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诗歌
① 腊月古诗词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年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评分:55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讲席...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年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评分:55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讲席...
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腊月连日降雪见示之作
年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评分:55
长沙耆旧拜旌麾,喜见江潭积雪时。柳絮三冬先北地,梅花一夜遍南枝。初开窗阁寒光满,欲掩军城暮色迟。闾里...
水调歌头(腊月二十一日可远堂索赋)
年代:宋代 作者:刘辰翁 评分:55
落日半亭榭,山影没壶中。苍然欲不可极,迢递未归鸿。锦织家人何在,春寄故人不到,寂寞听疏钟。木末见江去...
庚子腊月五日
年代:唐代 作者:司空图 评分:55
复道朝延火,严城夜涨尘。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禁漏虚传点,妖星不振辰。何当回万乘,重睹玉京春。
戊寅腊月二十日空坑败被执于今二周年矣感怀
年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评分:55
横磨十万坐无谋,回首蹉跎海上州。大傅只图和药了,将军便谓斫头休。乾坤颠倒真千劫,身世留连复一周。一死...
平江腊月廿五夜作
年代:宋代 作者:陈藻 评分:55
昨日宰猪家祭灶,今宵洗豆俗为糜。燔柴夹水明如昼,截竹当阶爆御魑。故国赛还新岁愿,老翁回忆幼年时。才高...
腊月十八日呈子京
年代:宋代 作者:郑侠 评分:55
岁去如奔马,残日十有三。侄为当嫁女,甥是未婚男。丛然猥俗并,殊非力所堪。嗟予本支离,尘事素不能。东床...
腊月二十二夜漏下数刻小饮径醉坐小合睡傍无
年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评分:55
退之落齿感慨,子春伤足悲哀。遗体有所受也,败面岂不痛哉。
腊月廿三日饮德卿宅用涯翁斋居联句韵
年代:明代 作者:顾清 评分:55
良游集南园,秉烛向深夜。盟寻旧雨余,坐想重茵藉。墙阴有残雪,邻酒友索价。西瞻太行峰,皓白欺二华。兹惟...
② 宋,陆游《腊月》这首诗的意思
陆游的《腊月》。
今冬少霜雪,腊月厌重裘。
渐动园林兴,顿宽薪炭忧。回
山陂泉脉活,村市柳枝答柔。
春饼吾何患,嘉蔬日可求。
这首诗清新通俗,陆游口语一般勾勒了一幅画面:今年冬天很少霜雪,虽是腊月里面厚皮毛衣已经不用穿了,心中产生了游览园林的兴致,和暖的天气中木炭之需已不迫切,山坡上泉水逐渐涌动,乡村里柳枝柔软。不用担心做春饼的配料了,因为新鲜好蔬菜每天都有。陆游此诗,娓娓道来,像是拉家常一样在诉说着对腊月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③ 关于腊月的古诗
以下就是:
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这是清代文人蔡云描写腊月二十四扫尘的风俗;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这是晚清诗人罗昭隐描写祭灶的风俗;
“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一夜腊寒随漏尽,十分春色破朝来。”这是宋代诗人朱淑真描写除夕守岁的风俗.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满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 喧逐似火攻。”这是元代诗人赵孟 描写“岁旦”燃放爆竹焰火于庭前的风俗。
杨巨元的“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
孙一元的“元日狂歌倒竹樽,东风昨夜到柴门”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陆游),
春来更有好花枝”(陈献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