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字一句 » 感时花溅泪后一句

感时花溅泪后一句

发布时间: 2023-05-12 14:00:22

1. 感时花溅泪,下一句是什么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全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2. 感时花溅泪的下一句是什么

恨别鸟惊心
杜甫的《春望》
全诗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感时花溅泪的下一句是什么

感时花溅泪的下一句是恨别鸟惊心,出自唐代杜甫的《春望》。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话译文: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6)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热点内容
心有灵犀词语 发布:2024-05-04 20:15:34 浏览:152
乐词语有哪些 发布:2024-05-04 20:08:48 浏览:288
几米的故事 发布:2024-05-04 19:40:21 浏览:656
接受的句子 发布:2024-05-04 19:22:29 浏览:598
宝宝爱听故事 发布:2024-05-04 19:18:58 浏览:439
好邻居的句子 发布:2024-05-04 19:13:26 浏览:605
qi开头的成语 发布:2024-05-04 18:50:41 浏览:391
橙词语 发布:2024-05-04 18:44:23 浏览:618
好无奈的句子 发布:2024-05-04 18:34:20 浏览:104
在偷懒作文 发布:2024-05-04 18:32:53 浏览: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