感触颇多。
余秋雨先生告诉我,你是黄州的儿子。在八百多年前的宋朝岁月里,你陷于被称为“乌台诗案”的案件中,随着心怀叵测的小人的恶意围攻,你被长途押解,贬谪黄州,你却只说了句“一蓑风雨任平生”。
你,一个后起之秀,名震文坛,作为苏家三杰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却因此而落难,就像你弟弟所说的一样“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在监狱里,你被侮辱,被摧残,你用纯银般的嗓子哀嚎着,哀嚎到嘶哑,这本是一个只需要哀嚎的地方,你写那么美丽的诗就已经荒唐到底了还不该打打,打得你浓妆淡抹,打得你乘风归去,打得你密州出猎。
就这样,你经受不住日复一日,通宵达旦的逼供,你闭了闭眼,就承认了,你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你的浑身脏水,孤独的走进了荒凉的黄州,你如同一只小蝌蚪在汹涌澎湃的大海里颠簸,“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虽然属于美丽,现实毕竟归于涩意,你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尽受了官场的炼狱洗礼,于是乎,余秋雨先生告诉我:“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在艰苦的中垦荒种地中,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我想,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身世与经历,才造就了你大气磅薄的词风,酣畅淋漓的书意吧!
余秋雨先生告诉我,你是黄州的儿子。你走到黄州赤壁,面对着赭红色的陡峭石坡,浩荡东去的大江,你闭眼深思,你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注入了意味,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不朽的篇章终于在黄州诞生了!余秋雨先生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余秋雨先生告诉我,你是黄州的儿子。你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你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你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成全了你,你成全了黄州。你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现实中的残酷,竞争中的激烈使我内心深处伤痕累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再读你,再想你,你的诗篇让我感动,你的心境让我感到慰藉。

4. 谁能帮我评价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要很详细的,每一段最好都能评价,,,,,

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算个什么?材料不多,主要来自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

问起我看过什么,关于苏轼他本人的,我看过《苏轼文集》《苏轼诗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苏文忠公诗年谱集成总案》《苏词汇评》《苏诗汇评》《宋史 苏轼传》《苏诗合注》《苏东坡传》(林语堂)《苏轼评传》(曾枣庄著)《苏东坡轶事汇编》《乌台诗案》《苏轼资料汇编》(中华版)以及有关的论文、论著、方志、类书等。

关于他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前辈、同事、朋友、门人的集子和其他苏轼时期的背景材料就更多了。研究一个人,必须把他的时代以及本人和周围人的关系都弄清了,才有资格发言。要从原始资料出发,考订一件件的大事与细节,这才能够落笔。最后,我才碰到了余秋雨这篇文章,当然也认真读了,结论是:不佩服,没有新的发现。

不是我卖弄读书多,余秋雨笔下的任何一个文化问题,都必须这样来研究,才能够描绘出比较正确的历史和人物的真实面貌,避免主观主义。光是会想像发挥,没有史料的支撑,结论是站不住的。 有了可靠的考证作基础,不怕任何人来驳难,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余秋雨只有一个所谓“文笔”好,是经不起检验的。

你们看了余秋雨的一篇关于苏轼的散文,就佩服得了不得,以为是天底下的大学问,自己也认为可以为余秋雨散文的价值打保票,充当他的禁卫军了。其实,关于苏轼好的论文传记也不知发表了多少,有不少是真正有贡献的。所以说,在学术界的眼里,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一文不值!最多也就一点普及的作用,而且还埋藏着错误。

所以,最好不要轻易骂别人“没文化没水平没判断能力”,什么“不知道阁下是否读过《苏东坡突围》----像你这样不学无术的人,我想你也没读过,!不过我觉得你实在像那些围攻苏东坡的小人无异!”不读过十倍以上于余秋雨的书的人,没有学术自信心的人,是不敢不会也不可能指出余秋雨“有错”的,包括金文明。不是平时研究有素的人,是既看不出余秋雨错在那里,也看不出余文到底有多大价值。
做一个有理性的有科学精神的“文化”爱好者、探索者,不要做发烧友!

5. <<苏东坡突围>>赏析300字

读你的时候,你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想你的时候,你只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只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问你的时候,你却说“一蓑风雨任平生”。——题记近日拜读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随他走进《千年庭院》,触摸早已风干了的泪痕,或悲或叹,或思或悟,一时感触颇多。余秋雨先生告诉我,你是黄州的儿子。在八百多年前的宋朝岁月里,你陷于被称为“乌台诗案”的案件中,随着心怀叵测的小人的恶意围攻,你被长途押解,贬谪黄州,你却只说了句“一蓑风雨任平生”。你,一个后起之秀,名震文坛,作为苏家三杰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却因此而落难,就像你弟弟所说的一样“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在监狱里,你被侮辱,被摧残,你用纯银般的嗓子哀嚎着,哀嚎到嘶哑,这本是一个只需要哀嚎的地方,你写那么美丽的诗就已经荒唐到底了还不该打打,打得你浓妆淡抹,打得你乘风归去,打得你密州出猎。就这样,你经受不住日复一日,通宵达旦的逼供,你闭了闭眼,就承认了,你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你的浑身脏水,孤独的走进了荒凉的黄州,你如同一只小蝌蚪在汹涌澎湃的大海里颠簸,“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虽然属于美丽,现实毕竟归于涩意,你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尽受了官场的炼狱洗礼,于是乎,余秋雨先生告诉我:“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在艰苦的中垦荒种地中,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我想,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身世与经历,才造就了你大气磅薄的词风,酣畅淋漓的书意吧!余秋雨先生告诉我,你是黄州的儿子。你走到黄州赤壁,面对着赭红色的陡峭石坡,浩荡东去的大江,你闭眼深思,你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注入了意味,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不朽的篇章终于在黄州诞生了!余秋雨先生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余秋雨先生告诉我,你是黄州的儿子。你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你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你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成全了你,你成全了黄州。你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现实中的残酷,竞争中的激烈使我内心深处伤痕累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再读你,再想你,你的诗篇让我感动,你的心境让我感到慰藉。

6. 如何理解《苏东坡突围》中的“突围”

史文化名人是怎么煅烧出来的?高温高压还是和风细雨?我想不同的情况可以造就不同的文化名人。 苏东坡是那种中国文化史甚至是世界史上即不可遇又不可求的文化伟人。而这个伟人的人生际遇正是他成为伟人的催化剂。 就像在对《流放者的土地》的文章的评论一样,对于文化名人的“迫害”可能是造就名人(就是像过眼云烟式的名人,而是流传千古的伟人式的名人!)的熔炉。 在“乌台诗狱”之前,苏东坡的声誉与成就不可谓不隆!他的诗文、他的书法、他的为官之道、他的朋友都能使他成为一代大文豪,而且是流芳千古的大文豪!可是与真正的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大文豪苏东坡相比确实有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是给在和平与享受时期的苏东坡四个四年的时间也争取不来的。而只有乌台诗狱过程中所受的苦难与非人的折磨、也只有在四年黄州的众叛亲离、也只有在朋友一个又一个地远离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子虚乌有的罪名如污水般泼向自己时,在四年孤寂独处的过程中认真地反思中,在自己把人生的际遇、世界的无常寄托于佛老之际,自己才能大彻大悟,才能真正地认清了人生间的真面目。 这四年的黄州生活是孤寂的、是人生的最大的磨难―甚至比乌台诗狱所受的严刑逼供更加令人不堪! 但是以后人的眼光去看这件事时,我们作为苏东坡的后人是幸运的。我们有幸不用去体会那种非人的折磨、不用理会那种苦难强加于一个人的身上的个人感受,而我们能够轻轻松松地体验到了那种被忌妒后的宽容、体验到了在大难临头后的无畏、体验对于人生的无奈、体验对于天地万物的博大胸怀! 这也许只能苏东坡才能给我们,也只会是苏东坡会给我们!

7. 余秋雨 《苏东坡突围》全文

余秋雨散文《苏东坡突围》全文

住在这远离闹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静是有了,但寂寞也来了,有时还来得很凶猛,特别在深更半夜。只得独个儿在屋子里转着圈,拉下窗帘,隔开窗外壁立的悬崖和翻卷的海潮,眼睛时不时地瞟着床边那乳白色的电话。它竟响了,急忙冲过去,是台北《中国时报》社打来的,一位不相识的女记者,说我的《文化苦旅》一书在台湾销售情况很好,因此要作越洋电话采访。问了我许多问题,出身、经历、爱好,无一遗漏。最后一个问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您最喜欢哪一位文学家?”

我回答:苏东坡。她又问:“他的作品中,您最喜欢哪几篇?”我回答:在黄州写赤壁的那几篇。记者小姐几乎没有停顿就接口道:“您是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我说对,心里立即为苏东坡高兴,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

放下电话,我脑子中立即出现了黄州赤壁。去年夏天刚去过,印象还很深刻。

记得去那儿之前,武汉的一些朋友纷纷来劝阻,理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并不是在那里打的,苏东坡怀古怀错了地方,现在我们再跑去认真凭吊,说得好听一点是将错就错,说得难听一点是错上加错,天那么热,路那么远,何苦呢?

我知道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大多说是在嘉鱼县打的。但最近几年,湖北省的几位中青年历史学家持相反意见,认为苏东坡怀古没怀错地方,黄州赤壁正是当时大战的主战场。对于这个争论我一直兴致勃勃地关心着,不管争论前景如何,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苏东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

懊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

于是我还是去了。

这便是黄州赤壁。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矙,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纔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但是,事情的复杂性在于,自然美也可倒过来对人进行确定和构建。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

苏东坡走过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为什么一个僻远的黄州还能给他如此巨大的惊喜和震动呢?他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呢?黄州为什么能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呢?这一切,决定于他来黄州的原因和心态。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7)苏东坡突围赏析扩展阅读

读《苏东坡突围》有感

作者:曹慧琳

大抵是在高二读到余秋雨先生的这篇散文,当时只当是一项任务草草地完成。如今再次接触余先生的文字,才顿悟那凄然的箫声后是怎样的伤痕累累。

虽说豁达乐观如苏子,必不以一时遭遇自伤;但人岂是无情之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茕茕孑立于天地之间,无处呐喊,那是怎样的一种苍凉。英雄气短、伟人困厄,这本来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带有规律性的事情,“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

现实毕竟归于涩意,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尽受了官场的炼狱洗礼,恰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在艰苦的中垦荒种地中,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当身边的繁华似潮水般退去,往昔的得意如梦一般消失得不留痕迹。只有眼前南国的山水,静默,静默,提醒着生活的继续。强烈的反差,巨大的转折,往往最能体现文化大师和“文化群小”的本质区别。烈火不会毁灭真金,而只会让它更加光彩夺目。清贫得不能再清贫的生活,寂寥得不能再寂寥的山水,和苏子本人以及他的遭际一起,用智者的沉默,把文化酵得愈醇愈浓。

寂寞让世人难耐,只有智慧之人,才能体味到这寂寞中的清纯和朴实;荣华惹世人追逐,只有高洁之人,才能看透这荣华背后的无奈与疲惫;灾变令世人痛苦,只有明达之人,才能领悟这灾变之外的永恒与淡然。智慧如苏子,高洁如苏子,明达如苏子,才能由挣扎而超脱,由突围而升华。

我曾听说道家所信奉的“人生三境界”:风就是风,雨就是雨,这是初入世之人的天真;风已不是风,雨已不是雨,这是为世俗所累、急欲遁世的高节之士的心境;风还是风,雨还是雨。只是风、雨、天、地、人,已浑然融为一体。这是大彻大悟之后的笑对人生,是悠然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的恬淡潇洒,是物与我皆忘的大智若愚,是忠实于心灵的信念坚守。

苏子之突围,不仅是生命对压迫的突围、文化对时代的突围,更是他的心灵对自我的突围。当潮流洗去了偏激,潮流才能成为主流。

苏子之幸,幸在他及时地迈进了最高境界。他的锐气,已不再是小小的锋芒,而是蕴藏于厚重之中、洋溢于旷达之间的不竭内力;而正是这并不显山露水的内力,让苏子的文章如奔涌的热血,随着时代的脉搏,一波一波地,向后世涌进。

8. 求<苏东坡突围>句子赏析

众所周知,苏东坡在黄洲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念怒娇.赤壁怀古》,但试问他为什么会在这么一个穷乡僻壤写下这篇千古杰作?这就要取决于他当时的心境了。在当时的时代,苏东坡的才华横溢,是一个后起新秀。很被神宗黄帝所赏识,但东坡性情豪迈,喜欢直言陈谏。他写的文章,有强烈的魅力。常使致社会轰动。可正因为他的才华横溢才招来各种人士的妒忌。从而用各种方法来陷害他。于是一些人便说东坡的诗词有谋反之意。加上东坡曾在皇上面前提过设立谏官的弊端甚多。神宗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而听信谏官对东坡的侮蔑。让其中一个谏官去查清楚。东坡就这样无辜入狱了。当他坐牢时,他满心的无奈,失望,而这位温和柔雅的辩解却招来更凶狠的折磨。迫使他认罪。但许多了解他的百姓都求神明保佑他,连了解他的狱卒都细心照顾他。就连神宗的祖奶奶都在神宗为她求寿而大赦天下时说:“只要放了东坡一个就够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被扁到黄州,对东坡而言,这是一个安生之所,而此时的他只感受到寂寞和惶恐。可他的朋友却未有来慰问他的,面对这种难言的孤独却意外地洗去了人生的喧闹,使他的灵魂寂静、坦然,使他不在炫耀才华。他的遭遇使他心灵得以升华,他变得成熟了,成熟于一个穷乡僻壤,这种成熟是一种不会理会哄闹的微笑,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因为这种成熟,他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以我们真的应该感谢那些诋毁东坡的人,不然,东坡也许就不会走上他人生的写作高峰。有时灾难只会让人更加坚强。东坡就是最好的例子。苏东坡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9. 苏东坡突围 读后感

历史文化名人是怎么煅烧出来的?高温高压还是和风细雨?我想不同的情况可以造就不同的文化名人。 苏东坡是那种中国文化史甚至是世界史上即不可遇又不可求的文化伟人。而这个伟人的人生际遇正是他成为伟人的催化剂。 就像在对《流放者的土地》的文章的评论一样,对于文化名人的“迫害”可能是造就名人(就是像过眼云烟式的名人,而是流传千古的伟人式的名人!)的熔炉。 在“乌台诗狱”之前,苏东坡的声誉与成就不可谓不隆!他的诗文、他的书法、他的为官之道、他的朋友都能使他成为一代大文豪,而且是流芳千古的大文豪!可是与真正的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大文豪苏东坡相比确实有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是给在和平与享受时期的苏东坡四个四年的时间也争取不来的。而只有乌台诗狱过程中所受的苦难与非人的折磨、也只有在四年黄州的众叛亲离、也只有在朋友一个又一个地远离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子虚乌有的罪名如污水般泼向自己时,在四年孤寂独处的过程中认真地反思中,在自己把人生的际遇、世界的无常寄托于佛老之际,自己才能大彻大悟,才能真正地认清了人生间的真面目。 这四年的黄州生活是孤寂的、是人生的最大的磨难—甚至比乌台诗狱所受的严刑逼供更加令人不堪! 但是以后人的眼光去看这件事时,我们作为苏东坡的后人是幸运的。我们有幸不用去体会那种非人的折磨、不用理会那种苦难强加于一个人的身上的个人感受,而我们能够轻轻松松地体验到了那种被忌妒后的宽容、体验到了在大难临头后的无畏、体验对于人生的无奈、体验对于天地万物的博大胸怀! 这也许只能苏东坡才能给我们,也只会是苏东坡会给我们!

热点内容
丙的成语 发布:2024-05-18 23:37:58 浏览:980
紫檀词语 发布:2024-05-18 23:20:49 浏览:830
写蜡烛的作文 发布:2024-05-18 22:37:15 浏览:620
很吊的短句 发布:2024-05-18 20:53:13 浏览:434
婉拒的句子 发布:2024-05-18 18:46:33 浏览:289
犯错故事 发布:2024-05-18 18:05:10 浏览:9
有关蛇的故事 发布:2024-05-18 17:41:16 浏览:251
春天的作文100字 发布:2024-05-18 17:39:57 浏览:362
尊老作文 发布:2024-05-18 17:39:51 浏览:782
爱情句子长句 发布:2024-05-18 17:14:56 浏览: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