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造句
❶ 用「說話」怎麼造句
用「說話」造句:
1、王放定了定神,還是選擇相信眼前會說話的這只豬,大嘴猛力一張,乳白色光圈頓時飛射而入
2、哦,有著美麗的外表與歌聲不會說話的人魚嗎,用來當寵物,似乎會很有趣呢,可以喲,我要了,你准備下送到我寓邸吧。
3、另據知情人士透露,肖天平時開會說話不喜歡打官腔,但有時會爆粗口。
4、掌門,老婆子笨嘴笨舌,平日不怎麼會說話。
5、例如有些人天生不會說話,不會走路,或者不能理解別人的話,詞不達意,不能獨自生活等等。
❷ 說話怎麼造句
1. 他從我身邊走過,沒說話。
2. 你這樣干,人家要說話的。
3. 他對她說話都得小心翼翼。
4. 偶爾一隻船上有人在說話。
❸ 用關於說話的詞語造句。
以嘮叨為例:指說話寫文章啰嗦、不簡潔多指人說話重復或圍繞一個道理說差不多的話。引證解釋: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非有復譯不可》:「但在這嘮叨里,他不也活活的畫出了自己的猥瑣的嘴臉了么?」
造句:
1、他忍受不了奶奶的嘮叨。
2、我期末考試沒考好,媽媽在我耳邊嘮叨不停。
3、奶奶你別嘮嘮叨叨的,我要做作業了。
4、媽媽喜歡嘮嘮叨叨,爸爸對我不理不睬,姐姐對我也漠不關心,這一切快要讓我瘋了。
5、一放假我就自由了,對媽媽的嘮叨我充耳不聞,早上睡到自然醒,只是這樣的日子不長啊!開學轉眼即到。
6、本來人家就夠窩心了,你還沒完沒了地嘮叨,這不是火上澆油嗎?
7、每次外出,奶奶都要嘮嘮叨叨說個沒完,讓人不勝其煩。
8、成天嘮嘮叨叨的王老太搬走了,這下總算耳根清凈了。
9、我寧願聽媽媽嘮叨,也不要見不到媽媽。
10、老王在下班後仍然琢磨廠里的工作,妻子嘮嘮叨叨地說了半天,卻像東風吹馬耳一樣,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11、媽媽一邊洗碗碟一邊嘮叨個沒完。
12、他說起話來嘮嘮叨叨,使人討厭。
13、奶奶經常對我們姐妹四個嘮嘮叨叨,久而久之,我們也聽慣了。
14、媽媽的嘮叨,有時讓我想笑;有時讓我想哭;有時讓我不知怎麼做才好。
15、奶奶一天到晚嘮嘮叨叨,說的盡是些老生常談的話,真讓人厭煩。
❹ 一年級用《說話》造句
1、老師病了,臉色蒼白,說話也沒有氣力。
2、這個人說話好大的口氣,看來很有來頭版。
3、只有大公無私,權說話做事才能理直氣壯。
4、她非常膽小,說話經常藏頭露尾。
5、上課隨便說話會妨礙別人學習。
(4)說話的造句擴展閱讀:
說話 [ shuō huà ]
1、用語言表達意思。
2、閑談。
3、指責;非議。
4、說話的一會兒時間,指時間相當短。
5、唐宋時代的一種民間技藝,以講述故事為主,跟現在的說書相同。
引證釋義:趙樹理《邪不壓正》一:「他們有的叫二姨,有的叫二姐,有的叫二妺;大家亂叫了一陣,一同到北房裡說話。」
近義詞:措辭、話語、發言、語言、談話、講話、言語
反義詞: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