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的诗句
『壹』 桃李满天下的意思是什么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桃李满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这一句是版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赞誉权教师的名言,赞美教师几十年教学生涯培育的学生遍布天下, 方方面面。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原文: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译文: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1)桃李满天下的诗句扩展阅读:
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
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贰』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老师的教诲如春风般温暖,老师的恩情如大海般深沉,老师的学生遍布天下,老师的恩情像春日的光辉洒遍四方。
其中桃李满天下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
内容:“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解释:“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一般用于:赞扬老师感谢老师的,这首诗赞美了老师授予的知识和对学生的教育,赞美老师的贡献巨大,培养的人才遍布天下,赞美老师的关爱就像春日的光辉般温暖。
(2)桃李满天下的诗句扩展阅读:
桃李满天下的成语由来:
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借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腾出两间空房作为教室,子质所收的学生不分贫富,只要愿学的都可以拜他为师,一视同仁。
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当先生(老师)的就以“桃李”代称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
『叁』 “桃李满天下”出自哪首诗原诗是什么
出自唐代白居来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自花》,原诗全文如下: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话文意思是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3)桃李满天下的诗句扩展阅读
“桃李满天下”也作“桃李遍天下”,桃李指桃树和李树,用以比喻所栽培的学生或所举荐提拔的人才,也喻人的青春年少;满天下,极言施惠之广,俗言到处都有。
除唐代白居易所作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外,明代焦竑《玉堂丛语.荐举》也曾经引用:“杨一清于时政最称为通练,而性阔大,不甚修边幅,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朝有所知,夕即登荐,是以桃李遍天下。”
现代小说家姚雪垠所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二卷三二章也曾提及:“他想黄叶二人都是有名的朝臣,而黄更是当代大儒,海内人望,不惟桃李满天下,而且不少故旧门生身居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