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谜语 » 寓言两则四年级

寓言两则四年级

发布时间: 2022-11-17 08:18:08

❶ 小学四年级寓言两则掩耳盗铃续写作文怎么写

《掩耳盗铃》
当偷铃人被发觉的时候,他拔腿就跑,一口气跑了很远很远才
停下来喘气。他专想:刚才我明明掩住了属耳朵,为什么会被发觉呢?
可能是碰巧吧?想着想着,他的肚子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
他才知道自己要填饱肚子在说。于是,他向大街走去。
街上人来人往,水泄不通,叫卖声和讨价声闹成一片,一阵阵
香味迎面扑来,他馋得直流口水,快步走上前去,想买包子大吃一
顿,他摸摸口袋,口袋里什么也没有。怎么办呢?他眼珠子一转,
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笑眯眯地走近包子,闭上眼睛,伸手去偷包子。旁边的人都
好奇怪地围着他看,没想到,他的手刚碰到包子,就被狠狠打了一
下,他惊讶地睁开眼睛,想﹕真倒霉,难道这中办法不行吗?一连
试了几次都不行,他只好垂头丧气地到河边喝水充饥。
他忍饥挨饿的走到路上。突然,他晕倒在地上。一位老大娘看
见了,赶紧扶他回家,偷铃人清醒过来之后。老大娘问他﹕“你为
什么会晕倒呢?”他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大娘,老大娘大笑
起来,说﹕“你捂住耳朵,你听不见,不过别人能听的见,同样,
你闭上眼睛,你看不见,别人看得见。”
偷铃人才恍然大悟,并且懂得了一个道理﹕要老老实实做人,
不要自作聪明

❷ 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寓言两则讲了什么故事

《复扁鹊治病》
这篇制课文主要讲的是:飞卫教纪昌射箭的故事,赞扬了纪昌锲而不舍地苦练基本功的品质。

《纪昌学射》
主要写:名医扁鹊连续四次拜见蔡恒公,劝他早点请医生治病,但因为蔡恒公不听他的劝告,认为他是在骗人,最终蔡恒公病死了。

❸ 四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中“到家”的意思是指

四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中到家的意思是指额到达家里吧?

❹ 四年级下册第29课寓言两则《扁鹊治病》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说完好,蔡桓公又会说些什么

通过此事,我想对蔡桓公说:“您不该不听扁鹊的话,毕竟他是医生,他内不会还您的。而且他容多次劝告,您还不听,最终害的是您自己呀。如果我是您,当他第一次劝告时,我和您的态度截然相反。我不仅会接受治疗,还会夸奖他;呀!您的医术真高,一点点小皮肤病您都能看出来,你真仔细。大王,您的悲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大王,您说这次悲剧应该发生吗?您说,扁鹊是没有劝告您吗?您说,您做得对吗?

❺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小练笔(人教版)(100字)

狐狸与乌鸦
1.
当乌鸦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乌鸦便提高了警惕。
狐狸心里想:这个大笨蛋,上次骗了肉,这回肯定是对我怀恨在心,我得吃到这块肉。想着想着,口水就从乌鸦的嘴里流了下来。狐狸眼睛骨碌一转,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哄她开嘴。于是,狐狸对乌鸦说:“乌鸦大姐,你的嗓子真好,但你的羽毛更美丽,为了给我展示一下,能把你嘴里的东西夹在羽毛上飞吗?”乌鸦好奇地想:这个狡猾的狐狸又想干吗?正在乌鸦思考时,狐狸迫不及待地说:“大姐,你给点面子嘛!”乌鸦转念想道:如果我按他的意思去做,肯定会有坏处,乌鸦左思右想,他会不会又骗我?这时,乌鸦突然想到:“我一飞,肉就会掉下来,我就没有肉吃了,狐狸是故意引诱我的。于是乌鸦就想了个办法赶走了狐狸。然后把肉挂在树枝上,扯着嗓子高声叫喊,狐狸立马捂住耳朵跑了。
乌鸦这回勇敢地战胜了狐狸,没让狐狸的诡计得逞。

2.
自从狐狸骗走了乌鸦的一块肉,整天得意洋洋.心里那个美呀,就别提了!这不,它天天都在大树下转悠,希望乌鸦再"送"它一块肉
有一天,狐狸又去大树下转悠,忽然,它发现天空中有一块黑色的东西向这边飞来.再定神一看,原来是那只被狐狸骗走一块肉的乌鸦.狐狸闭上眼睛心想:"这只笨乌鸦有没有带肉'给'我呀?"想着它躲进了草丛.
一会儿,乌鸦飞到了大树上,嘴里果然叼着一块肉,草丛中的狐狸馋得直流口水,突然眼睛一亮,"看我的吧,哼哼!"嘴边出现了淡淡的奸笑.
它跳出草丛,满脸堆笑着说:"乌鸦老弟,听说你升官了!已经成了'动物市场'的卫生管理员,你那身乌黑的管理服,真气派!"
乌鸦没吭声,呆呆地看着树下的狐狸.
狐狸觉得有机可乘,接着说:"上次,我骗了你一块肉,那是因为我家里的几个孩子,已经几天几夜没吃饭了,虽然是这样,我还是很过意不去"说着,还假惺惺的抹了抹眼泪.
这时乌鸦的嘴巴好象松了一点.
然后,狐狸又说:"你能原谅我吗?如果不能,我就一头撞死在这棵大树上!"说着,就向大树冲去.
"别,别!"乌鸦大声叫道,随即肉也掉了下来.
狐狸接到肉,一口气就吞了下去,边吃还边说:"你这只笨乌鸦,我是在骗你的,哈哈!"
"你别吃,这肉是我从动物市场的黑熊店里发现的病肉,你不信,我开的罚单还在这儿呢!"
"啊!"这时的狐狸,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白,一会儿紫一会儿黑.狐狸快速地冲进草丛,又是上吐又是下泻.
你们看,狐狸骗乌鸦有好下场吗?

3.
自从,上一次乌鸦被狐狸骗了以后,一直很不高兴。而狐狸却再森林里出了名。
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大肥肉,呆在树上正准备吃,这时,她耳边传来了一声:“乌鸦大嫂。”乌鸦一看,又是那只狐狸,便没去理他。狐狸见事情不妙,连忙说:“乌鸦大嫂,上一次真是对不起,我……我……”狐狸假惺惺地说,“从上一次骗了你的肉以后,我一直很后悔,大家都在背后说我,和‘狡猾’、‘骗子’等词搭上了关系,连小学课本上都这么说我,我太……太……后悔了。”说这狐狸还哭了起来。连忙又说:“乌鸦大嫂,能原谅我吗?”乌鸦上一次上了一次当,不再搭理狐狸,只是对他白了白眼。狐狸见了情况不见好转,有换了一副样子,说:“乌鸦,你以为你那么好看吗?一身乌黑的羽毛,没什么特点,难看死了,歌又唱地那么难听,还自以为是,一直在这美丽的树上唱歌,就不怕丢这棵美丽的树的脸吗?”乌鸦在一气之下想张口说话,但一看见狐狸流在嘴边的口水,又清醒了过来,拍了拍翅膀,飞走了!狐狸气极了!心想几年不见的乌鸦变聪明了啊!下一次看来得另想办法了!

❻ 四年级课文第25课寓言两则邯郸学步后记后续日记

《邯郸学步》是一则寓言故事,下面是关于邯郸学步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反思一:邯郸学步教学反思

《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燕国寿陵的一位少年因羡慕赵国人走路姿态的优雅,不辞辛苦地来到赵国都城邯郸,跟着街上的行人模仿学习,其结果是:学步不成,反倒丢了以前的步法,只能爬着回去,成了千古的笑柄。每次读到这个故事,我都不免为这位寿陵青年惋惜不已:他不远千里出国学步,为的是改进自己的风度举止,其诚心可赞,其精神可嘉;只可惜他不是根据自己原有的条件,取人之长,因时制宜,而是生搬硬套,亦步亦趋,其结果当然是可悲的。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那样。而作为教师,他必然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教学个性。这种个性是教师在生活实践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它是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学识才能、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的总和。一位优秀的教师必然具备一种近乎完美的教学个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比如有的教师善于抒情,上课感情充沛,激情四溢,使学生在强烈的感染中受教育;有的教师擅长训练,上课时注重传授方法,指导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有的教师追求生动,讲解教材引人入胜,出神入化,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不管是哪一种风格,都体现出教师个体的独创性,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独创性,才展现出教学的多姿多彩和生机活力,才能真正体现出教师劳动的价值。因此,一个真正有教学思想的老师,不在于机械盲目地去照搬某一种教学模式,而在于能博采众家之长,在广泛吸收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发挥个人优势,大胆创新,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而并非是模糊个性,追求“大同”;也并非是否定求异创新,大家只走“华山一条路”。

寿陵的年轻人到邯郸去学步,初衷是好的:是要改进自己的行走方式,然而他却迷失了自我,终于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们在探寻改进课堂教学之路时,千万要吸取他失败的教训:那就是要正确地认清自我,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旧,同时又不能妄自菲薄、迷信权威,塑造并保持自我丰满的教学个性,并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

邯郸学步教学反思邯郸学步教学反思

反思二:邯郸学步教学反思

《邯郸学步》这则寓言通过读让学生悟出一个人生道理:抛弃个人所长,盲目模仿他人,其结果只能使自己无所适从。我让学生带着文后的两个问题阅读短文,边读边思考,读后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异常积极热烈,然而,学生所感悟令我吃惊。部分学生认为燕国的那个青年人学来学去最后连路也不会走,是因为他太笨,得出的结论是“不要学习别人的东西”、“早知学不会如此难堪,还不如不学。”也有少数学生认为“老天不公平,以燕国青年的精神,结果不应该爬回去”。

课后,我反复思考着学生的看法,又反复读这则寓言,读着读着,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成人只看到了燕国青年的狼狈相,可是燕国青年人身上那么多的闪光点,我们竟然忽视了;我们只看到了结果,却看不到过程,看不到那个青年人为了达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

邯郸学步教学反思文章邯郸学步教学反思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wk-78500000772517.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一、燕国青年有强烈的求知欲。他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于是“不顾路途遥远,爬山涉水,赶到邯郸来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这种学习来自他内心的渴望,他的求知欲是那样强烈,相比那些墨守陈规的人显得难能可贵。这不正是当今我们所努力造就的学习型社会的人应有的品质吗?

二、燕国青年善于学习。为了学习邯郸人走路,“他整天呆在邯郸的大街上,观看人家怎样走路,边看边琢磨人家走路的特点,边摹仿人家走路”,既观察,又琢磨,还有实际行动,你看人家多用心,多投入呀!他学习走步可以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最佳学习境界吗?怎么能指责他学习方法不对呢?顶多不该“跟这个后边走几步,再跟那个人后边走几步”。可是这又有什么错呢?“这个人”、“那个人”都是邯郸人,他们的步法肯定有共同之处,一定要拜师学艺才可以吗?要知道他已经是青年了,应该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三、燕国青年善于反思,不肯轻易认输。刚开始,“学来学去,总是不像”,他并没有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学习,他想“也许是因为自己习惯了原来的步法,所以学不好”,经过认真地思考,他才丢掉了自己原来并不好看的步法,学习的过程很辛苦,常常“把他弄得手足无措”,但他还是坚持学习了几个月,一直到把钱用光了,才不得不回家去。

想到这里,我明白了,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他们有理由得出不同的答案,几年来我们努力培养的创新精神在他们身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反思三:邯郸学步教学反思

邯郸学步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二则》第一课时除疏通课文之处,还学习了第一则成语《邯郸学步》,这则故事我主要采用引导的方式来展开教学的.

如:我先让学生围绕"为什么燕国少年到最后连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都忘了?这时学生听了兴趣盎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于是,我赶紧抓住时机让学生回到文中,把关键句子画出来,还有的学生更不得了,把平时听到的或见到的一些事例来理解,接着,我连忙出示学生找出来的句子如:他今天跟这个人学这样走路,明天又跟那个人学那样走路,结果哪种姿势也没有学好.最后,让学生概括寓意或者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还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能力.

但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邯郸学步的近异词与反义词做的不尽人意,说明课文分析不到位,或者是学生缺用这个成语的经验.

热点内容
红叶故事下载 发布:2024-12-28 12:02:02 浏览:943
结婚用成语 发布:2024-12-28 11:47:38 浏览:152
马的成语大全成语大全 发布:2024-12-28 11:30:04 浏览:96
面什么红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11:18:34 浏览: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发布:2024-12-28 10:10:20 浏览:450
耒阳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7:14 浏览:381
一个老兵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1:42 浏览:675
狼羊成语 发布:2024-12-28 09:53:02 浏览:438
关于形象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09:53:00 浏览:601
勇有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09:43:20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