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句歌词 » 诗歌的源头是

诗歌的源头是

发布时间: 2023-08-24 16:48:07

Ⅰ 古代中国的诗歌历史的发展源头是什么

古代中国的诗歌历史发展的源头就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源头,它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不仅如此还有六篇有题目没有内容,也就是说有目无辞,被称为笙诗六篇,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社会面貌,刚开始的时候被称为《诗》或者是《诗三百》。

我国古代的诗歌一直在慢慢的发展,从《诗经》然后发展到《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诗体句子长短不齐,最多是以六言和七言为主,接着到了《汉赋》,乐府债刚开始的时候指的是汉朝的音乐机关,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来收集一些歌词来训练乐工,然后是《唐诗》,《宋词》,《唐诗》《宋词》是我们接触最多的,小的时候就学习唐诗300首,然后一些的课本里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唐诗》《宋词》,最后是《元曲》,《元曲》是在元代独领风骚的一种文学样式,而我们通常说的《元曲》包括着散曲和剧曲。

Ⅱ 诗的来历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

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这便是诗的起源。它源于宗教。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

原始人一面劳动,一面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和振奋精神,协调动作。渐渐这种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声,发展成为模仿劳动本身的声音和表达劳动者本身感情诗歌。

(2)诗歌的源头是扩展阅读:

古时候,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

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诗经》是入乐歌唱的,严格地说它是歌,正因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汉代产生的“乐府”,也是合于乐可以唱歌的诗。最初它并不是诗歌,而是由汉武帝开始创立的音乐机关。乐就是音乐,府就是官府。汉武帝建立这样专司音乐的官府。

制定乐谱、搜集歌词。到了魏晋六朝时就将乐府所唱的诗,简称为“乐府”,从此“乐府”就由一个机关名称变为诗体的名称,而且是唱出来的。

到了唐代,形成了近体诗,也就是我们所学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这种诗很讲究韵律。律是指语言运用有严格的规定。韵是韵脚,指诗句尾字主要韵母带发音相同或相近的音节。

因此它形成了一种音乐美。唐代还形成了另一种文体——词。它是合乐歌唱的。后来盛行于宋代,发展到元代成了散曲。它是一种新体诗,每个配乐唱歌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格律要求,有曲牌名。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诗出现了。自由诗不好谱曲,所以诗与音乐的关系就逐渐疏远了。但是一些优秀作品还是讲究音乐美。因为新诗虽然没有严密的格式,但是有节奏。

有丰富的感情和联想,语言简洁精炼,读起来就像唱歌一样。由此看来,不管是古体诗、近体诗还是新诗,都与歌有着密切的关系。诗和歌就是这样不可分。

Ⅲ 诗歌的源头是什么

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诗经〉〉又分为“风.雅.颂”,“风专”为“国风”属主要是表现百姓生活,是写实的,“颂”收录的是宫廷里的乐府曲,〈〈诗经〉〉有三种表现手法为“赋.比.兴”,代表作有〈〈雎鸠〉〉〈〈卫风氓〉〉等,后期代表人物有杜甫等。 浪漫主义的源头是〈〈楚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屈原的〈〈离骚〉〉,后期代表人物有李白等。

Ⅳ 中国诗歌的两个源头个是什么

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是《诗经》。

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是《离骚》。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离骚》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4)诗歌的源头是扩展阅读:

两者的一些影响:

1、诗经

《诗经》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有形的历史阶段——四言诗,且这种体式影响波及了后世各代的诗歌创作,后代的五、七言诗,尤其五言诗,是在它基础上的突破与扩展。

《诗经》在创作上首开了写真的艺术风格——以其朴素、真切、生动的语言,逼真地刻画和表现了事物、人物及社会的特征,艺术地再现了社会的本质,为后世文学创作(尤其诗歌创作)提供了艺术写真的楷模与借鉴范式。

2、楚辞

《楚辞》是公认的与《诗经》并峙的一座诗的丰碑,它创造了新的诗体,对诗歌对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楚辞》开创性地打破了《诗经》四言为主,重章叠韵的体式;其次,《楚辞》丰富了诗歌的题材,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如招隐诗、游仙诗等。

《楚辞》虽然是韵文,但它对散文的作用也很明显。首先,它具备散文因素,如句式上长短不齐,有散文化倾向;如它结构抒发胸臆,辞章安排与散文通;如内涵上既可抒情又可言志,可论说也可质疑,与散文相接等。

热点内容
红叶故事下载 发布:2024-12-28 12:02:02 浏览:943
结婚用成语 发布:2024-12-28 11:47:38 浏览:152
马的成语大全成语大全 发布:2024-12-28 11:30:04 浏览:96
面什么红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11:18:34 浏览: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发布:2024-12-28 10:10:20 浏览:450
耒阳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7:14 浏览:381
一个老兵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1:42 浏览:675
狼羊成语 发布:2024-12-28 09:53:02 浏览:438
关于形象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09:53:00 浏览:601
勇有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09:43:20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