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寫出馬的典故

寫出馬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2-12-10 07:34:35

1. 馬的典故

伯樂相馬:

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延續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干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連素以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都仔細尋訪,辛苦倍至,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鍾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喂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喂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

老馬識途

公元前679年,齊桓公約會諸侯共同訂立盟約。盟約上要緊的有三條:第一條是尊重周厘(xī)王;第二條是抵禦外族向中原進攻;第三條是幫助弱小的和有困難的諸侯。十多個中原諸侯國參加大會,訂立了盟約。強者為王,大夥兒都尊齊桓公為霸主。可是南方有個大國叫楚國(在今湖北一帶),不但不參加中原的聯盟,還把鄭國拉過去也不叫鄭國參加。齊桓公火了,正跟管仲商議著怎麼去討伐楚國,沒想到北方的燕國(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到齊國來討救兵,說北邊的山戎打進來了,燕國打了幾個敗仗,眼瞧著老百姓都要給山戎殺了,央求霸主發兵去救。管仲對齊桓公說:「主公要征伐楚國,得先打退山戎,才能夠專心對付南方。」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率領大隊人馬到了燕國。山戎早已逃走了。管仲說:「山戎沒打就走,等到咱們一走,他們准又進來搶劫。要安定北方,非打敗山戎不可。」齊桓公就決定再向前進軍,但地形不熟悉,得有人帶路。燕國的國君燕庄公對齊桓公說:「不妨請無終國(在今河北玉田西北)出兵幫我們帶路。」齊桓公立刻派使者去,無終國答應做向導,派了一位大將帶著一隊人馬來支援。齊桓公打敗了山戎,救出了不少被山戎擄去的青年男女,山戎的老百姓也歸順了齊國。可是山戎的大王密盧逃到孤竹國(今河北盧龍東南)借兵去了。齊桓公和管仲決定去攻打孤竹國。
大軍到了孤竹國附近,碰到了山戎的大王密盧和孤竹國的大將黃花。他們被齊國大軍打了個落花流水。這時天色不早了,齊軍就安營下寨。到了頭更天時,士兵們帶著孤竹國的大將黃花來見齊桓公。
齊桓公一看,他跪在地下,雙手捧著一顆人頭,耷(dā)拉著腦袋說:「乘我們的大王答里呵被您打敗親自到沙漠去討救兵時,我殺了山戎的頭子密盧來向您投降。孤竹國沒有指望了,請讓我帶您去追趕答里呵吧!」齊桓公和管仲把那顆人頭仔細瞧了一陣子,又叫將士們認了認,真是山戎大王密盧的腦袋,就把黃花留下了。
第二天,黃花把齊桓公和燕庄公領進了孤竹國都城,果然是一座空城。他們更加相信了黃花。齊桓公叫燕庄公帶著燕國人馬守住孤竹國的都城,自己率領全部人馬由黃花帶路去追答里呵。黃花在前頭帶路,到了掌燈時分,來到了當地人把它叫做迷谷的地方。只見平沙一片,就跟大海一樣,一眼望去沒邊沒沿,分不出東南西北來,大夥兒全迷了路。齊桓公和管仲急得團團轉,趕緊去問黃花,哪兒還有他的影兒!這才知道中了黃花的詭計。原來,黃花殺了山戎的頭子密盧倒是真的,投降可是假的。管仲說:「恐怕這兒叫旱海,不可再走了。」齊桓公下令收軍。天越來越黑,又碰上冬天,西北風一個勁兒地刮著,大夥兒凍得直打哆嗦,都在這沒邊沒沿、黑咕隆咚的迷谷里凍了一夜。好容易盼到天亮,眼前還是黃澄澄的一片平沙,罩著灰撲撲的一層霧氣,道路在哪兒呢?這塊鬼地方連一滴水都沒有,要是走不出去,渴也得把人渴死。
大夥兒正在不知道怎麼辦時,管仲想出了個主意,他向齊桓公說:「馬也許認得路。咱們挑幾匹當地的老馬在頭里走,也許能走出這塊地方。」齊桓公點頭說好。他們就挑了幾匹老馬領路。果然,老馬識途,領著他們走出了迷谷。「老馬識途」的成語就是這么來的。
齊桓公的大隊人馬出了迷谷,遠遠瞧見一批老百姓好像搬家似的。就派老兵扮做百姓去打探,才知道他們是孤竹國的百姓。當初所瞧見的孤竹國國都是座空城,原來是黃花和答里呵使的詭計,讓老百姓先搬出城去,然後他們去攻打燕庄公守城的人馬。管仲於是把一部分士兵扮做孤竹國的百姓混進城去。到了半夜,混進城裡的士兵放了一把火,從城裡殺出來,城外的大軍從外邊打進去,把黃花和答里呵全給殺了,孤竹國也就這么完了。
齊桓公對燕庄公說:「山戎已經趕跑了,這一帶五百多里的土地都給燕國。你守著,別再放棄。燕國是北邊的屏障,管理這個地方是你的本分。」
燕國靠了齊桓公,一下子增加了五百多里的土地,變成了一個大國。

按圖索驥

春秋時候,秦國有個叫孫陽的人,擅長相馬,無論什麼樣的馬,他一眼就能分出優劣。他常常被人請馬、選馬,人們都稱他為伯樂(「伯樂」本是天上的星名,據說負責管理天馬)。 有一次,孫陽路過一個地方,忽見一匹拖著鹽車的老馬沖他叫個不停,走近一看,原來是匹千里馬,只是年齡稍大了點。老馬拉著車艱難地走著,孫陽覺得太委屈了這匹千里馬,它本是可以奔跑於疆場,可以發揮更大作用的寶馬良駒,現在卻默默無聞地拖著鹽車,慢慢地消耗著它的銳氣和體力,實在可惜!孫陽想到這里,難過得落下淚來。 為了讓更多的人學會相馬,使千里馬不再被埋沒,也為了自己一身絕技不至於失傳,孫陽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相馬經驗和知識寫成了一本書,配上各種馬的形態圖,書名叫《相馬經》。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徵去找,最後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親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接著感嘆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成語「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

秦瓊賣馬

秦瓊在潞州落了難,窮得連飯店錢也付不出,先是典押了隨身的兵器金雙鐧,後來逼得連自己的坐騎黃驃馬也賣了。可是人在倒霉的時候,樣樣不遂心,連馬也沒人要。幸而遇見了一位賣柴的老者,動了同情心,指引秦叔寶說:「這西門15里外,有個二賢庄,莊上主人姓單號雄信,排行第二,人稱為二員外,要買好馬送朋友。」秦瓊久聞潞州單雄信的大名,就由這位老者介紹到二賢庄,與單二員外見面。秦瓊羞於說出真名實姓,只稱姓王,拿了馬價而去,後來單雄信從別人口中,獲知賣馬的人,就是山東濟南府的秦瓊,便立刻追趕,捧著秦瓊的臉說:「叔寶哥哥,你端的想殺了單通也。」

2. 關於馬的故事有哪些

一,老馬識途,典故如下:

老馬識途講述的是春秋時期公元前663年,北方的燕國(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來討救兵,說燕國被附近的一個部落山戎侵犯,打了敗仗。齊桓公就決定率領大軍去救燕國。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山戎已經搶了一批百姓和財寶逃回去了。

齊國和燕國的軍隊聯合起來,一直向北追去。沒想到他們被敵人引進了一個迷谷。最後是管仲除了個主意說馬也許能認得路,不如找幾匹當地的老馬,讓其帶路,最後終於走出山谷的故事。

二,指鹿為馬,典故如下:

指鹿為馬的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講的是秦朝末年,趙高試圖要謀權篡位,為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

秦二世不信,趙高便借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於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指鹿為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用指鹿為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

三,伯樂相馬,人們常把具有賞識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樂,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馬,這就是「伯樂相馬」。典故如下: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

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了解並且體貼它。

四,塞翁失馬,典故如下:

講述的故事是賽翁的馬走丟了,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那老人卻說:「這怎麼就不會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失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那老人又說:「這怎麼就不能是一種災禍呢?」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大腿。人們都前來慰問他。

那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變為一件福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健壯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戰。邊塞附近的人,死亡的佔了十分之九。這個人惟獨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征戰,父子倆一同保全了性命。

五,馬革裹屍,典故如下:

講的是馬援是東漢的開國元勛,他平定了邊境的動亂,威震南方,被封為伏波將軍。馬援回到京城洛陽,大家都來向他祝賀,其中有個名叫孟翼的官員,馬援對孟翼說:「為什麼先生不說些指教我的話,而一味誇獎呢?」孟翼不知如何應對。

馬援認為作一個有志的男兒,男兒應該戰死在邊疆荒野的戰場上,只用馬的皮革裹著屍體就行了(馬革裹屍),怎麼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身邊呢? 一個月後,馬援又奔赴北方前線,63歲時馬援病死在軍中。

熱點內容
音成語接龍 發布:2024-04-28 19:27:37 瀏覽:766
英語時尚句子 發布:2024-04-28 19:26:07 瀏覽:543
以什麼傳什麼成語 發布:2024-04-28 19:26:07 瀏覽:167
我的同學作文100字 發布:2024-04-28 18:57:28 瀏覽:840
軾字詞語 發布:2024-04-28 18:17:25 瀏覽:116
日本電視劇男醫生囚禁想自殺的男的 發布:2024-04-28 17:38:41 瀏覽:890
手高的成語 發布:2024-04-28 17:26:19 瀏覽:313
以神開頭的成語 發布:2024-04-28 16:13:26 瀏覽:617
關於校園欺凌的作文 發布:2024-04-28 16:11:11 瀏覽:214
小伙追求同學的媽媽李立是什麼劇 發布:2024-04-28 14:56:07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