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提到謎語

提到謎語

發布時間: 2022-11-18 05:35:48

1. 謎語是什麼啊

謎語
一、引 子
中國謎語而著極為悠久的歷史和相當廣泛的群眾基礎,古往今來,山南海北、男女老少,上至文人學士,達官貴人,下至村夫野老,愚婦頑童,無不對謎語而一定的興趣。我國的謎語寶庫可謂浩如煙海,美不勝收。

猜謎是一種文藝欣賞,是一項而益的文娛活動,它既可啟發人們的想像辦,鍛煉智力,又能增長知識,豐富文化生活,因而備受社會各界人士的歡迎。

謎語是一種語言技巧,語言藝術,它而著獨特的規律半自成體系,故而我們而必要給大家介紹一下而關的謎語。

我們一般所說的謎語,通常包括燈謎和謎語兩種,按其內容來說,燈謎專指文藝謎,即是利用中國文字的音形義的變化,用會意、別解、象形等手法來制謎的,如:

二十架飛機,飛往北邊下,口令一下,打落三四架(燕)。

謎語則指口頭謎或稱事物謎,其特點多是對事物的形態、動態、性質等征的描繪,用歌謠的形式制謎,如:

我打你,打著我,打得你的皮破,打得我的血出。(打蚊子)

不過般都把這二者統稱為謎語。
二、 謎語的源流

一說起謎語,人們總會想到文藝晚會或是報刊雜志上的猜謎活動,以為猜謎只不過是一種文字游戲,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謎語來自於社會生活,作為一種語言藝術,是為了需要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從我國的古籍記載可以知道,自先秦以來,在許多生活領域里,都有謎語這一語言形式的運用,人們或用巧妙的比喻、借代,或形象描繪、或字形離合等方法製成謎語,勸諫諷喻統治者,在外交上達到自己的目的,或是暗通情報,掩人耳目,或是文人間相互戲謔等。如

1、 口令」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退兵

2、 門上題」活」----太闊了-----門做得太寬了

3、 鳳鳳----凡鳥也:呂安訪嵇康遇其兄嵇喜而題」鳳」而去,不足與交也。

4、 東坡叫人頭戴草帽、足穿木屐去向佛印要東西:人在草木中,」茶」也。

5、 悟空拜師學藝,師傅拍其三下後腦:三更半夜從後門去。

可見謎語不僅僅是文娛活動的一種,而是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謎語作為文娛活動是在南宋以後的事情。

由於我國隋唐時便有了元宵節張燈、觀燈的風俗,到了宋代更是必不可少的一大盛事。元宵佳節,家家張燈結綵,觀燈則成為了元宵節晚飯後必不可少的固定節目,於是,有人便在燈上寫些詩詞,畫些人物,或者題些隱語,俗語供觀者猜測,這便開了燈謎的先河。燈謎的出現,對於文人謎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從此,猜謎活動得到了大的普及,逐漸成了人們所喜愛的一種游戲,不斷發展流傳至今。

那麼,謎語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們認為要追溯這一淵源,可以追溯到遠古的古謠、諺語、卜辭、《詩經》、 廋(sou_)辭隱語及先秦的辭賦中。

先看古謠,在古代,很多這些民謠、兒歌,它們往往是表達人們對社會發展變化的要求或希望,其中隱含影射具體的人和事。如最近播放的《封神榜》便有這樣一首民謠:

月將升,日將沒,檿(yan)弧箕服,實亡其國。

隱射女人(褒妃得勢、國君昏庸受人主宰,因桑弓木矢、刀兵禍亂而亡國。

又如《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首兒歌: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又有道人手持一竿,上掛丈許白布,布頭各寫一個口。

暗隱:董卓當死,當心呂布。董卓不解,李肅脫口而出:乃瘋子耳。

又如周武王在《牧誓》中引用一古謠雲:

牝(pin)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這索

意為母雞不報曉,母雞若報曉,其家便要蕭索衰敗,隱射商紂寵幸妲己,千依百順,陰陽顛倒,受女人控制國家大權,主宰朝政,荒淫誤國。

從上面幾例,我們可以知道,這些兩三千年以前的古謠中就有了用特去隱射人事、暗示未來之意。

2、至於卜辭,更是用來隱射人事、暗示未來凶吉的。

自周文王發明了八卦,卜辭更是風行世上,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有卜官,每遇大事,必先供奉神靈,然後進行卜筮,求神問鬼、預卜吉凶。今天的成語「生死未卜」便出於此。到了漢代,此風仍然相當盛行。

作為卜官的自是神靈的代表,能替鬼神說話,實際上這不過是自己審時度勢、推測發揮之詞,出於職務之需要,他們裝神扮鬼,故弄玄虛。發展到後來,就出現了星相家、陰陽家、以至拆字算命先生、跳大神的巫婆。

望方生義、演繹發揮、拆字度意、敷陳解說,以此測報凶吉、預言未來,這是卜辭的特點。舍棄其迷信的成份,單從其望文生義、拆字解說的表現手法上,可以明顯看出這正是謎語的胚芽。

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有兩提到測字,至今記憶猶新:

某人一次丟失了一位丫環,去測字,抽了個「捌」字,測字先生測解道:擋住右邊,是個「拐」字,顯然丫環已被人所拐;擋住左邊,則是個「別」故知已被「拐」到別家了。

另一次一位農夫第一次丟失了一把鋤頭,去測字,抽了個「酉」字,測字先生一看,即解說道:這「酉」 乃似雞籠,鋤頭當倒在雞籠背。其人回家一找,果然。第二次這人又丟失了一顆珍珠,找遍了雞籠背,未果,又來測字,結果這次又抽到了「酉」字,但見測字先生道:「酉」乃屬雞,珍珠當是被雞所吃了。回家殺雞開腸破肚,果然又找到了珍珠。

看過《十五貫》的人都記得新任蘇州知府況鍾大人為查明真情,假扮測字先生為婁阿鼠測字的故事

婁阿鼠因殺了游葫蘆,竊走了十五貫,心裡時存恐懼,此次測了個鼠字,算官司,況鍾解說道:

鼠字十四畫,數遇成雙,乃屬陰爻,鼠雙屬陰,陰中之陰,及幽晦之象。若占官司,乃為禍之首。因鼠為十二生肖之首,故乃造禍之端,況竟象在家竊了東西?因鼠性善偷,或者所偷人家竟是姓游?!老鼠最喜偷油,故知。聽其言,竟不是拆字先生,乃是仙人了。

其實,這些拆字先生當然也是作猜謎一樣的推測,知道得多的語氣肯定些,了解不多的則模稜兩,含糊其辭,故不可真信其果如此靈驗。

3、再說《詩經》,《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中大量運用「比興」手法,通過巧妙地比喻來婉轉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就如同謎語一般,如《關睢》、《蒹葭》、《碩鼠》等篇。

4、廋(sou_)辭隱語

在春秋戰國時期,男女交往為了測驗對方的智力程度,國家在挑選賢能、鑒別人才,或國家之間傳遞情報,或「士」與「士」之間鬥智角逐等,都用到廋(sou_)辭隱語。對於諸侯王,直說要碰釘子,便以曲相迎,寓意於隱,大道理說不進,便喻理於有趣的故事之中,使之樂說接受。

如《海大魚》的故事。

而士之間則靠說隱語來奪取或鞏固自己的地位。如鄒忌與淳於髡的隱語戰,竟至諸侯「聞忌名,無敢入齊者」。

以上幾種都可說是謎的先聲。

6、 諸子詩賦

同謎的淵源關系較密切的還有諸子的辭賦,特別是以荀子的《賦篇》和屈子的《離騷》為代表。荀子曾借詠物抒發思想,如其《蠶賦》已被譽為是文義謎用賦寫物謎的開端。其賦曰:

冬伏而夏遊,食桑而吐絲-----

蛹以為母,蛾以為父----_--

戰國時,已有了專門記載隱語的書刊,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謎書。齊宣王曾發隱書而讀之。

歷代的詠物詩也多用猜謎的形式寫作,如:

蜜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千形萬象復還空,遠水遙山片復重。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三、 謎的發展

謎作為一種語言藝術是在後漢才脫離母體獨立成形的,它以其特有的形式直接進入了人們的社會生活。

一般把曹娥碑和孔融謎詩看作是最早的成品謎,這也是謎發展到成熟期的標志。

曹娥碑,東漢上虞曹父淹死江中,投江尋父,後抱父屍漂於江邊,度尚為其立碑,讓北子邯鄲淳作墓誌銘刻之,世稱曹娥碑,大文學家蔡文姬之父蔡邕過而摸讀畢,邊聲誇好,於是題了八字於其背曰:

黃絹幼婦外孫齏臼(黃絹,色絲也,故為絕;幼婦,少女也,故為妙;外孫,女子也,故為好;齏臼,受辛也,故為辭(辭)意即:絕妙好辭。)

曹操與楊修過而楊修先解,操行三十里方解。

謎獨立於世後,到魏來南北朝時,已相當活躍,由於當時直馬燈似的改朝換代,政局多變,頻繁征戰,社會動盪不安,文人學士崇尚黃老玄學,以清談避禍,心中有話,不便直說,只好委婉曲折地表達己見,而作為回「回互其解,使人昏迷」的謎便異常活躍,特別是字謎更是名士們引以為雅的技藝。

由此,謎經隋唐的進一步發展,到了宋代已是十分繁榮興盛起來,更由於燈謎的出現,到了元代,謎在社會上已是普及,後則完全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之中。

如:切忌一個醋字(切記二十一日酉時)

與此同時,謎的格律不斷發展,創新、完美,到了今天則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一種智力游戲。

四、 謎的種類

從歷代謎事活動的情況看,談話的作用大體有三大方面,即是政治生活,文化娛樂與封建迷信。

謎語的種類可有以下幾種:

1、 事謎

凡勸諫、答問、暗示等所採用的隱語方式多屬於事謎,因是為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說明一件事,一個問題,故稱事謎。

如菩提祖師在悟空後腦拍三下(暗示半夜三更從後門入)

2、 物謎

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法,或什麼樣的謎面,只要謎底是物的,都屬物謎。《蠶賦》最古,另有《古詩賦敗弓》:

爭帝圖王勢已傾(無靶),八千兵散楚歌聲(無弦)。

烏江不是無渡船(無梢),羞向東吳再起兵(無面)。

又如:想當年,綠鬢婆娑,

自歸郎手,青少黃多。

受盡了多少磨難,歷盡了多少風波。

莫提起,提起來,珠淚滿江河。-----(撐船竹篙)

3、 文謎

凡使用書面語言所制之謎,統稱為文謎,此以《曹娥碑》為開端,後興起了以《四書》、《五經》語句制謎的風氣。

4、 姓名謎

凡以姓名為謎的,謂之姓名謎,以孔融的《郡姓名字詩》為最早。

如:大興安嶺(林如海-紅樓夢人名一) 依靠群眾(賴大家的—紅樓夢人名一)

5、 字謎

一般認是鮑照的字謎三首開始的,凡謎底是字的都叫字謎。

如:春雨連綿妻獨宿-(一---「春」字「雨連綿」則無「日」,「妻獨宿」則無「夫」。)

6、 詩謎

從歷史上是以古樂府的「稿砧今何在」為詩謎的開始,凡謎面用詩,謎底為詩的,統稱為詩謎。

7、 實物謎

凡用實物作謎面的都叫實物謎,以曹操門上題「活」為最早。

8、 畫謎

用圖畫作謎面,叫畫謎,最早見於記載是明朝徐禎卿《剪勝野聞》所說「畫一婦人赤腳懷抱大西瓜」(以「懷西女人好大腳」諷朱元璋之妻馬皇後。)

9、 啞謎

不用語言文字,不用圖畫,而用動作做謎面,叫啞謎。元曲有「啞謎兒早已人猜破」之句。如以一寸許美人射一動作— 奪(奪)--一寸佳人也

「話不老,鏡中人」射「請入」。

10、 神智體

利用字的大小、筆畫多少、位置正斜、排列疏密等作謎面,即所謂以「意寫圖,使人自悟」,據說這種智體是蘇東坡所創。

較出名的有:夜半三更門半開,望斷肝腸無人來。

長亭短景無人畫,老大橫拖瘦竹筇;回首斷雲斜日暮,曲江倒蘸側山峰.

2. 怎麼猜謎語呢

一 猜謎要「別解」 「別解」一詞,大家在前面已經接觸到了,比如畫謎中的「立體幾何」一例,「不可捉摸」一例,算式謎中的「千方百計」一例等等。在解這些謎的時候,都運用了「別解」。

大家都知道,中國漢字有一字多義,一字多音的特點。所謂「別解」就是利用漢字的這個特點,對謎面或謎底中的某些字或詞不作原意解釋,也就是說不按通常的習慣去理解,或是引申出歧義,或是片語內部重新組合(頓讀)形成新義,或是不讀原來的音(別讀)。這樣,通過主觀的思維,望文生義地尋找出另外一種新的含義,用這種新的解釋使底面很好地扣合。

大家都照過哈哈鏡吧。當你站在不同類型的哈哈鏡面前時,出現在你面前的是各種不同的被扭曲了的形象。有的變胖了,有的變瘦了,有的變高了,有的變矮了,有的頭大腳小,有的頭小腳大……不過,這些被扭曲了的形象,仍然是你,而不是別人。如果我們拿哈哈鏡打比方,那麼「別解」就可以看成是哈哈鏡。而謎底是你自己,謎面則是被扭曲了的你的形象。運用「別解」制出來的謎才會有藝術欣賞價值,才值得玩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謎味兒」。如果謎面只是反映謎底詞語的原意,比如「神槍手」,打成語一:百發百中。這樣就顯得過於直了。就好比用普通的鏡子照物,盡管反映得十分忠實,但仍不足以稱作謎。即便是謎,也是缺少謎味兒的謎語。如:

趕先進,超先進(打成語一)

謎底:後來居上。

這一則只能算作注釋,不能稱作謎。現在把謎面改成「住房分配從樓下開始」。謎底「後來居上」由原意「趕超先進」別解轉義成「後來的住上邊」,正好扣合謎面。大家看,究竟哪個有謎味兒,不是一目瞭然了嗎。所以我們說燈謎貴在別解,就是這個道理。

下面我們再看幾個例子。

罐頭(打俗語一)

謎底:吃得開。

這里謎底的本意是指某人在社會上或工作單位很得意,有路子,好辦事。現在要把它別解成:吃——得開,成了「要吃就得打開」這種新的解釋,用它正好扣謎面。這里不僅用了頓讀(吃——得開),還用了別讀(把de讀成děi)。

語言美(打紡織物名一)

謎底:白的確良。

謎底的本意是一種紡織物名稱:白的確良。要把它「別解」,才好扣合謎面。頓讀成:白——的確良,「白」有「說話」的意思,這里扣「語言」。「的確良」由織物別解成「很好」,「極佳」,扣一個「美」字。這樣運用了「別解」才使底面扣合。

手電筒(打證件名詞一)

謎底:執照。

「執照」就是由有關行政機關發給的准許干某種行業的憑證。這是謎底的本意。但要使它和「手電筒」相扣合,就必須「別解」。頓讀成「執——照」。就是「拿著照亮」的意思。正好扣合「手電筒」。

學而時習之(打化學名詞一)

謎底:常溫。

「常溫」的原意是平常的溫度,要別解成「經常溫習學過的知識」,才好扣合謎面,這里把「溫度」的溫,別解成「溫習」的溫。以上都是對謎底進行了「別解」,下面再看幾個對謎面作「別解」的例子,如:

全國人口要控制(打字一)

謎底:珏。

這里就對謎面進行了「別解」。解釋成「全」字和「國」字中的「人」和「口」要去掉(控制),剩下「王」和「玉」,一組合就是謎底「珏」。這里把「全國人口」都看成獨立的單字,而舍棄了它們當名詞時的原意。

點心袋(打字一)

謎底:囔。

把謎面中的「點心」(本意是食品),別解成「點」字的「心」,扣一個「口」字,「袋」扣「囊」,一合成就是「囔」。

虛心使人向上(打字一)

名詞「虛心」別解成「虛」字的「心」,扣一個「七」;「使人向上」別解成「把『人』字放到上面」。這樣就成了「侖」。

還有底面同時都作別解的。請看下例:

象(打中葯名一)

謎底:車前子。

「車前子」是一種中草葯的名稱。把「車前子」的「車」(chē)別讀成jū。這樣「車」就變成了象棋中的一個棋子名稱。象棋各子的排列順序一般是「將士象車馬炮卒」。把「車前子」別解成「『車』這個棋子前面的棋子」正扣謎面「象」。「象」也由「大象」的象,別解成一個棋子名。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燈謎的謎底和謎面在意思上絕大部分是毫不相乾的兩碼事,關鍵在於別解。別解突破了常人所想到的,這正是猜謎的情趣所在:「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

所以,有人說:「別解才成謎」,「謎本身就是別解」。

別解的時候,還得想法兒抓住關鍵性的字,詞,也就是所謂「謎眼」。謎眼找准了,常常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能幫你打開思路,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找到謎底。謎眼是「開」謎的一把好「鑰匙」。

我們舉個例子來看:

紅梅半放(打字一)

這個謎里,謎眼是「半」。就是取「紅」,「梅」,「放」每個字的「一半兒」,重新拼成一個新字。經過分析,可以用「糸」,「每」,「文」組合成「繁」字。「繁」就是謎底。再比如:

春節三日(打字一)

「節」字是謎眼,這里把當節日講的「節」別解成「省掉」,「去掉」的意思。「春」字去掉」三」字,「日」字,就剩了個「人」字。「人」是謎底。

有人問了,怎樣才能找准謎眼呢 我看,多見多練,是個好辦法。有句俗話:「少見多怪」,多見就不怪了。現在,給大夥兒出一道題試試。

環視左右(打字一)

謎底是:現。

謎眼是「左右」,就是取「環」字的左邊,取「視」字的右邊,然後組成一個新的字——「現」。

二 了解謎語的製法和謎體

當我們看到一條謎語的時候,要想法兒分析出,它是用什麼方法編製成的。也就是謎面是通過什麼途徑,來表現謎底的。常用的制謎方法有會意法,增損法,離合法,象形法,諧聲法等等。用這些方法製成的謎,分別叫做會意體,增損離合體,象形象聲體等。比如:

村裡安身(打字一)

這條謎語用的離合拆拼法。謎底是:「榭」。

先把村字左右拆開,再把「身」字安在裡面,就成了「榭」字。其實,在解這條謎的時候,對謎面也進行了別解,如何別解的,請讀者朋友自己想想看。

再如:

一枝紅杏出牆來(打經濟改革詞一)

這則謎用的是會意法。從謎面上的意思可以直接會意出「向著外面開放」,謎底是「對外開放」。不過,作為經濟改革名詞的「對外開放」(謎底),在扣合謎面時還是運用了別解。

上面提到的一些制謎方法,我們在後邊的《怎樣猜事物謎》和《怎樣猜燈謎》里,再詳細跟大家介紹。熟悉了謎語的製法和謎體,對猜謎特別有用。

而且,有了一定基礎以後,你不但會猜謎,自己還能編謎作謎。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在制燈謎的時候有個規定:凡是謎面上出現過的字,決不許在謎底上再出現。要是我們清楚了這一點,在猜的時候,就可以排除謎面上的字,少走點彎路,而且,興許能在謎面的破綻中找出線索,猜中謎底。這也算是個小竅門吧。比如:

懸崖勒韁(打國家名一)

猛一看,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仔細一琢磨,就會發現這是由成語「懸崖勒馬」變化成的,那麼,謎底很可能藏了個「馬」字。沿著這條線索思考下去,再查一下工具書上的國名表,是不難找出謎底的:「瓜地馬拉」(「懸崖」——危險地方,扣合「危地」;「勒韁」——拉住馬韁,扣合「馬拉」)。

三 要有廣博的知識和豐富的想像力

謎語的內容太豐富,太廣泛了,天文,地理,生物,歷史,政治,文化,藝術,體育,簡直是無所不包,無所不有。所以,要能猜好謎語,必須要有廣泛淵博的知識,有了豐富的生活積累,才能加以聯想,推理,准確猜中。

比如有這樣一個謎語:

木乃伊(打字一)

要是你壓根兒就沒聽說過「木乃伊」這個詞,怎麼能往下猜呢 只有知道木乃伊是古代埃及人用特殊的防腐方法保存下來的沒腐爛的屍體,才能把謎面會意成「古代的屍體」,再簡化為「古屍」,「古」,「屍」二字就合成了謎底:「居」。

再比如:

看文字,一半在春秋;
論年代,一半在春秋。(打字一)

看謎面,「論年代,一半在春秋」,另一半應該在戰國,看來,是猜當時的一個諸侯國名。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都有哪些呢 要是你缺乏這方面的歷史知識,就沒法往下猜了。要是熟悉歷史,謎底一下就能猜出來。「看文字,一半在春秋」,「半」是謎眼,把「春」,「秋」各取一半,合成的「秦」字,就是謎底。

現在再看個難的:

王莽篡政(打地質名詞一)

你猜出來了嗎 謎底是:「更新世」。要是你不知道王莽篡奪西漢政權以後,把國號改為「新」;要是不知道地質名詞「更新世」(謎底別解成「更換國號『新』來替代西漢政權,進入新的一世」),猜這個謎真比登天還難!

所以,要猜好謎語,就得具備廣泛淵博的知識。知識要靠不斷積累,經常猜猜謎語,可以不斷增加新的知識,鍛煉和提高自己的分析,聯想和判斷能力。所以,猜謎語也是一種智力開發。

四 怎樣猜事物謎

(1)會意法

謎面抓住了事物的外形,性質,用處等特點來編寫,並且作了一些暗示。猜的時候,也得抓住這些特點和暗示,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進行豐富的聯想,謎底就不難猜出了。

比如這條謎語:

看看沒有,
摸摸倒有,
像冰不化,
像水不流。(打一物品)

首先,要清楚這條謎是猜一個物品。再看它的性狀特點:像冰又像水,那一定是無色透明的;不化又不流,那一定是固體。「看看沒有,摸摸倒有」,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一聯想,你猜出這是什麼東西了嗎?對,謎底就是:「玻璃」。

再比如:

像糖不甜,
像鹽不咸,
撒在菜里,
味道真鮮。(打一調味品)

首先,這要猜一種食品,這種食品跟做菜有關系,還跟菜的味道有關,那它肯定是一種調味品。再看它的形狀和特點:像糖又像鹽,那它是白色有點透明的小顆粒;可它不甜又不咸,放到菜里卻「真鮮」!大家可能早猜出來了——是「味精」。好,我們給大夥兒再出兩則,看誰猜得快。

①看看有節,
摸摸無節,
兩頭寒冷,
中間炎熱。(打一日常用品)

②兄弟五六人,
各進一道門,
哪個進錯了,
出來笑死人。(猜一日常用品)

註:謎底:①日歷②鈕扣

(2)擬人擬物法

謎面用擬人法,就是把事物,生物人格化,說的是人,實指是物;擬物法正好相反,是把人或者人體的某一部分比作物。猜射這類謎語,要從形象上去聯想,揣摩被擬的對象,要根據描繪的特點,去領會謎底。比如:

一個小姑娘,
身穿黃衣裳,
你若欺侮她,
她就戳一槍。(打一昆蟲)

運用了擬人法。「黃衣裳」是說這種昆蟲的顏色。後兩句是說,你要是招惹它,它就戳你一槍,這是它的特殊習性,一聯想很快就能猜到是「蜜蜂」。前邊說的鈕扣謎,也是用了擬人法。

再比如:

左一片,
右一片,
說話能聽見,
隔著山頭不見面。(打一人體器官)

運用了擬物法。人身體器官中,樣子像「一片」,「一片」的,又隔在「山頭」(腦袋)兩側,還能聽見說話的,不是「耳朵」又是什麼呢!

下面我們再出兩個事物謎,你們猜猜看:

①四四方方一座城,
裡面住滿紅頭兵,
紅頭撞在黑牆上,
一觸即發放光明。(打一常用物品)

②紅門樓,白院牆,
裡面卧個紅姑娘,
既會說,又會唱,
一日三餐用得上。(打一人體器官)

註:謎底:①火柴②口

(3)比喻法

謎面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來表現事物的特徵。猜的時候,從特徵入手,看看比喻的是什麼。比如:

千條線,萬條線,

掉到河裡看不見。(打一自然現象)

風,雨,雷,電等都是自然現象,可哪一種像「千條線,萬條線」呢——下雨。再看下一句:「掉到河裡看不見。」沒錯,謎底就是「下雨」。

大家猜猜這個:

一座木橋兩頭鉤,
橋下有水水不流;
木橋下邊有人走,
說話倒在橋上頭。(打一勞動)

謎底是「挑水」(把扁擔比作木橋)。

(4)形象法

謎面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事物外形的特點,抓住了形象,謎底就猜出來了。兒童謎語多用這種方法。

比如:頭戴紅帽子,

身穿白袍子,
走路擺架子,
「說話」伸脖子。(打一家禽)

你看,這不是一幅「鵝將軍」的形象圖嗎 謎底就是「鵝」。你再看看,這是個什麼動物:

身上雪雪白,
肚裡墨墨黑;
從不偷東西,
硬說它是賊。

前兩句寫的是它的外形特點,後兩句點出了它的大名。對!是「烏賊」(也叫「墨斗魚」)。

下邊,請你們猜兩個:

①一半在地上,
一半在土中,
一半實來一半空,
一半白來一半青。(打一蔬菜)

②眼前有間小黑房,
打開窗戶忙又忙;
只聽咔嚓一聲響,
樣樣景物里邊裝。(打一文化用品)

註:謎底:①蔥②照像機

(5)矛盾法

謎面的字句之間互相矛盾,給人造成了迷魂陣,可也正是這種矛盾,給人們提供了線索。只要從矛盾的字句上去琢磨,猜起來並不難。前邊說過的「玻璃」謎:「看看像沒有,摸摸倒還有,像冰不能化,像水不能流」,就是用了矛盾法。再比如:不在手裡,搶著要它,搶在手裡,又不要它。(打一體育運動項目)跟「搶」緊密相關的體育運動,就是球類運動了。球類運動中,搶到球又不要它,只有足球和籃球,到底是足球,還是籃球 再看謎面,明白了,用「手」搶,那肯定是籃球了。謎底就是「打籃球」。下邊給大夥兒出兩個矛盾法謎語,看誰猜得出。

①不洗乾乾凈,
洗洗不幹凈;
不洗有人吃,
洗了沒人用。(打一物)

②一家分兩院,
兩院子孫多;
多的反比少的少,
少的倒比多的多。(打一文具)

(6)提問法

謎面提出問題,解答時想法兒扣合謎底。還有不少專供少年兒童猜的提問謎,謎面淺顯易懂,一般是猜幾個謎底。比如:

什麼馬不會跑
什麼餅不能吃
什麼球不能打
什麼槍不射擊 (打四種體育器材)

喜歡體育運動的讀者,很快就能想出四個謎底:木馬,鐵餅,鉛球,標槍。

下邊,請大家猜一條:

③小小搖把手中拿,
來回翻滾風浪大,
我在浪里上下跳,
你說手裡拿的啥 (打一運動)

(7)連綴法

民間謎語(事物謎)通常只表現一種事物,可也有表現幾種事物的,把幾種相類似的事物連在一起說,就叫連綴(zhuì)法。這種謎又叫組合謎,集錦謎(前面猜幾種動物的問題謎,也是集錦謎)。最常用的是四句,每句說一種事物,由於句數的註:謎底:①水②算盤③跳繩限制,對每個事物只寫主要特徵,猜的時候要四種事物聯系起來想。比如:

大哥說話先脫帽,
二哥說話要挨刀,
三哥說話頭發黑,
四哥說話雪花飄。(打文具四種)

要猜的是四種文具,謎面用了擬人法,四種文具都跟「說話」有關,聯想所有的文具來看,「說話」其實是指「寫字」,那就是猜四種寫字文具。什麼寫字「先脫帽」鋼筆。什麼寫字「要挨刀」鉛筆。

什麼寫字「頭發黑」毛筆。什麼寫字「雪花飄」粉筆。根據特點聯系,比較,謎底就出來了。

除了上邊談到的一些方法,事物謎里還有用典法,猜簡單字謎的增損,離合等方法。這些方法在猜燈謎里也要用,為了避免重復,我們就放在《怎樣猜燈謎》里一塊說了。

看完這一節,有的朋友可能覺得「猜謎也沒有什麼」。確實,猜事物謎不算難。可你別忘了,事物謎只是謎語的一小部分,「大頭兒在後邊」呢!猜好燈謎可沒那麼簡單。我們得下大功夫,才能掌握。

3. 電視劇《少年包青天》系列中出現的謎語你還記得哪些

我就記得一個,四個字都加一筆的就變成了另外一個字了,有這么一個謎語吧。但是我記得很多謎一樣的劇情。

先從第一部里六子的生死可以開始說起,第二部里公孫提到包拯不願意進京是因為六子的事情放不下,第三部如果直言包拯所有不幸遭遇的原因是因為六子之死,那這三部曲就完美了,劇情主題上的完美串聯,那就是成長和改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從第一部到第三部,劇情畫風變得越來越黑暗沉重。

也許小風箏最後的遠去大遼的那一刻,早已在公孫策的內心勾起了第一部里的回憶:曾經一個如小風箏美麗的名叫飛燕的女子,她也是這樣離自己而去的,自己縱有萬般不舍,也只能放手,終究只是開始體會到自己當年老爹為什麼會這么「糊塗」。巧的是,一個是風箏一個是飛燕,風箏斷線尚可尋,飛燕芳蹤在何方。

4. 迷語和答案

謎語和答案:

1、八達嶺(猜一個字)

答案:兵

解釋:八達嶺內是一座山,容即丘,又因為八達嶺的「八」,所以答案是兵。

2、八卦山之春(猜一個字)

答案:根

解釋:春代表新生,即萬物的開始,開始生根發芽,所以謎底答案是跟。

5、屋子方方,有門沒窗,屋外熱烘,屋裡冰霜(打一廚房物品)

答案:冰箱

解釋:「屋外熱烘,屋裡冰霜」指該物品一般人們在夏天使用,又因為是要猜廚房物品,所以謎底答案是冰箱。

6、頭戴紅帽子,身披五綵衣,從來不唱戲,喜歡吊嗓子(打一動物)

答案:公雞 

解釋:頭戴紅帽子說明動物的頭頂有紅色,身披五綵衣說明該動物身上是五顏六色的,喜歡吊嗓子說明該動物每天早上鳴叫,所以謎底大啊是公雞。

5. 小說魔戒第一部霍比特人里比爾博和小怪物提到的謎語

在《霍比特人》中有詳細描述,第五節:黑暗中的猜謎
1. 咕嚕:
什麼有腳卻無人知曉,
高大勝過樹木,
聳立直入雲霄,
卻永遠不會長高
比爾博:山脈
-=-=-=-=-=-=-=-=-=-=-=-=-=-
2.比爾博:
三十匹白馬站在紅色山丘上,
它們先大嚼特嚼,
然後用力跺腳,
最後就佇立不搖。
咕嚕:牙齒
-=-=-=-=-=-=-=-=-=-=-=-=-=-=-
3.咕嚕:
無嘴卻會哭,
無翼卻會飛,
無牙卻會刺,
無嗓卻會呢喃。
比爾博:風
-=-=-=-=-=-=-=-=-=-=-=-=-=-
4.比爾博:
藍色臉上有隻眼,
看見綠色臉上一隻眼。
「那隻眼就如同這隻眼,」
第一隻眼說:
「但卻是在地,
而不是在天。」
咕嚕:這是太陽照在雛菊上的意思
-=-=-=-=-=-=-=-=-=-=-=-=-=-=-
5.咕嚕:
看不見它,也摸不到它,
聽不見它,也聞不到它。
它躲在星辰後,山丘下,
可以裝滿空洞。
它先到後來,
會結束生命,扼殺笑語。
比爾博:黑暗
-=-=-=-=-=-=-=-=-=-=-=-=-=-
6.比爾博:
盒子沒有蓋子、鎖孔和絞練,
但裡面卻藏有金黃色的寶藏。
咕嚕:蛋
-=-=-=-=-=-=-=-=-=-=-=-=-=-
7.咕嚕:
活著卻不呼吸,
冰冷帶著死氣;
永遠不渴,永不喝水;
披著鱗甲,卻不用背。
比爾博:魚
-=-=-=-=-=-=-=-=-=-=-=-=-=-
8.比爾博:
沒腿的放在一條腿上,
兩條腿的坐在三條腿上,
四條腿的也分到一點
咕嚕:魚放在茶幾上,人坐在幾邊的凳子上,貓兒在啃魚骨頭,
-=-=-=-=-=-=-=-=-=-=-=-=-=-
9.咕嚕:
它會吞食一切,
蟲魚鳥獸花草樹木,
咬破生鐵,蝕穿金鋼;
將岩石化成飛灰,
殺死國王,屠滅城鎮,
滄海化桑田,高山成平原。
比爾博:時間
-=-=-=-=-=-=-=-=-=-=-=-=-
10.比爾博:我的口袋裡面有什麼?
咕嚕沒有答出來
-=-=-=-=-=-=-=-=-=-=-=-=-

6. 求一些有內涵 有創意 新意的 謎語 謝謝

一 文字類 1.出口東北二十載(5筆字) 世 2.樹掩村落牆半露(5筆字) 聖 3.主人一到難張口(5筆字) 嘆 4.避難始終吃苦頭(7筆字) 估 5.階前飛亂葉(9筆字) 界 6.氣得千金終離家(10筆字) 氨 二.成語類 1.安得廣廈千萬間(成語) 人心所向 2.花開無忌,水行無阻(成語) 放任自流 3.發言那位是以前的老領導(成語) 頭頭是道 4. 弄清楚再上任(成語) 明白了當 5.知節則不窮(成語) 發人深省 6.深山不見人,但聞腳步聲(成語) 空谷足音 三.交通類 1.人到七十始覺衰(交通工具) 火車 2.城東首富國外游(鐵路線名) 寶成 3.上下合一起,好象有七十(交通工具) 卡車 4.更添狂放拼七十(交通工具一) 越野車 5.追上了寶馬再說(交通用語) 超車道 6.「布衾多年冷似鐵」(交通名詞一) 硬卧 四.植物類 1.賦閑在宮更標致(植物) 棕櫚 2.立秋前十日再赴湘中(樹名) 香樟 3.下筆不容一點錯(花卉名稱) 文竹 4.殘紅半落兩相思(蔬菜名) 豇豆 5.寨前兵退林郎歸(植物) 檳榔 6. 先叫聲李教授(水果名) 桔子 五.日常用物 1.心有意向方應聘(家用電器) 音響 2.孔明擬用空城計(電器) 亮度開關 3.開春跑運輸,酷暑去背纖,金秋扯大鋸,雪天享清閑(樂器) 冬不拉 4.落戶西北兩個半月了(日常用物) 扇子 5. 斜月一抹雲層移,窗前垂簾聽水流(日用品) 尿布 6.春到樓前流水隱(日用品) 木梳 六.教育類 1.各新聞報道島內動態(教育用語) 多媒體講台 2.話說寶島(教學設施) 講台 3.皇糧國稅(打一教育用語) 上課 4.消費要收消費稅(教育用語) 文化課 5.專攻不育(打一教育用語) 研究生 6.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學校用語一) 值日生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