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台词 » 格言仰韶

格言仰韶

发布时间: 2023-03-29 05:31:42

❶ 关于龙的成语谚语名言警句

鳌愤龙愁 笔底龙蛇 扳龙附凤 白龙鱼服 笔走龙蛇
乘龙佳婿 乘龙快婿 乘龙配凤 成龙配套 藏龙卧虎
禅世雕龙 车水马龙 鼎成龙去 鼎成龙升 打凤捞龙
打凤牢龙 打虎牢龙 鼎湖龙去 雕龙画凤 大水冲了龙王庙
得婿如龙 二龙戏珠 凤表龙姿 风从虎,云从龙 凤附龙攀
附凤攀龙 凤骨龙姿 风虎云龙 凤狂龙躁 飞龙乘云
伏龙凤雏 凤楼龙阙 放龙入海 伏虎降龙 飞龙在天
凤毛龙甲 凤髓龙肝 凤舞龙飞 凤舞龙蟠 凤箫龙管
凤臆龙鬐 凤翥龙蟠 凤子龙孙 凤翥龙骧 凤翥龙翔
贯斗双龙 龟龙鳞凤 龟龙麟凤 龟龙片甲 虎步龙行
虎变龙蒸 虎超龙骧 虎斗龙争 鹤骨龙筋 虎踞龙盘
虎据龙蟠 虎踞龙蟠 虎窟龙潭 画龙不成反为狗 画龙点睛
画龙点晴 火龙黼黻 活龙活现 画龙刻鹄 虎略龙韬
黄龙痛饮 活龙鲜健 骇龙走蛇 虎卧龙跳 虎穴龙潭
虎掷龙拿 踞虎盘龙 酒虎诗龙 蛟龙得水 酒龙诗虎
蛟龙戏水 矫若惊龙 矫若游龙 骥子龙文 跨凤乘龙
亢龙有悔 龙雏凤种 龙驰虎骤 龙雕凤咀 龙蹲虎踞
龙断可登 龙多乃旱 龙断之登 龙德在田 龙凤呈祥
龙飞凤舞 龙飞凤翔 龙飞凤翥 麟凤龟龙 龙幡虎纛
龙飞虎跳 龙肝豹胎 龙肝凤脑 龙肝凤髓 龙鬼蛇神
龙举云兴:形容人之风度威仪。《东观汉记·光武皇帝纪》:“帝既有仁圣之明,气势形体,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敌,翕然龙举云兴,三雨而济,人无能名焉。”

龙楼凤阙(城、池、阁):指帝王宫殿楼阁。宋欧阳修《鹎词》:“龙楼凤阙郁峥嵘,深宫不闻更漏声。”元马致远《拔不断》曲:“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龙马精神:比喻老而弥健的精神。唐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龙眉豹颈:形容勇士的长相。《北齐书·高昂传》:“昂字敖曹,乾第三节。幼稚时,便有壮气。长而傥,胆力过人,龙眉豹颈,姿体雄异。”

龙眉凤目:形容贵人相貌不同寻常。《水浒》第9回:“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辰,三牙掩口髭须,三十四五年纪。”

龙门点额:比喻仕途失意或科场落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回》:“《尔雅》曰:‘鳝,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警世通言》:“龙门点额,金榜无名。”

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王子乔墓在京茂陵,国乱时,有人盗发之,都无所见,惟有一剑,悬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狮吼。”

龙拿虎掷(攫,跳):犹言龙争虎斗。宋喻汝《八阵图》:“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拿虎掷堆胸胄。”

龙攀凤附: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就功业或扬威;亦比喻依附有声望的人以立名。汉扬雄《法言·渊謇》:“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汉书·叙传下》:“舞阳鼓刀,腾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龙盘凤舞:比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气象。宋方千里《西河·钱塘》词:“都会地,东南王气须记。龙盘凤舞到钱塘,瑞烟四起。”

龙盘凤逸:比喻怀才不遇。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龙盘凤翥:比喻山势雄壮蜿蜒。指王者的气象。《旧唐书·玄宗纪》:“初,上皇亲拜五陵,至桥陵,见金栗山有龙盘凤翥之势。”亦以比喻书法笔势飞动。宋王明清《挥尘后录》卷二:“诏二臣共作《艮岳百咏诗》以进……《草圣亭》:落笔纵横走电光,近臣时得赐云章。龙盘凤翥皆天纵,渴骥惊蛇不足方。”

龙盘虎踞: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谷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后因此“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

龙盘虎:虬曲卷劲貌。明何景明《古松歌》:“龙盘虎终有神,白骨苍鳞半枯死。”

龙蟠凤翥:谓贤者遁世归隐。宋苏轼《水龙吟》词:“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翥。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寄语。”

龙蟠虎绕: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宋范成大《水龙吟·寿留寺》:“物外新闻,凤歌鸾翥,龙蟠虎绕。”

龙蟠虬结:犹言旋绕纠结。徐珂《清稗类钞·植物·银杏》:“南汇一团镇西有银杰树,高六七丈,围数抱,悬瘘累节……根中生古藤,大亦合围,龙蟠虬结而上。”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清陈恭尹《送雪公归耕苍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

1 龙伯钓鳌
2 龙驰虎骤
3 龙雏凤种
4 龙德在田
5 龙雕凤咀
6 龙断可登
7 龙断之登
8 龙蹲虎踞
9 龙多乃旱
10 龙幡虎纛
11 龙飞凤舞
12 龙飞凤翔
13 龙飞凤翥
14 龙飞虎跳
15 龙凤呈祥
16 龙肝豹胎
17 龙肝凤脑
18 龙肝凤髓
19 龙鬼蛇神
20 龙翰凤雏
21 龙翰凤翼
22 龙胡之痛
23 龙虎风云
24 龙化虎变
25 龙荒蛮甸
26 龙荒朔漠
27 龙江虎浪
28 龙精虎猛
29 龙驹凤雏
30 龙举云兴
31 龙举云属
32 龙口夺食
33 龙楼凤城
34 龙楼凤池
35 龙楼凤阁
36 龙楼凤阙
37 龙马精神
38 龙眉豹颈
39 龙眉凤目
40 龙门点额
41 龙鸣狮吼
龙门石窟里的佛像——老实(石)人 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大水冲了龙王庙: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河里划龙船:同心协力 跤龙头上搔痒:溜须不要命 烂板桥上的龙王:不是好东西 鲤鱼跳龙门:碰碰时气 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 鲁鱼跳龙门:身价百倍(比喻名声、地位大大提高了) 麻布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佘太君的龙头拐杖:有钱也买不至 水淹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四海龙王动刀兵:里里外外都是水 跳蚤变龙钟:冒牌货 未草里头藏龙身:农家出英才 蚊龙困在沙滩上:威风扫地 要饭的给龙王上供:穷人有个穷心 叶公好龙:怕是真的 乘龙快婿、画龙点睛、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头蛇尾、龙行虎步、龙争虎斗、龙吟虎啸、龙肝凤髓、龙肝豹胎、龙驹凤雏、龙战虎争、龙眉凤目、龙跃凤鸣、龙蛇飞动、龙蛇混杂、龙盘虎踞、龙章凤姿、龙腾虎跃、龙潭虎穴、龙潭虎窟、龙蟠虎踞、龙骧虎步、望子成龙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潭虎穴 龙翔凤翥 龙盘虎踞 来龙去脉 攀龙附凤 群龙无首 车水马龙 龙腾虎跃 龙马精神 龙的传人 老态龙钟 叶公好龙 生龙活虎、龙精虎猛、龙驹凤雏、龙举云兴、龙楼凤阙、游云惊龙、鱼龙混杂、直捣黄龙

❷ 古印度的《五卷书》是世界最早的寓言童话故事集成吗

是的~~


《五卷书》

风靡世界逾千年之久的东方智慧

绝版近二十年

唯一中文全本季羡林译著

修身、齐家、治国法则 为人、处世、交友智慧,

古代印度皇室必读书 风靡世界逾千年之久

多达五十多个翻译语种 影响遍布全球

季羡林先生高度赞誉 首译中文全本

这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不同译本的《五卷书》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季羡林先生翻译的《五卷书》是唯一的中文全文译本。

世界上所有民族里产生寓言和童话最多的就是印度,现在流行世界各地的寓言和童话很少不是从印度传出来的。

而印度最有名的故事集便是《五卷书》,它被印度皇室作为政治和修身的课本,是一座智慧宝库。

《五卷书》分为《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失去》和《不思而行》等五卷,是印度皇子们的必读书,其中修身、齐家、治国法则,为人、处世、交友智慧,哲言警句俯拾皆是。

《五卷书》不仅用于教育印度王子们治国安邦之策,也因其趣味浓郁的内容获得普通人民的喜爱,并用于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2016年6月李安导演现身的上海电影节尤其引人关注,近日李安导演的精彩发言也刷爆朋友圈。从他的发言可以看出,李安导演是一位东方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电影人,谈到电影与文化,谈到电影对故事的探讨,他曾说:人为什么要寄托在一个故事性的结构里去寻找智慧?它的故事本身很重要,而印度教的故事是最棒的。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全部都输给它……我觉得里面都是宝藏。”

印度故事最经典的著作就是《五卷书》。非常巧合的是,终于拿到奥斯卡小金人的莱昂纳多主演的《荒野猎人》前半段,正是《五卷书》中的第一段故事的开篇。

很多人知道《圣经》是世界上翻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书,而仅次于《圣经》的书就是用梵文写成的寓言童话集《五卷书》。但是要说到《五卷书》的影响,季羡林先生说,恐怕连《圣经》都要屈居第二。

为何如此说呢?

首先它的出身不同凡响,据说是古印度的一个国王,有三个笨得要命的儿子,“对经书毫无兴趣,缺少智慧”,有一个“精通许多事论而享大名”的婆罗门,写下了《五卷书》,在六个月内教会了三个王子统治论。

因此《五卷书》是印度皇室的教科书。修身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交友,人生智慧无所不包,也因此流传于世,“被用来教育青年”。

其次《五卷书》的文学价值得到高度肯定。《五卷书》中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并在流布过程中经过文人学士的反复编纂修改,采用连串插入的叙述方式,骈散相间结合的行文,大量的谚语、格言的运用,使其呈现出一种宏大叙事的架构,并填充以丰富饱满的血肉,称得上一部文学经典之作。

但因其中文译本的稀缺性,《五卷书》并不为我们所熟知,不可不说是一大憾事。

重庆出版社的这次精装再版,不仅再现季羡林先生的完整译本,并附大量由巴列维文转译的阿拉伯文译本插图,朴拙可爱,颇具异域色彩,可谓弥补了这一大文化缺憾。

❸ 山西有哪些名人、名言、名胜古迹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其间高山峻岭,丘陵纵横,山环水绕,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景色。山西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旅游界因此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和新时期建设成就,共同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

自然旅游资源

山西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自然景观,其自然旅游资源之丰富位列全国前列,山西除了海洋、沙漠以外,几乎拥有所有的自然景观,而盐池、万年冰洞、火山群却是绝大部分省份所没有的。

名山大川: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最著名的有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全国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五镇之一的中镇霍山、保存有华北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的历山、太行山脉中奇绝险峻的太行大峡谷、王莽岭、黄崖洞,另有灵空山、石膏山、仙堂山、管涔山、庞泉沟等,山色不同,神态各异,分别以险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胜。有的可游览观赏,有的可避酷暑,有的可访古寻幽,有的可供瞻仰。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这些名山大川犹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形成多处风光宝地,成为山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洞石雄关:山西境内太行、吕梁、中条山中有多处石灰岩溶洞,如沁水白云洞、壶关紫团洞、盂县万花洞、玉华洞、太原天龙山溶洞、忻州禹王洞等,大都保存完好,洞体广阔,钟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有的已对外开放,供人游览。省内地貌奇特,各大名山处处可见奇峰怪石,如芦芽山山峰形似芦芽,直插云霄;平走冠山顶似冠首;五台山的中台顶巨石堆积,名为“龙翻石”、北武当山巨大的“风动石”、灵石县的“灵石”,殊为奇特。奇峰险壁间形成了娘子关、雁门关、偏关、宁武关、平型关等多处雄关险隘。

清泉湖泊:山西水资源缺乏,但天然湖泊遍布全省各地,历年来又建造了多处水库、人工湖泊,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上。山西泉源数以万计,分冷泉、温泉和矿泉三种。较大的冷泉有:朔州神头泉、五台般若泉、太原难老泉、清徐平泉、洪洞霍泉、临汾龙子祠泉等等;温泉有浑源汤头泉、忻州奇村泉、原平大营泉、定襄温泉、盂县温泉、夏县温泉、新绛温泉等。矿泉中以般若泉为代表。山西的天然湖泊有五台山北台顶天池、宁武天池、晋祠鱼沼、清徐东湖、平泉东湖、西湖、运城伍姓湖、盐池等;人工修建的水库有垣曲小浪底水库、万家寨引黄工程、磨滩拴驴泉水库、恒山水库、汾河水库、文峪河水库、浍河水库、漳河水库、漳泽水库等等,这些水资源已成为游览胜地。

激流瀑布:山西境内名气较大的瀑布有壶口瀑布、娘子关瀑布、王官谷瀑布、蟒河瀑布。壶口瀑布以壮阔著称,娘子关瀑布以秀美闻名。激流险滩在黄河中游多处可见,如壶口以下的龙槽激流、龙门“三激浪”,都使人感到雄伟壮观。

天气景象:山西气候季节性强,复杂多变,既有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又有开展多种温带旅游活动的条件,还可饱览奇特大气景观。五台山东台顶、历山舜王坪观“东海日出”可与泰山媲美,黄河孟门山“孟门月夜”景色迷人,五台山“宝光”堪称一绝。

珍稀生物:山西已建成12个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珍禽异兽深藏其中,褐马鸡、猕猴、娃娃鱼都是罕见的珍奇动物。

附:山西省风景名胜一览表

--------------------------------------------------------------------------------

人文旅游资源

山西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众多的古代建筑——宫观寺院、历代古塔、石窟造像、彩塑壁画、古城关隘、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传世珍宝及风情民俗、风味名食、烹饪技艺等文化遗产。“山西——中国古代艺术的博物馆”之称,已被国内外各界人士所认同。

寺庙宫观:山西现存古代建筑,其数量之多和历史、艺术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已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据统计,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为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其中唐代的有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和芮城广仁王庙等,五代的有平顺大云院、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等,宋、辽、金代的有近百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宋代的晋词圣母殿,高平游仙寺、崇明寺、开化寺、大雄宝殿,辽金的大同华严寺建筑群,大同善化寺,朔州崇福寺、应县净土寺正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晋城青莲寺大雄宝殿,长子崇庆寺万佛殿,汾阳太符观和文水武则天庙等。山西元代以后的古建筑保留更多。元代的永乐宫、广胜寺的建筑和壁画均为艺术珍品;北魏始建而重建于明代的悬空寺惊险奇特,中外独有;更有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建筑群,作为净土宗道场的玄中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平遥双林寺,全国武庙之首的解州关帝庙等,都是明清时期的艺术杰作。此外,孟县藏山庙、介休后土庙、绵山回銮寺、万荣飞云楼、秋风楼,灵空山圣寿寺,临汾尧庙等,均各有千秋,闪烁着历史和艺术的光华。

历代古塔:省内历代古塔多达280多座,其中以应县佛宫寺释达塔、五台山白塔、代县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永济普救寺莺莺塔最为著名。

石窟造像:据考察,山西境内规模较大的石窟有北朝时期19处,隋唐时期21处,宋代2处,元代2处,明代5处,加上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共51处。以全国三大石窟之一的大同云冈石窟为最,太原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长治羊头山石窟、平定开河寺石窟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城垣关隘:山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内外长城延伸到山西的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阳泉等八个地、市境内,约计3500公里。有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娘子关、偏关等重要关隘。山西古城垣较为完整的有平遥城和娘子关城,平遥城除城墙外,城内鼓楼、城隍庙、街坊、店铺、民居都保持着明、清形制与风貌。

古代壁画:山西古建筑众多且大部分属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而这些寺观,又几乎全有壁画。据统计,山西寺观壁画,现仍有两万七千平方米之多。其中唐代壁画三十二平方米,五代壁画二十多平方米,辽代壁画十五平方米,宋代壁画八十六平方米,金代壁画四百四十多平方米,元代壁画一千四百三十多平方米,明代壁画二千三百多平方米,清代壁画二千九百一十多平方米。在这些壁画中,以芮城境内的永乐宫元代壁画称最。这些的殿宇全是元代建筑,各殿内墙面和拱眼壁上,满绘壁画,总面积以单面计算,达一百多平方米。

古代彩塑:山西现有古代彩塑近一万三千尊。其中唐代八十二尊,最有名的有五台山南禅寺彩塑,佛光寺彩塑;晋城古青莲寺彩塑等;五代时期十一尊,最有名的是平遥镇国寺彩塑;宋、辽、金时期三百九十四等,最有名的是大同华严寺辽塑、太原晋祠、长子法兴寺、晋城二仙观宋塑、朔县崇福寺、五台佛光寺文殊殿金塑等;元代三百八十六尊,最有名的是晋城玉皇庙二十八宿彩塑;明代五千八百七十八尊,最有名的是平遥双林寺彩塑和隰县小西天彩塑;清代彩塑,山西有六千余尊。

古文化遗址:山西发掘出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多处。属于旧、新石器时代的有芮城西侯度遗址及合河遗址、襄汾丁村遗址、沁水下川遗址等,夏代以后的重要古遗址和墓葬有太原罗城春秋墓、侯马晋国古都遗址、朔州汉墓群、高平长平之战遗址、晋阳古城遗址等。文物、考古部门从这些古遗址古墓葬中发掘出大量钱币、陶器、石器、木器等珍贵文物,并不断有新的发现。

革命历史纪念地:近、现代的人民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给山西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故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武乡县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武乡王家峪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平型关战役旧址、五台县松岩口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刘胡兰烈士纪念馆等,其它还有黄崖洞保卫战故址、左权将军牺牲纪念地、抗日华侨女英雄李林纪念馆、长治太行太岳烈士陵园、毛泽东故居等,它们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记录了如火如茶的革命斗争史绩。

附:山西省历史名胜一览表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市:古称平城,北魏前期国都,辽、金时为陪都,称西京。素为晋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物古迹甚多,有公元453——495年(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以及上下华严寺、普化寺、九龙壁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县:平遥,从古城内发现的仰韶彩陶文化证明,远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在此生息。春秋时为晋国中都邑,汉为京陵县。北魏时平陶县治,因避讳太武帝名而改平遥县。平遥城内文物遗址甚多。现存的古城墙,是我国仅存的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始建于西周,明洪武三年扩建,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城内街巷、居民宅院富有民族特色,以及明代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城外双林寺、镇国寺以其精美的彩塑闻名中外。

代县:古州代县是晋北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之重镇,名胜古迹有雁门关、边靖楼、阿育王塔、杨家祠堂、赵杲观等。历史上陈子昂、李白、王昌龄、王维、李贺,范仲淹、元好问等都曾留下关于代县名胜古迹的传世之作。此外,代县拙中见巧的剪纸艺术,栩栩如生的面塑制作,精美艳丽的刺绣工艺等民间文化艺术无不光彩夺目,尤其是民间绘画更为人们所惊叹。

祁县:晋中宝地,早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定居。现祁县县城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祁县名人辈出,有祁黄羊、王允、温峤、温庭筠、戴廷式等。闻名中外的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是清末民初的民居精品。祁县古城满街的古老店铺和寺庙,满城的砖雕石刻,油漆彩绘,古色古香。古籍藏书,历史文物,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祁县秧歌源远流长,元宵社火喜闻乐见,腊塑、面塑、剪纸维妙维肖,都充分体现了古老的黄河文化在祁县的深厚积沉。

新绛县:晋南商城,自北魏始设州置郡,是山西南部有名的古城和商贾之地,集隋、唐、宋、元、明、清文物于一城,主要有绛守居园池、绛州大堂、龙兴寺内室塔等。保存完好的《绛帖》,系全国四大名帖之一。此外还有绛州鼓楼、钟楼、乐楼、稷益庙壁画。新绛人杰地灵,荀子、王之涣、高克明、李毓秀等也都诞生在这里。

--------------------------------------------------------------------------------

民情风俗旅游资源

太谷、祁县、临汾、阳城、晋城、浑源、朔州、襄汾、定襄等地保存有大量明清时代的民居建筑物。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定襄民俗博物馆集中反映了晋南、晋中、忻州地区民间传统的岁时风俗、婚丧嫁娶、礼仪风俗、民间工艺和农业生产、文化娱乐活动等典型北方民俗风情。详细内容参见本站山西民俗

名特产品、风味小吃:杏花村汾酒、山西面食、平遥推光漆器、新绛云雕、漆刻器、大同铜器等产品,具有悠久历史,闻名海内外。

民歌艺术:山西,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就有很大的成就,《诗经》中“唐风”、“魏风”包括《伐檀》、《硕鼠》都是山西民歌。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它自己的民歌。据有关方面统计,现在已经收集起来的民歌达两万余首。山西的民歌不仅多,而且地方色彩十分鲜明。山西各地的民歌,在艺术风格上是很不相同的。河曲、保德、偏关一带的民歌,音调高亢,音行跳跃性大,因此听起来颇有塞上高原的那种特有的辽阔、雄浑之感,而且抒情憨直、泼辣,朴素明快之中,又洋溢着诙谐、缠绵之美。忻州、定襄民歌,大同、阳高、朔县民歌,比起河曲民歌来,又各有其特色。左权民歌自成脉系,清新、柔媚。其中有不少“三拍子”情歌,这是其他民歌中所没有的。祁县、太谷民歌,还有寿阳、太原民歌,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较为灵活、自由、富于变化。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板,乡土习俗气味较重。沁源县的民歌善于抒发当地农民在现实生活中的热烈感情,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民间舞蹈:许多专家们又称山西为“民间舞蹈之乡”。据唐人苏鹗著《苏氏演义》载,远在先秦,太原地区就有以“战蚩尤”为内容的较为优美的舞蹈流行于民间了。在运城侯村发掘的汉墓中,也曾发现过刻有男女舞伎相对起舞的“百戏楼”模型。在山西其他地方发掘的唐代古墓中,还有好些神姿俱佳的舞童形象。山西的民间舞蹈种类很多,到现在为止,大约还保留着二百余种。如:“鼓类舞”就有“花鼓”、“转身鼓”、“花庆鼓”、“扇鼓”、“五虎爬山”、“穿箱锣鼓”、“腰鼓”、“口含花鼓”、“牙鼓”等近二十多种。山西“花鼓”,形式多样,分高鼓(鼓挂胸前)、低鼓(鼓挂腰间)、多鼓(腰、胸、肩各挂一鼓)等。山西“花鼓舞”以运城、临汾地区为盛。如万荣县十七个乡就有十三个乡有花鼓舞队。有的镇上每条街都有一垛花鼓,因而被称为“花鼓之乡”。山西的“秧歌舞”遍及三晋。大体可分为北路的“踢鼓子秧歌舞”、“汾孝地秧歌舞”、“原平风秧歌舞”、“左权小花戏舞”、“侯马白店秧歌舞”、“临汾伞秧歌舞’等几种类型。此外,还有“狮子舞”、“龙舞”、“高跷”、“旱船”、“背棍”、“抬阁”、“吹弹歌舞”以及各式各样的“灯舞”等等。山西的民间舞蹈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反映社会生活蕴含深厚,抒发感情细腻逼真,而且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十分默契。二是戏剧性较强。不管那种舞蹈,都穿的是戏剧服装,脸谱化妆,也均系戏剧式的。在表演内容上也多有借助戏剧剧情的。三是戏、歌、舞相杂,如河曲的《二人台》,既是民歌又是民舞。还有的是杂技、舞蹈、戏剧的统一。如“高跷”、“旱船”、“狮子舞”、“龙舞”、“背棍”、“铁棍”等等。

民间音乐:山西,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遗产和得天独厚的民间音乐发展土壤。比如中华民族音乐唯一有史料记载的一位最早、最有名的音乐家师旷,就是山西洪洞人。他是春秋时期晋国乐师,我国古代《阳春》、《白雪》等名曲就出自他手。山西珍贵的“古典乐曲”很多,至今仍有不少在民间流传。现在我们看到的山西民间乐器,也大都是自古传下来的。这些乐器,以丝竹为主,如笙、管、笛、胡琴、板胡、三弦、唢呐、琵琶、筝、巴乌、各种鼓器、铙、钹、锣、镲等,山西的民间乐曲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由各地吹鼓手班子演奏的“鼓吹器乐曲”,山西的鼓吹乐遍及全省,而以忻州和晋中地区的规模最大、最有名。如原平、繁峙、代县一带的《大得胜》及《八大套》等。一类是由各地群众闹红火时用多种乐器演奏的曲调,最有名的是长治的“八音会”和洪洞的“威风锣鼓”等。一类是由僧道流传下来的“庙堂音乐”或僧道杂乐。最有影响的要数五台山僧人演奏的庙堂音乐了。山西的民间器乐艺术,往往与说唱艺术结合在一起。象“潞安鼓书”、“襄垣鼓书”、“晋北道情”、“永济道情”、“阳城道情”、“翼城琴书”、“武乡琴书”等,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戏曲艺术: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汉代,山西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多种土戏,这些土戏在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型。后经泽州(今晋城)说唱艺人孔三传把单宫调改为诸宫调,就把山西实际也是全国的戏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而山西,不仅“名伶辈出”,同时还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仅以元代戏台而论,目前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上都在山西晋南。如临汾魏村牛王庙至元二十年建的“乐亭”,临汾东关村至元五年建的戏台,翼城武池村乔泽庙至元九年建的乐楼等等。到了明代,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又大胆地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把胡琴、锣鼓、唢呐等吸收入戏曲,特别是出于换板式的需要而加了一付枣木梆子,这样就在山西境内出现了“蒲州梆子”戏。后由蒲州梆子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及风俗人情相结合,就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此外,山西的戏曲剧种繁多,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山西就有五十四个,占到六分之一。山西的职业剧团现在有二百多个,从业人员达一万五千人。在五十四个剧种中,中路梆子博采众长,再加上地理、历史等原因,逐渐发展为山西的代表戏曲,所以人们又称中路梆子为“山西梆子”和“晋剧”。

剪纸艺术:山西的剪纸艺术,从风格上说,基本上分为粗犷、质朴的单色剪纸和婉约柔丽的彩色点染刻纸两大类。前者遍布晋南、晋东南、晋中、晋西北,后者集中于雁北一带,其中尤以广灵称最。在山西的民间剪纸中,有不少纹样,是用谐音手法设计的。如用“鸡”、“馨”、“如意”的形象表示“吉祥如意”;用“莲”、“鱼”形象表示“连年有余”;用“莲花”、“桂花”等形象表示“连生贵子”等。还有的纹样是传说中的象征物表示的,如“鹿”、“鹤”表示长寿,用“龙”、“凤”组在一起表示婚喜,即“龙凤呈祥”。在大量的剪纸作品中,可以看出以“龙”、“蛇”、“鱼”、“蛙”为内容的纹样最多,这正是以龙蛇为图腾的华夏民族文化的最大特征。山西民间剪纸不仅写实生动,而且艺术想象力极为丰富。山西的民间剪纸还和各地群众的各种民俗活动,包括一年四季的传统节日、礼俗及生、婚、寿、丧等紧紧相连。

皮影艺术:山西的皮影艺术,早在我国宋代就广为传播。皮影多以牛皮为料雕镂而成,造型极为丰富,从天上到地下,从人物到走兽飞禽无所不有。皮影以平面曲线构图,人物全为正侧面形,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俱全,与戏剧脸谱、服饰相似。表演时挑签人以三根小棍操纵皮影人物的身躯及四肢,借助灯光把影像投射在“纸窗”或“沙窗”上,看起来别有一番风趣。

年画艺术:山西的木版年画,始于宋、金时代。其中晋南木版年画,与河北武强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山西的木版年画,内容上多为吉祥喜庆,常见的形式有灯画、中堂画、条屏、贡笺、窗画、门画、灶龛画、影壁画、门头画、桌裙画等多种。山西的木版年画,构图饱满,色泽明快,线条简练,格调粗犷,而且装饰性很强。

--------------------------------------------------------------------------------

山西旅游现状

在前几年的一次全国性旅游资源综合测评中,山西出人意料地排名第一,但目前山西全省的旅游业收入处于全国末流,主要原因一是开发力度不够,这与山西省目前的整体经济状况是分不开的;二是缺少宣传,这主要是政府部门不够重视以及观念落后的缘故。另外,山西旅游资源自身还有一些弱点也制约着山西旅游业的发展。一、山西景点以历史名胜为主。这就决定了对此感兴趣的往往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游客,而他们只占游客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其中许多人都属于参观、访问、考察而不是自费旅游。二、景点分散、交通不便。山西特殊的地形使得旅游成为一件较为艰苦的磨练,道路条件和客运经济的落后使得大部分山西景点只适于自驾车或随团旅游而不方便自助旅行,笔者在自助旅行过程中对此深有感触。三、自然环境恶劣。山西本身就多风沙、多煤尘,而工业污染更是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外地游客极为失望。

山西旅游资源分布,按行政区划可分为太原、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阳泉、运城、临汾、长治、晋城十一个地市,按旅游线路、景点的分布来划分,则没有统一的标准,出现过多种划分形式,本站作如下划分:

一、大同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大同市的云岗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浑源县的恒山、悬空寺,应县的木塔、代县的雁门关、杨忠武祠、边靖楼、赵杲观等。

二、五台旅游区。主要景点为五台山寺庙群、五台山自然风光。

三、壶口旅游区。主要景点为壶口瀑布及沿线广胜寺、尧庙、大槐树、苏三监狱等。

四、晋中旅游区。主要景点为太原市的晋祠,平遥县的平遥古城、双林寺,灵石县的王家大院、绵山,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县的曹家大院等。

五、运城旅游区。主要景点有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帝庙、盐池、普救寺、黄河铁牛、永乐宫、飞云楼、秋风楼、五老峰、王官谷、小浪底等。

六、太行旅游区。即长治、晋城两市旅游区,主要景点有沁水县的历山、柳氏民居,阳城县的蟒河、皇城相府、磨滩,壶关县的太行大峡谷,黎城县的黄崖洞,陵川县的王莽岭、锡崖沟、武家弯等。

七、其它旅游景点。主要有芦芽山、庞泉沟、娘子关、灵空山等景点。

山西的旅游景点众多,大体可分为五大类。

一、传统王牌景点。这些景点久负盛名,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为山西旅游业的王牌,主要包括: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五台山、晋祠。

二、新兴王牌名胜。这些景点虽然驰名全国,但其实大多都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开发并走向全国的,主要包括:壶口瀑布、平遥古城、双林寺、王家大院、乔家大院。

三、传统优秀景点。这些景点长期以来均为旅游名胜,有许多方面并不次于前两类景点,但由于多种原因制约,它们在全国的影响力还不大,主要包括:广胜寺、尧庙、大槐树、苏三监狱、关帝庙、普救寺、黄河铁牛、永乐宫、恒山、娘子关、庞泉沟等。

四、新兴优秀景点。这些景点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开发和宣传,成为省内旅游热点,主要包括绵山、芦芽山、禹王洞、忻州温泉、皇城相府、太行大峡谷等。

五、正在开发或准备开发的景点。这些景点风光秀丽,但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正处于开发状态或尚未开发,主要包括历山、柳氏民居、五老峰、蟒河、磨滩、小浪底、灵空山、王莽岭、锡崖沟、武家弯等。

❹ 生肖虎有什么文化象征意义

?《晋书·王济传》说:王恺以帝舅者豪,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日行八百里的牛,为什么叫做驳呢?原来《山海经·西山经》说: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司马相如《子虚赋》说:楚王乃驾驯驳之驷,乘雕玉之舆。《管子》里有一个故事,说齐桓公骑马在郊外奔驰,有只老虎看到,吓得大惊失色,趴在地上动也不敢动。齐桓公觉得不可思议,便问管子老虎为什么会怕他?管子说,那一定是只毛色驳杂的马,老虎误以为是驳,驳吃老虎,所以怕得要死。明代刘基写的《郁离子》一书中,也有一个和老虎有关的故事,不过,这只老虎是假的。故事说有一个楚人,深受狐狸之害,怎么捉也捉不到它,有人建议他做一只假老虎放在窗前,因为虎是猛兽,何动物都怕。此法果然有效,狐狸一看见老虎,惊叫倒地,手到擒来。后来野猪为害,他也用这个方法来吓跑野猪。他以为只要披上虎皮,什么动物都怕他了,便得意起来。但是此时他家外面的野地却出现一只驳,他便披上虎皮去驱赶,结果被驳吃掉。
《张鱼舟》:唐建中初,青州北海县北有秦始皇望海台,台之侧有别浕泊,泊边有取鱼人张鱼舟结草庵止其中。常有一虎夜突入庵中,值鱼舟方睡,至欲晓,鱼舟乃觉有人。初不知是虎,至明方见之。鱼舟惊惧,伏不敢动。虎徐以足扪鱼舟,鱼舟心疑有故,因起坐。虎举前左足示鱼舟,鱼舟视之,见掌有刺可长五六寸,乃为除之。虎跃然出庵,若拜伏之状,因以身劘鱼舟。良久,回顾而去。至夜半,忽闻庵前坠一大物。鱼舟走出,见一野豕腯甚,几三百斤。在庵前,见鱼舟,复以身劘之。良久而去。自后每夜送物来,或豕或鹿。村人以为妖,送县。鱼舟陈始末,县使吏随而伺之。至二更,又送麋来,县遂释其罪。鱼舟为虎设一百一斋功德。其夜,又衔绢一匹而来。一日,其庵忽被虎拆之,意者不欲鱼舟居此。鱼舟知意,遂别卜居焉。自后虎亦不复来。(出《广异记》)
《李大可》:宗正卿李大可尝至沧州。州之饶安县有人野行,为虎所逐。既及,伸其左足示之,有大竹刺,贯其臂。虎俯伏贴耳,若请去之者。其人为拔之,虎甚悦,宛转摇尾,随其人至家乃去。是夜,投一鹿于庭。如此岁余,投野豕獐鹿,月月不绝。或野外逢之,则随行。其人家渐丰,因洁其衣服,虎后见改服,不识,遂齿杀之。家人收葬讫,虎复来其家。母骂之曰:吾子为汝去刺,不知报德,反见杀伤。今更来吾舍,岂不愧乎?虎羞惭而出。然数日常旁其家,既不见其人,知其误杀,乃号呼甚悲,因入至庭前,奋跃拆脊而死。见者咸异之。
《述异记》:虎千年,则牙蜕而角生。又姓。《广韵》:汉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后。又州名,唐有虎州,后避太祖讳攺武州。又滩名。从古至今,虎都被誉为百兽之王,是勇猛与力量的象征。中国人崇敬猛虎的威风八面,很早就形成了对虎图腾的崇拜。早在仰韶文化时代,龙虎图案便代表了力量与尊贵。
中国人将勇猛的战将称为虎将,三国时代的关、张、赵、马、黄合称五虎上将,乃至其后代被称为将门虎子;帝王调兵的信物叫做虎符,以体现军力与威势;而《三十六计》中的调虎离山计,《孙子兵法》中的坐山观虎斗,无不体现着虎在战争中的特殊地位。
谚语,有人说它是智慧的花朵。以十二生肖为内容的谚语数量众多,流传广泛,是广大群众所创造并喜闻乐见的富有气息和情趣的语言表达形式。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牛不喝水不能强摁头、兔子不吃窝边草等等。与老虎有关的谚语也十分丰富,这些谚语有的反映了虎的性格特征勇猛、威武、凶暴以至使人望而生畏,不敢亲近,就如同在帝王或者权威的面前。如封建社会中那些当官的,无论是生活在帝王身边的文臣武将,还是那些达官显贵的下属,凡事总得谨小慎微,服从上级和帝王的意志,必须视帝王国君和达官显贵的眼色并迎合其好恶行事,否则一不小心,一思之念,一句之言都会触怒他们,轻者有牢狱之灾,重者就会招致镣之祸,乃至斩首示众,诛夷九族。在官场或民间就流行着反映上述心态的谚语:伴君如伴虎、老虎门下官难做之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它的表层语意并不深秋,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进入老虎居住的洞穴,就无法得到你想得到的小老虎。但是,这条谚语由比喻而出来的的主旨却十分深刻,它告诉人们,你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达到某种目的,如果不冒风险,不以艰苦的努力与实践,就不能取得成功和胜利,就不能如愿以偿,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条谚语在民间或者是上层流传都十分广泛,其典出于《东观汉记·一六·班超传》原本作不探虎穴,不得虎子。这个典故是说:班超带领汉军去攻打在边境经常进犯匈奴,久而久之,将士都有些厌战情绪。
一次,班超与将士三十六人在一起饮酒,个个喝得面红耳赤,情绪高涨勃发,兴味盎然。于是班超就乘着酒兴,面对将士的厌战,愤怒地激励将士道:不探虎穴,不得虎子。现在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乘着漆黑之夜,以火攻去袭击匈奴的兵营。这样,不仅可以使匈奴不知我军的兵力到底有多少,而且攻其不备,一定会使匈奴之军在不备而战之中惊恐万状,措手不及,他们就会被我威武之师,消灭得干干尽尽!这个典故历经演变,深入民间,成为人民大众的口头禅,妇孺皆知,童叟均晓。
这条近乎格言或警语式的谚语,还有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吕蒙传》);但后世用得最多的还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的从正面说,也写作入虎穴而得虎子;最后浓缩为成语虎穴得子。由此可见,与虎有关的任何一条谚语,从其创造或演变的过程来看,不知凝聚了人民大众中多少的智慧与心血,它是一语言矿山中提炼出来一克镭,也是语言中的精化或者精萃。

热点内容
乱渊之欲txt下载 发布:2024-04-27 10:29:53 浏览:849
小学生摘抄句子 发布:2024-04-27 10:23:44 浏览:210
课堂总结短句 发布:2024-04-27 10:23:36 浏览:195
现代的英雄故事 发布:2024-04-27 10:22:53 浏览:265
雨后小故事健康网 发布:2024-04-27 09:54:42 浏览:75
形容不知悔改的句子 发布:2024-04-27 09:52:08 浏览:534
alexis crystal 影片 发布:2024-04-27 09:44:11 浏览:463
形容感恩的词语 发布:2024-04-27 09:31:58 浏览:246
韩国有部电影男的本来性无能,哥哥很厉害 发布:2024-04-27 09:00:28 浏览:201
古代台湾理论片 发布:2024-04-27 08:45:40 浏览: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