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組詞
⑴ 蒙蒙細雨的「蒙」字還可以組哪些詞
1、蒙難[ méng nàn ]
釋義:遭受到人為的災禍。
《易·明夷》:「內文明而處柔順,以蒙大版難, 文王 以之。」
2、蒙受權[ méng shòu ]
釋義:無故承受某種痛苦。
唐 元稹 《報雨九龍神文》:「刺史 稹 以二從事蒙受塵露,百里詣龍,為七邑民赴訴不雨。」
3、蒙昧[ méng mèi ]
釋義:愚昧,不通事理。
《晉書·阮種傳》:「臣誠蒙昧,所以為罪。」
4、薏苡蒙謗[ yì yǐ méng bàng ]
釋義:比喻被人誣蔑,蒙受冤屈。
《明史·項忠傳》:「昔馬援薏苡蒙謗,鄧艾檻車被征。」
5、狐裘蒙茸[ hú qiú méng róng ]
釋義:用以比喻國政混亂。蒙茸,蓬亂的樣子。
《史記·晉世家》:「狐裘蒙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⑵ 蒙可以組什麼詞
「蒙」字的組詞有蒙童、彌蒙、迷濛、童蒙、欺矇、愚蒙。
(2)蒙蒙組詞擴展閱讀
1、矇混過關 [ méng hùn guò guān ]
【解釋】:用欺騙的手段逃避詢問或審查。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用欺騙的手段逃過關口
2、曠若發蒙 [ kuàng ruò fā méng ]
【解釋】:曠:空曠;開闊。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開闊明朗,好像雙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見了東西。亦比喻使人頭腦忽然開竅,明達起來。
【出自】:三國·魏·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閑者此游,喜歡無量,登芒濟河,曠若發蒙。」
【示例】:忽奉手筆,~。
◎宋·蘇軾《與佛印禪師書》
⑶ 蒙怎麼組詞呢
蒙字是個多音字,組詞如下:
[měng]
蒙葯、蒙古、懞懂、蒙漢、蒙古族、蒙古包、賣懞懂、蒙古兒、蒙古人種、蒙古部落、內蒙古高原
[mēng]
矇事、發蒙、坑蒙、蒙騙、混蒙、蒙然、昏蒙、蒙松、厖蒙、瞎蒙、蒙蒙、亮蒙、松雨、蒙蒙黑、連蒙帶騙、蒙頭轉向、連蒙帶唬、蒙頭蓋面、
[méng]
啟蒙、承蒙、蒙蔽、蒙昧、童蒙、蒙垢、發蒙、迷濛、蒙葯、蒙哄、蒙蒙、鴻蒙、蒙館、冥濛、愚蒙、彌蒙、蒙童、蒙師、蒙學、蒙矓
(3)蒙蒙組詞擴展閱讀:
詞語解析:
一、蒙古族
1、拼音:měng gǔ zú
2、釋義:我國少數民族之一。 480萬餘人。分布在 內蒙古 和 遼寧 、 吉林 、 新疆 、 黑龍江 、 青海 、 河北 、 河南 、 甘肅 等省區。
3、出處:始見於《舊唐書·北狄傳》,稱「蒙兀室韋」。
二、蒙古
1、拼音:měng gǔ
2、釋義:民族名。唐時始見史書記載。初居額爾古納河流域,後逐漸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廣大地區,過著游牧生活。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各部,建立蒙古汗國。
三、矇事
1、拼音:mēng shì
2、釋義:欺騙人;蒙哄人。
3、出處:侯寶林《一貫道》:「別信他們這套,純粹矇事。」
白話文:別聽他們胡說,純屬是糊弄人的。
四、發蒙
1、拼音:fā mēng
2、釋義:舊時指教少年、兒童開始識字讀書。
3、出處:《禮記·仲尼燕居》:「三子者,既得聞此言也於夫子,昭然若發蒙矣。」
白話文:兒童啟蒙之學從穿衣戴帽開始,然後是言行舉止,然後是掃灑清潔,然後是讀書寫字以及各種雜事,都是應當懂得的。
五、啟蒙
1、拼音:qǐ méng
2、釋義:傳授基礎知識或入門知識。
3、出處:陳學昭《工作著是美麗的》上卷三:「四哥是珊裳思想上的一個啟蒙大師,她常常和他談她所想的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