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姓由來典故
㈠ 張姓的傳說,故事
張姓的傳說,故事:
1、源於姬姓,出自上古黃帝之孫揮,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這一支張姓以青陽(即清陽,在今河北清河縣東面)為發源地,是為清河張氏。民間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說法。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屬於以字為氏。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他的後代以其字命氏,也稱張氏。
2、源於改姓而來,出自聶姓。三國魏將張遼原姓聶,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張姓,其子嗣便以張為姓。出自賜姓。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
源於古奚族。張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陽,因善騎射,被范陽守將張鎖高收為義子,遂從義父姓張。後張忠志屢立戰功,官至禮部尚書,封趙國公。
3、遷徙傳播,張姓氏族最早活動於「尹城青陽」,古地在今河南濮陽和河北清河一帶。直至西周宣王時期,在陝西地區出現了張姓的蹤跡,西周青銅器皿上銘有張伯、張仲,他們是西周的貴族。張仲輔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興。
春秋時晉國是張姓發展歷史上最重要的地區。河東「解邑張城」是張姓重要的聚集地和發祥地(古張城在今山西臨猗西的黃河東岸)。
張氏世代事晉,晉滅後事韓。張老、張侯(即解張)均是晉國的大夫,張老的後代韓國貴族張良成為漢朝開國第一功臣,解張也被一部分張姓後裔奉為先祖。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張姓人群主要活動於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區。
(1)張姓由來典故擴展閱讀:
金鑒家風 百忍傳家
「金鑒家風」出自唐朝宰相張九齡的故事。張九齡,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玄宗為求治國安邦之策,諭張九齡總結列代治國經驗。張洞察秋毫,明斷事理,以犀利之筆綜述列朝興衰存亡之理,成書五卷,玄宗御覽,甚為賞識,賜為《千秋金鑒》,作為治國銘言珍藏。
「百忍傳家」是指唐朝張公藝的事跡。張公藝,字千祿。為人急公好義,樂以助人,修身養性,胸襟坦盪,待人處世,寬宏大量,深知小不忍則亂大謀的哲理。因而告諭後裔當忍則忍,忍者有益。公藝家教有方,道德高尚,故而能九世同堂,唐高宗旌為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