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赏析 » 断魂枪我赏析

断魂枪我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3-31 20:21:37

㈠ 《断魂枪》的背景及故事梗概

《断魂枪》写于1935年秋天。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期间,由于忙于教学和写作影响了身体的健康,经朋友介绍,他跟随济南一著名拳师练习拳术,这也激发了其创作武侠小说《二拳师》的意图。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此小说最终未能成形,但他将其中的主要情节抽取出来,创作了名为《断魂枪》的短篇小说。

《断魂枪》讲的是清朝末年,列强入侵。沙子龙这一武林高手改变身份当客栈老板后的境遇,串连王三胜卖艺、孙老者与王三胜比武、孙老者献技三个小片段。其中沙子龙从侠客到客栈老板的身份改变铸满了作者深沉而凝重的文化情结。

(1)断魂枪我赏析扩展阅读:

作品赏析

该作品艺术地再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现实:“江湖镖师们的生活变迁已使镖师本身的生活价值和人生追求失去了意义,他们既无法再活在过去的辉煌岁月里,又不得不面对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现实,帝国主义用枪炮和文化侵略已无情地击醒了古老的东方民族的春秋大梦,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不得不重新面对生活的抉择。

”从“断魂枪”的字面意义来看,作者是有所指的,它是暗示了要断以主人公沙子龙为代表的镖师及其所弘扬的武艺的魂呢,还是映射出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强势文明的大举入侵下已失去了其强势地位,正逐步走向边缘化的真实写照。抑或两者兼而有之,这的确值得广大读者进一步思考。

㈡ 《断魂枪》读后感

《断魂枪》读后感
《断魂枪》说的是三个拳师的故事,重点写沙子龙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复杂心态。老舍善于把个人命运的小故事和时代变迁的历史大背景结合起来,在短小的篇幅里营造出了大格局。“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这本来可以是平淡无奇的叙述,但放在西方列强的枪炮惊破“东方大梦”的大背景下,内涵和寓意就大不同了。沙子龙的职业更换,他震动江湖的武艺和名声,他行走于荒林野店里的豪放事业,之所以如梦幻般一去不返,与西方列强东侵后引发的中国社会变动密切相关,是历史大变局的反映。
沙子龙显然不是和时代变动正面对抗的人物,他似乎颇识时务,能够与时俱进。既然祖先信奉的神灵都不再灵验,既然“走镖已没有饭吃”,他也就不再留恋保镖的旧业,他不仅及时把镖局改成了客栈,连他的武艺,包括他自创的绝技“五虎断魂枪”,也弃之一旁,甚至旧日镖局里的徒弟前来求教,他也不肯指点传授。
《断魂枪》的核心情节,是号称沙子龙大徒弟的王三胜卖艺场上受辱而沙子龙无动于衷。打败王三胜的孙老者随后登门向沙子龙讨教绝技,沙子龙却绝口不提武艺和枪法。从此昔日神枪沙子龙的威名一落千丈,连以他为荣耀的徒弟们也不再理睬他,但他无半点愠怒。其实他的内心如灼热岩浆。小说两次写到沙子龙在夜静人稀时面对天上的群星一气刺出六十四枪的场面,第一次是简要叙述,是铺垫性的,第二次则进行了有声有色的描写,且放置在结尾,把沙子龙的 无奈和悲愤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小说的结构产生了一种张力,可谓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如果《断魂枪》仅仅写沙子龙这一条情节线索,这篇小说最终难免成为一曲为中国传统的技艺和精神悼亡的挽歌。但《断魂枪》里还出现了一位孙长者。就他在卖艺场上显露的身手,以及他给沙子龙的表演,明显是位武林名家。他那深藏不露的性格和沙子龙颇为接近。但他和沙子龙大为不同,他乐观、坚韧,为学习传统的武林绝技而风尘仆仆地奔走江湖。在老舍的艺术构思中,孙老者也许只是作为沙子龙的一个陪衬或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孙老者的出现,却在《断魂枪》悲伤的氛围里增添了悲壮的情绪,使沙子龙的形象得到补充,受到诘问,也使这篇小说由“单声部”叙述变成了“复调”叙述。这种叙事特征,应该不是老舍有意经营的,而是从他的心灵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烘托和对照的手法。王三胜的鲁莽气盛与沙子龙的深藏不露相对比;孙老者的刚直锐进又与沙子龙的保守愚顽相映照。在对同一个人物的描绘中,或用反差极强的对比,或用先扬后抑等手法去刻划其性格特点。对于人物的复杂心理活动,作品并不多用对话和直接的心理剖析,而是通过人物的外形和动作的精确描绘来披露。

㈢ 老舍断魂枪赏析论文2000

老舍的《断魂枪》发表于一九三五年,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且不说它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展开的起伏跌宕引人人胜,也不谈它人物塑造的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光是小说蕴涵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就非常耐人寻味。

谈到小说蕴涵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有人引用作者的话说:“‘一个文化的生存,必赖它有自我批判,时时矫正自己,充实自己,以老牌号自夸自傲,固执地拒绝更进一步,是自取灭亡……由于个人的自私保守,祖国有多少宝贵的遗产都被埋葬掉了。’老舍痛感这种‘把生命闹着玩’的国民劣根性已经构成了我们民族潜在的危机的基因,故而借沙子龙断魂枪的泯灭,发出呼啸,以期唤醒那些仍倘佯在‘东方的大梦’中的国民的灵魂。”此种看法虽有作者的话作注脚,但笔者仍然不能赞同。依据这种思路,有人认为沙子龙纯粹是个负面人物形象,说他“在时代的狂涛巨浪面前驻足不前,抱残守缺,自甘沦落……(这种性格心态)像一贴精神的腐蚀剂,使沙子龙昔日的智慧机敏,蜕换为愚钝麻木,江湖上的豪侠义气演化为狭隘自私,传世的绝技,无端地变成了时代的殉葬品”(冉忆桥)。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极不公允的。但这种看法又是极其流行的。

自前苏联模式的文学理论传人当代中国以来,完全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历程的角度分析评价文学、文学中的人物与事件,已成定式;并美其名曰:历史唯物主义。其实,不管从一九三五年老舍写《断魂枪》时的初衷,还是从这篇小说客观蕴涵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来看,都远不同于鲁迅与他的《阿Q正传》。而分析文学,也并不是惟有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这一个角度可行。笔者打算从人文精神这一角度切人作品的分析。

同样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从社会物质功利角度看,国术不如洋枪;从人文精神角度看,洋枪远不如国术;从科技含量角度看,国术不如洋枪;从文化含量角度看,洋枪远不如国术。中国武术是几千年东方传统文化精神结出的硕果。国术不仅有外在的功夫,更有内在的精神境界。

国术到底有什么内在的精神境界呢?借助两联古诗,或许可以让我们揣摸到国术的内在精神境界。

“万一砉然禅关破,美人如五剑如虹!”(龚自珍)

这一联诗本是描述参禅悟道的境界,说是参禅者一旦彻悟真谛,便觉石破天惊,但见美人如玉,雪刃如虹。这是一种参禅悟道的境界,也可说是一种中国武术的境界。因为中国的各种道术是相通的。古人云,诗道如禅道。其实剑道亦如禅道,达到出神人化之妙境时,其内在精神一般无二,其外在性相亦极为相似。

此诗以美人喻禅,以剑道喻禅。所谓“美人如玉”,意指其润若凝脂,柔若无骨,圆融熟化,了无隔碍;虽然柔润之极,却又至坚至刚。喻示禅理真谛,无所不包,无柔无刚,无坚无润,一切的一切,尽在其中。所谓“剑如虹”,意指其锋刃雪亮如幻彩之光,剑气逼人如贯天之虹,异彩纷呈,变幻莫测。貌若虚幻之光,实则锋利之极;看似浮光掠影,实则剑锋无所不在,杀人无痕。喻示禅理真谛,看似虚幻无物,实则真实无比,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仔细体味之,与其说是在谈禅道,不如说是在谈剑道,在谈国术的内在精神境界:至坚至刚,却以至柔至润之性相出之;至真至实,却以至虚至幻之性相显之。

“两头俱截断,一剑倚天寒!”(明极禅师)

此联本是禅僧偈子,可以说是以禅喻剑,亦可以说是以剑喻禅。禅道剑道本来无别。

所谓“两头俱截断”,意谓断绝世俗分别智,将成败得失生死荣辱一概置之度外;由此便回归了物我两忘浑然归一的原初本真状态,这也就是“一剑倚天寒”的境界,也就是人与天同运,与道合一的彻悟真谛的境界。

这是禅道的境界,也是剑道的境界。剑道达至化境,剑客必然将成败得失生死荣辱一并超越,由此物我两忘,人与剑与天浑然合一:剑气化为净天之光,人体化为混元之气,顺天而动,与道同运,剑光冥明,与天俱寒!漫天寒光,似虚还实,无处不是刀光剑影;变幻莫测,似幻还真,寒光闪处物无一存。静而圣,无物能伤其皮毛;动而王,攻敌而无往不胜。

《断魂枪》中似没有细写什么国术的精神境界,但却写了三个人——王三胜、孙老者和沙子龙——不同的武术表现。其实这也就是绝不相同的三种武术境界。

㈣ 断魂枪的内容赏析

《断魂枪》是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的真实写照。该作品的重心不在于批判什么,而在于展示。作品透过拳师沙子龙的遭遇展示了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尴尬处境。而这种民族传统文化是老舍作品中所一贯关注的,对这种民族文化传统的批判、反思。

该作品的文章字数并不多,且故事情节设计的亦不复杂,它讲述了一个曾威震西北武林的拳师——沙子龙的故事。“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小说一开始,老舍就通过简短的文字叙述把主人公沙子龙的悲剧结局展示给读者看。

沙子龙作为作品中的一号人物,其生活的现实是一面,中国传统文明正被西方物质文明所冲击,“龙旗的中国不再神秘”,两种文明激烈碰撞、冲突,代表“国粹”的“国术”价值跌落,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另一方面,文明的更替又是以民族压迫的方式进行的,“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和神灵;不大一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和权利。

门外站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被压迫民族的愚昧麻木与侵略者的强大凶残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是《断魂枪》的社会历史背景。

(4)断魂枪我赏析扩展阅读:

《断魂枪》这部短篇小说中,沙子龙最后响彻夜空的“不传”,包含了沙子龙以及他身后的那个深重的历史氛围。沙子龙在《断魂枪》中就是守着一阕残梦,小说当中给沙子龙这个人物形象以一个悲剧的身份,过去的历史已经被埋葬了。

在大时代的变化之下,沙子龙孤独地在新的时代里面踽踽独行,而这一切又和中国人近现代的历史更迭有着一种奇特的神似之处。

老舍的《断魂枪》实际上并不仅仅表达了一个沙子龙的悲剧,更是透过沙子龙的悲剧去表现出一个时代当中的悲剧人格,或者是更深一层次让人们联想到民族的沉疴宿疾,实际上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产生各种淘汰。

㈤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断魂枪》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还有,我看到有的地方说,文章的“不传”是一语双

我觉得那个不传,一方面是不传外人,另一个方面也是不传后人。从文章来看,沙子龙对自己的枪法技艺还是很自豪的。一方面,对于自身技艺,心怀骄傲,所以才会夜晚练枪,配合文章总的环境,可以理解为传统的传承思想,不会将自身的技艺传给外人。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社会的进步,有些东西是要舍弃的,没必要给后人留下框框架架,所以不传后人,这徒弟求艺可以看出。一语双关,即体现自身的古人思想,也体现出那个时代新思想冲击下,部分人已经意识到要勇于抛弃旧有成就,接收新思想的情况。

㈥ 老舍断魂枪人物赏析

老舍擅写长篇小说,但短篇也写得精致,《断魂枪》无疑可以进入现代短篇小说的精品行列。《断魂枪》说的是三个拳师的故事,重点写沙子龙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复杂心态。老舍善于把个人命运的小故事和时代变迁的历史大背景结合起来,在短小的篇幅里营造出了大格局。“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这本来可以是平淡无奇的叙述,但放在西方列强的枪炮惊破“东方大梦”的大背景下,内涵和寓意就大不同了。沙子龙的职业更换,他震动江湖的武艺和名声,他行走于荒林野店里的豪放事业,之所以如梦幻般一去不返,与西方列强东侵后引发的中国社会变动密切相关,是历史大变局的反映。

沙子龙显然不是和时代变动正面对抗的人物,他似乎颇识时务,能够与时俱进。既然祖先信奉的神灵都不再灵验,既然“走镖已没有饭吃”,他也就不再留恋保镖的旧业,他不仅及时把镖局改成了客栈,连他的武艺,包括他自创的绝技“五虎断魂枪”,也弃之一旁,甚至旧日镖局里的徒弟前来求教,他也不肯指点传授。

《断魂枪》的核心情节,是号称沙子龙大徒弟的王三胜卖艺场上受辱而沙子龙无动于衷。打败王三胜的孙老者随后登门向沙子龙讨教绝技,沙子龙却绝口不提武艺和枪法。从此昔日神枪沙子龙的威名一落千丈,连以他为荣耀的徒弟们也不再理睬他,但他无半点愠怒。其实他的内心如灼热岩浆。小说两次写到沙子龙在夜静人稀时面对天上的群星一气刺出六十四枪的场面,第一次是简要叙述,是铺垫性的,第二次则进行了有声有色的描写,且放置在结尾,把沙子龙的 无奈和悲愤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小说的结构产生了一种张力,可谓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如果《断魂枪》仅仅写沙子龙这一条情节线索,这篇小说最终难免成为一曲为中国传统的技艺和精神悼亡的挽歌。但《断魂枪》里还出现了一位孙长者。就他在卖艺场上显露的身手,以及他给沙子龙的表演,明显是位武林名家。他那深藏不露的性格和沙子龙颇为接近。但他和沙子龙大为不同,他乐观、坚韧,为学习传统的武林绝技而风尘仆仆地奔走江湖。在老舍的艺术构思中,孙老者也许只是作为沙子龙的一个陪衬或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孙老者的出现,却在《断魂枪》悲伤的氛围里增添了悲壮的情绪,使沙子龙的形象得到补充,受到诘问,也使这篇小说由“单声部”叙述变成了“复调”叙述。这种叙事特征,应该不是老舍有意经营的,而是从他的心灵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烘托和对照的手法。王三胜的鲁莽气盛与沙子龙的深藏不露相对比;孙老者的刚直锐进又与沙子龙的保守愚顽相映照。在对同一个人物的描绘中,或用反差极强的对比,或用先扬后抑等手法去刻划其性格特点。对于人物的复杂心理活动,作品并不多用对话和直接的心理剖析,而是通过人物的外形和动作的精确描绘来披露。

㈦ 分析《断魂枪》里沙子龙,王三胜及孙老者的人物形象

王三胜:他是一个大个子,一脸横肉,说话硬气,一直在外宣传沙子龙的英勇事迹,可以说沙子龙取得的名望有他很大的功劳,孙老者把他打败后直言沙子龙会替自己报仇,但是沙子龙却拒绝了,之后他再也不宣传沙子龙了,体现出中国人的一个劣根性,依靠有名望的人,并大力宣传,自己所宣传的人的名望越高,自己也水涨船高,并以此生活。
孙老者:为了武功四处挑战,知道并不能直接去找沙子龙,而是打败王三胜,通过王三胜逼迫沙子龙,体现出,他通达人情世故。为了“五步断魂枪”而挑战沙子龙,体现出他的勇气,担当。身体的残缺武功却很好,他的毅力也是不一般的。孙老者他那深藏不露的性格和沙子龙颇为接近。但他和沙子龙大为不同,他乐观、坚韧,为学习传统的武林绝技而风尘仆仆地奔走江湖。在老舍的艺术构思中,孙老者也许只是作为沙子龙的一个陪衬或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孙老者的出现,却在《断魂枪》悲伤的氛围里增添了悲壮的情绪,使沙子龙的形象得到补充,受到诘问,也使这篇小说由“单声部”叙述变成了“复调”叙述。这种叙事特征,应该不是老舍有意经营的,而是从他的心灵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㈧ 断魂枪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结合我们国家社会背景进行讨论。

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很清楚的,落后民族“历史性的沉沦”,应该振奋起来,如果像沙子龙那样止于失落,我们就要永远被时代抛弃。沙子龙的悲剧,是作者为我们敲起的警钟。近现代是中国人现代意识觉醒的时代,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忧患意识的民族主义时代,老舍的忧患意识,正是一个优秀作家热爱祖国、关心民族命运的充分体现。
《断魂枪》表现了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转型时期,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的那种既感觉无用武之地又难以割舍的尴尬处境。
从表面上看,沙子龙顺应潮流,改换门庭,闭口不言断魂枪,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仍是对断魂枪念念不忘,为断魂枪无用武之地的现状而失魂落魄。
作品通过对沙子龙在传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复杂心态的表现,反映了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新旧事物之间的冲突。
《断魂枪》里还出现了一位孙长者。就他在卖艺场上显露的身手,以及他给沙子龙的表演,明显是位武林名家。他那深藏不露的性格和沙子龙颇为接近。但他和沙子龙大为不同,他乐观、坚韧,为学习传统的武林绝技而风尘仆仆地奔走江湖。在老舍的艺术构思中,孙老者也许只是作为沙子龙的一个陪衬或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孙老者的出现,却在《断魂枪》悲伤的氛围里增添了悲壮的情绪,使沙子龙的形象得到补充,受到诘问,也使这篇小说由“单声部”叙述变成了“复调”叙述。这种叙事特征,应该不是老舍有意经营的,而是从他的心灵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由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日渐式微,新的文化形态尚未成型。因而,躁动的国民便在纷乱的物事面前感到无所适从,对于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也失去了恒定的准星。这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国人的普遍心态,是在动荡的社会形势下必然滋生的民族文化心态。如何审视,如何评议,如何重振古老文化的雄风,成为老舍所深切关注的现实问题。
在《断魂枪》中,武侠的浪漫光环消失了,随传统意识的落潮,沙子龙这样的人物一下子水落石出,被晾在了严峻的现实土地上:一个外表超脱的大侠,内心痛苦空虚,生命价值无所寄托,全盘展示在我们面前。这是残酷的,但确是真实的,因为随交通发达与武器进步,沙子龙必然要经受它的价值失落,而妙就妙在沙子龙以清醒的难得的坦然态度,任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一切由大势所趋,听其自然,不争不怨。老舍剥夺了武侠题材的伪饰,却又富裕了沙子龙最为丰富的精神生活,让他超出了武侠行当的意义,成为人类历史上一切悲壮离开历史舞台的英雄们的一个象征。

㈨ 老舍断魂枪的赏析

该作品艺术地再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现实:“江湖镖师们的生活变迁已使镖师本身的生活价值和人生追求失去了意义,他们既无法再活在过去的辉煌岁月里,又不得不面对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现实,帝国主义用枪炮和文化侵略已无情地击醒了古老的东方民族的春秋大梦,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不得不重新面对生活的抉择。

《断魂枪》是1935年老舍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其中沙子龙从侠客到客栈老板的身份改变铸满了作者深沉而凝重的文化情结。

(9)断魂枪我赏析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从小说的创作时间来看,当时的中国已处在国破家亡的深重危机之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已沦陷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日本军国主义为实现其吞并中国的目的,不断挑起事端,妄图实现华北自治;同时,国共两党的内战和军阀混战正打得如火如荼。

作者痛感这种“把生命闹着玩”的国民劣根性已经构成了中华民族潜在危机的基因,故而借沙子龙“断魂”枪术的泯灭,发出呼啸,以期唤醒那些仍徜徉在“东方的大梦”中的国民的灵魂。

作品影响

老舍的短篇小说《断魂枪》写于 1935 年初秋, 在老舍毕生写下的短篇小说里,是一篇重要作品。在诸多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断魂枪》是被选入最多的短篇之一。《断魂枪》被收录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中。

热点内容
止是什么成语 发布:2024-03-29 21:17:20 浏览:618
肚子疼短句 发布:2024-03-29 21:12:25 浏览:857
放弃感情的句子 发布:2024-03-29 20:50:18 浏览:752
野心的词语 发布:2024-03-29 20:50:13 浏览:207
带有月的词语 发布:2024-03-29 19:52:25 浏览:511
乖妈妈的有声小说合集 发布:2024-03-29 19:23:16 浏览:21
我与孩子的故事 发布:2024-03-29 19:10:12 浏览:21
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 发布:2024-03-29 18:47:15 浏览:627
听磁带故事 发布:2024-03-29 18:30:51 浏览:658
一身胆成语 发布:2024-03-29 18:26:28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