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字的故事
“一字师”的典故,源于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亦见于宋人陶兵的《五代史补》及宋人魏庆之的《诗人玉屑》。他们记载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唐代诗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尤其《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因此,人们称他为“郑鹧鸪”。他的朋友齐已是个和尚,也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已带了自己写好的一首《早梅》诗前去请教郑谷,当郑谷看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妥,经过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改来改去还觉不形象,最后认为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能体现出梅花的早开来。齐已听了以后非常佩服郑谷的匠心独运,深深地向郑谷表示谢意。当时写诗作文的人,都佩服郑谷把齐已的诗只改换了一个字,就使整首诗显得确切生动,于是“人以郑谷为一字师”。后来,人们就用“一字师”指代那些为人改正一个字而使全篇文章生辉者,后也泛指诗文的改正者。
且不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这类佳话多得数不胜数,就是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这类“一字师”的故事也是很多的。
20 世纪30 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写了一首赞扬某小学的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有个才八九岁的女学生却提出:“既然大孩能自动,难道小孩就不能自动吗?大孩能教小孩,小孩就不能教大孩吗?我看应该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陶行知惊喜不已,当即把诗中“大”字改为 “小”字。事后,陶行知逢人便夸:“这个小孩可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
1942 年,郭沫若同志的话剧《屈原》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山城重庆公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郭老并不满足,他精益求精,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剧本。一次,他在后台和扮演婵娟的张瑞芳谈到第五幕第一场婵娟斥责宋玉的一段台词——“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总觉得这句话不够味,打算在“没有骨气的”下边再加上“无耻的”三个字。当时扮演钓者的张逸先正在旁边化妆,他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那就够味了。”郭老听了大受启发,以为改得非常恰当。他不仅照改了,而且还认真地思考了一下,两种句子为什么会有那样强弱的不同。他终于弄明白了:“你是什么”只是单独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有时或许是“不是”。而“你这什么”却是坚决的判断。郭老由此得到启示,在后来写作《水牛赞》时,也有意识地应用这种句式,收到了增强语势的效果。郭老对此铭记在心。同年五月,他在《瓦石札记》中专列一则,详叙了这件事,标题就是“一字之师”。
20 世纪 50 年代,诗人公刘写了一首题为《 五月一日 的夜晚》的诗,诗的最后写道:“整个世界站在阳台上观看,中国在笑!中国在跳舞!中国在狂欢!”公刘寄给《人民文学》杂志的原稿中用了“跳舞”两字,而发表时,负责编辑工作的诗人吕剑删去了其中的“跳”字。这样,既使文字明快,又圆合、丰富了诗意。公刘就把吕剑称为“一字师”。
作家周立波写成《山乡巨变》后,就请当时深入生活所在地乡党委书记陈清亮帮助修改。陈清亮这下真的动了笔,他将文中“今年的丰收,硬是坛子里做乌龟——十拿九稳”一句中的“做”字,改为“捉”字。周立波看后,十分佩服地对陈清亮说:“你就是我的‘一字之师’嘛。‘做’乌龟,岂不笑话?应该是‘捉’。”《山乡巨变》一书的初版印好以后,周立波特地送给陈清亮一套,一再请这位“一字之师”帮着修改。
吴玉章在延安时期被毛泽东称为“五老”之一。 1958 年,《红旗飘飘》丛书准备发表吴玉章老人1942 年7 月写的《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这首诗,吴玉章翻出旧作整理时,在他身边工作的一个小青年向他请教诗中的这两句:纵横百余里,“回乱”成荒地。吴玉章说,南泥湾的物产很丰富,是回民居住的地方,可是由于清政府的残酷统治,回民起来造反了。清兵镇压,把当地居民杀光,南泥湾从此荒无人烟了。小青年听懂了,过了一会儿说:“吴老,我觉得‘回乱’两个字不大妥当。”他的理由是:回民造反,是统治阶级逼出来的,“回乱”两个字虽然加了引号,仍然会被误解成回民应承担良田变成荒地的责任。吴玉章听了,非常赞同他说:“对,对!提得好。”于是,将这两句改成:纵横百余里,剿回成荒地。吴玉章说,这小同志就是我的“一字师”。
毛泽东不仅是我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作品,雄浑磅礴,气势非凡,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毛泽东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又具有乐于接受来自各方面批评意见的谦虚态度。与他有关的“一字师”的故事,流传很多。
1952 年元旦,原东北大学历史系教师罗元贞看到毛泽东的《长征》诗中,出现了两个“浪”字——“五岭逶迤腾细浪”,“金沙水浪云崖暖”,认为这是历来诗家所忌讳的。于是,他便借向毛泽东写贺年信的机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建议将“金沙水浪”改为“金沙水拍”。毛泽东对此意见欣然接受,并回信表示感谢,还称罗元贞是他的“一字之师”。
1957 年,毛泽东邀请诗人臧克家谈诗。臧克家提到毛泽东的词《念奴娇·雪》,问道:“‘原驰腊象"的’腊"怎么讲?”毛泽东和蔼地反问道:“你看应该怎样讲?”臧克家说:“如果‘蜡’,比较好讲,而且‘原驰蜡象’也与上句的‘山舞银蛇’正好对应。而原作腊月的‘腊’就有点费解!”毛泽东点点头说,“好,你就替我改过来。”
1957 年 9 月 27 日 ,毛泽东写信给胡乔木,要他将《到韶山》《登庐山》两首诗送给郭沫若,请郭老帮助修改。《登庐山》中原来有两句是“欲上逶迤四百旋”和“热风吹雨洒南天”,郭沫若将它们分别改成了“坦道蜿蜒四百旋”和“势情挥雨洒山川”。毛泽东看后,又于 9 月 13 日 写信给胡乔木,说:“沫若同志关于修改诗的两封信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送沫若一看,请他再予审改。”这两句诗后来的改定稿为“跃上葱笼四百旋”和“热风吹雨洒江天”。
对《到韶山山》和《登庐山》二诗,当时毛泽东还向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征求意见。梅白对毛泽东说:“第一句的‘别梦依稀哭逝川’应该改半个字——将‘哭’改为‘咒’,‘别梦依稀咒逝川’。”毛泽东接受了这个建议,并笑着对梅白说:“你是我的半字师”!
② 关于中国古代诗人一字师的一些小故事(20字左右)
古代诗人中流传的一字师故事的启示
——谈艺录之二
最近因身体不适,闭门读书,让我想到了古代诗人中流传的一字师的典故。唐代诗人贾岛有一首题名《题李凝幽居》的五律诗:“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就是这首诗给我们留下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这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诗人贾岛也因精力过于集中,冲撞了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韩愈的轿子,韩愈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 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在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突显夜深人静。”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了。文学上常用的“推敲”一词,就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故事引申出来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在古代诗界,类似这一字师的故事,并非绝无仅有。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卷十二“圣人称诗‘可以兴’以其最能感人也”中,还记述了另外两个故事。其一是唐代诗僧齐己携诗《早梅》来拜见友人郑谷,郑谷读至“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句,对他说:“数枝非早也,末若一枝佳。”齐己不觉拜倒曰:“真为我一字师也”;其二也是在唐代,有人写了一首《御沟》诗,其中有:“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句,并把它送给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诗僧谢皎然看,谢皎然对他说:“‘波’字不佳,最好改成‘中’字。”这个人大不以为然,愤怒而去。但是过了不久,他就急冲冲去而复返,并对谢皎然说:“你说得对,我已将‘波’字改为‘中’字了!”说罢,两人相视而笑。像这样一字师的例子,在古代诗界可以说随手拈来。宋代诗人王荆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句原为“春风又到江南岸。”后经他人提示改“到”为“绿”,增色不少。因此,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改一字,界别人天,非个中人不解。”
古代诗人不仅用字严谨,互相切磋。而且也善于观察生活,向民间学习,有些传世名句,看似顺手拈来,其实却有着深厚的生活积淀。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说过:“很多值得学习的人,都是我的老师。不仅要向那些可以为师者学习,就是民间的村童、农夫,他们的一言一笑,皆是我的老师。善于观察生活,一定会获得佳句。”清诗人袁枚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有一个在随园挑粪的老人,在十月梅花盛开时,对我说:‘你看,这棵树开得一身花!’,我便从中受到启发,吟出:‘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袁枚接着又说:‘又有一次,我在二月出游,有个云游僧人前来送行。他对我说:‘很可惜哦,这些洁白芳香的梅花,你却带它不走!’我因此而写出诗句:‘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最后,袁枚总结道:“善取之,皆成佳句!”这里的善取是以体验生活,虚心好学为前提的。可见古代诗人,总是认认真真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不闭门造车。因此,才有许多千古佳句传世。
综上所述,可见古人为文之严谨、写诗之认真。这确实值得我们今人借鉴的,也值得我们写博客的人学习和玩味的。
③ 有哪些一字师的故事(不超过50个字)
1、五代时期,王定宝的《唐摭言》中记载李相读《春秋》时,“婼”应读“敕版略切”,李相误读为“敕权晷切”,小吏向他解释后,李相感到很惭愧,于是“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2、唐朝时,齐己作了一首诗,名为《早梅》,诗中有一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认为“数枝”不能突出“早”字,不如改为“一枝”。齐己觉得很有道理。当时读书人称郑谷是齐己的“一字师”。
3、元朝时期,萨天锡送濬天渊入朝,诵读了一句“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很多人都夸赞他,只有山东一位老叟认为应将“闻”改为“看”,萨天锡问为什么要这样改,老叟说:“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萨天锡弯下腰,拜老叟为“一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