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一字一句 » 用山作一首詩

用山作一首詩

發布時間: 2023-05-24 10:22:19

Ⅰ 寫山的詩

名 山 詩 鑒 賞

平都山
陸游
名山近江步,蠟屐得修行。
奔鹿沖人過,藏丹徹夜明。
唐碑多斷蝕,梁殿半欹傾。
洞口雲常涌,檐牙柏再榮。
行逢負籠客,卧聽送船聲。

平都觀
范成大
神仙得者王方平, 誰其繼之陰長生。
飄然空飛五雲屏, 上賓寥陽留玉京。
石爐丹氣常夜鳴, 龍光萬柏森年齡。
峽山逼側泯江旋, 洞口福地古所銘。
雲有北陰神帝庭, 太陰黑簿囚鬼靈。
自從仙都起岩扃, 高霞流電飛伏精。
暉景下墮爍九冰, 塞絕苦道升無形,
至今台殿棲岑屏, 隋污唐堊留丹青。
上仙怪寄溪如清, 瑤池仙杖紛娉婷。
琅敖赴節鏘欲鳴, 我來秋暑如炊蒸。
汗流吁氣衣枯藤, 摩挲眾跡不暇評。
聊記梗概知吾曾。

(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吳郡(今江蘇蘇州市)人,南宋著名詩人。他受禪學影響頗深,
故部分詩流露出虛無寂滅的思想。范成大二十九歲中進士,任過秘書省正字,吏部員外郎等職。南宋年間
(公元1175年),范成大任成都路安撫使時,來豐都視察,登游平都觀,留題下詩。
(注釋)(1)平都觀:即今「天子殿」。(2)吏部員外郎:吏部,隋唐以後,中樞(中央)設六部,吏
部是其中之一。其職能是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升降、調動、考核等事務。員外郎,部內分司,司的長官
為郎中,郎中以下有員外郎,是郎中的付職。吏部員外郎,即吏部郎中的付手。(3)屏,古代貴族婦女
所乘有帷幕的車。(4)旋,水流迴旋。(5)扃,音卷,門。上閂,關門。(6)琅敖,古樂器名。(7)
玉京:道教稱天帝所居之處,也指帝都。(8)寥陽,指寥陽殿,今稱奈河橋。(9)成都路安撫使,南宋
時,將全國設十六路,四川當時叫成都路。安撫使,宋代一官名。

題平都山
蘇軾
足躡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覺到雲間。
抬眸四顧乾坤闊, 日月星辰任我攀。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歲月閑。
午夢任隨鳩喚覺, 早朝又聽鹿催班。

(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
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但也有些作品表現
出保守的政治觀點和消極情緒。宋仁宗嘉佑年間,蘇軾考取進士,做過翰林學士。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
,蘇軾自成都去汴京(今開封),途經豐都,寫下「平都山」等詩。
(注釋) (1)平都山:據《豐都縣志》載:「治東北一里。石徑縈紆,林木幽秀,梵宇層出。舊志謂平
都福地,紫府真仙之居。漢仙人陰長生、王方平煉形於此。傳麻姑過之有留題絕句。」後人依據蘇軾「平
都天下古名山」這句詩,漸改平都山為「名山」,一直沿用至今。(2)躡:踩、踏的意思。(3)眸:音
木,泛指眼睛。(4)乾坤:《周易》中的兩個卦名,指陰陽兩種對立勢力。此引申為天地的代稱。

平都山
蘇軾
山前江水流浩浩, 山上蒼蒼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紛紛, 古今換易如秋草。
空山樓觀何崢嶸, 真人王遠陰長生。
飛符御氣朝百靈, 悟道不復誦黃庭。
龍車虎駕來下迎, 去如旋風搏紫清。

真人厭世不回顧, 世間生死如朝暮。
學仙度世豈無人, 餐霞絕粒常辛苦。
安得獨從逍遙君, 冷然乘風駕浮雲。
超世無有我獨存。
(注釋) (1)崢嶸:高峻貌。(2)黃庭:指《黃庭經》,道教經名。內容是七言歌決,講說道
家養生修煉的道理。(3)度世:舊謂脫離現世。(4)逍遙:優游自得貌。

仙都山鹿
蘇軾
日月何促促, 塵世苦拘束。
仙子去無蹤, 故山遺白鹿。
仙人已去鹿無家, 孤棲悵望層城霞。
至今聞有游洞客, 夜來江市叫平沙。
長松千樹風蕭瑟, 仙宮去人無咫尺。
夜鳴白鹿安在哉, 滿山秋草無形跡。
(注釋)(1)悵望:悵然懷想。(2)蕭瑟:樹木被風吹指所發的聲音。(3)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平都山留題
呂洞賓
盂蘭清曉過平都, 天下名山所不如。

兩口單行人不識, 王陰空使馬蹄虛。

一鳴白鳥出青城, 再謁王陰二友人。

口口惟思三島好, 抬眸已過洞庭春。

(作者簡介) 呂洞賓,又名呂純陽(793-?),相傳為唐京兆人。唐朝會昌中,兩舉進士不弟,
浪遊江湖,遇鍾離權授以丹訣,時年六十四歲。曾隱居終南山等地修道,後游歷各地,自稱回道人,
俗傳為八仙之一。還說他曾在江淮斬蛟、岳陽弄鶴、客店醉酒等。
(注釋) (1)盂蘭:指盂蘭盆會,佛教儀式。每逢夏歷七月十五日,佛教徒為追薦祖先所舉行。
盂蘭盆是梵文的譯音,意譯為「救倒懸」。(2)三島:《漢書.郊禮志上》:「自威、宣、燕、
燕昭使人入海,求逢萊、方丈、瀛洲,此三種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後用三島來泛指想像中的
仙境。

題仙都觀
杜光庭
往歲真人朝玉皇, 四真三代住繁陽。

初開九鼎丹華熟, 繼躡五雲天路長。

煙鎖翠嵐迷舊隱, 池凝寒鏡貯秋光,

時來白鹿岩前後, 應許潛通不死鄉。

(作者簡介)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詩人,處州縉雲(今浙江人)人,咸通中舉進士不
弟,入天台山修道,仕唐為內供奉。避亂入蜀,事王建父子,官至議大夫,賜呈「傳真天師」。晚
年隱居青城山,號東瀛子,能詩善文。
(注釋) (1)仙都觀:即現在的「天子殿」。觀宇建宇唐代,唐代名「仙都觀」,宋代名「景德
觀」,也稱「白鶴觀」、「耀靈殿」。(2)四真:佛教基本教義之一,指釋迦牟尼最初說教的內容
,即苦、集、滅、道四諦。按經解釋,「諦」是真理的意思。

九日題塗溪
白居易
蕃草席鋪楓葉岸, 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 或可重陽更一來。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著名詩人。其先居太原(今
屬山西人),後遷居陝西渭南東北。他的詩平易通俗,周詳明直,筆觸所及,無不達意。唐憲宗元
和三年(公元808年)他拜左拾遺,後因上書直陳,被貶為江州司馬。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升
任忠州刺史。任期內曾來豐都巡視,並題詠下詩。
(注釋)(1)塗溪:據《豐都縣志》稱:「塗溪,治南七十里。」「治」指縣城,塗溪在高鎮下面。
(2)蕃草:茂盛的芳草。(3)竹枝歌:指當時流行於四川東部一帶的民歌,形式多是七言絕句;
語言通俗,音調輕快。(4)南賓守:即忠州刺史。(5)重陽:指農歷九月九日。
http://..com/question/2277667.html?fr=qrl3

Ⅱ 有哪些寫山的古詩

1、《詠華山》

宋代: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譯文:

華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齊平的山。在山頂抬頭就能看到紅色的太陽有多近,回頭看甚至覺得白雲都很低。

2、《終南山》

唐代: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譯文:

巍巍的太乙山臨近長安城,山連著山一直蜿蜒到海邊。白雲繚繞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中央主峰把終南東西隔開,各山間山谷迥異陰晴多變。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3、《登太白峰》

唐代: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譯文:

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時分才登上峰巔。太白星向我問候,要為我打開天關。我願乘那清風而去,飛行於那浮雲之間。舉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飛行似乎已無山巒阻礙。一旦離別武功而遠去,什麼時候才能回還呢?

4、《登峨眉山》

唐代: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雲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

譯文:

蜀國有很多仙山,但都難以與綿邈的峨眉相匹敵。試登此峨眉山周遊觀覽,其絕特奇異的風光景緻哪裡能全部領略。青蒼的山峰展列於天際,色彩斑爛如同出自畫中。飄然登上峰頂賞玩紫霞,恰如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術。

我在雲間吹奏玉簫,在山石上彈起寶瑟。我平生素有修道學仙的願望,自此以後將結束世俗之樂。我的臉上似已充滿煙霞之氣,塵世之牽累忽然間已消失。倘若遇上仙人騎羊子,就與他相互攜手凌跨白日。

5、《獨秀峰》

清代:袁枚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譯文:

全然找不到來龍去脈,只見一座高峰突然出現,高可入雲,直插南斗星。桂林山水本來就十有八九奇絕卓異,而獨秀峰更是首屈一指。幾百級階梯拾級而上才到達它的峰巔,盡覽全城風光,但見輕霧迷漫,碧波盪漾。青山尚且可以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無援又有何妨礙!

Ⅲ 關於山的詩句(要整首的)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專杜甫:望岳屬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王維: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孟郊:游終南山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到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Ⅳ 有什麼關於山的古詩——要整首詩!!

1、望岳

【作者】杜甫【朝代】唐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白話翻譯: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

神奇自然會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

層層白雲,盪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2、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作者】蘇軾【朝代】宋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白話翻譯:

晴天,西湖水波盪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3、望洞庭

【作者】劉禹錫【朝代】唐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白話翻譯:

風靜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銅鏡,平滑光亮。

遙望洞庭,山青水綠,林木蔥蘢的洞庭山聳立在泛著白光的洞庭湖裡,就像白銀盤里的一隻青螺。

4、鹿柴

【作者】王維【朝代】唐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白話翻譯:

幽靜的山谷里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

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5、題臨安邸

【作者】林升【朝代】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白話翻譯:

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香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Ⅳ 三十首帶山的古詩

1.《山中》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2.《西塞山懷古》
年代: 唐 作者: 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3.《山房春事》
年代: 唐 作者: 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4.《寄全椒山中道士》
年代: 唐 作者: 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5.《秋山寄陳讜言》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齡
岩間寒事早,眾山木已黃。
北風何蕭蕭,茲夕露為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時慨慷。
黃蟲初悲鳴,玄鳥去我梁。
獨卧時易晚,離群情更傷。
思君若不及,鴻雁今南翔。
6.《鮑山》

年代: 宋 作者: 曾鞏
雲中一點鮑山青,東望能令兩眼明。
若道人心是矛戟,山前那得叔牙城。
7.《山老吟》
年代: 唐 作者: 孟郊
不行山下地,唯種山上田。腰斧斫旅松,手瓢汲家泉。
詎知文字力,莫記日月遷。蟠木為我身,始得全天年。
8.《望山》
年代: 唐 作者: 賈島
南山三十里,不見逾一旬。冒雨時立望,望之如朋親。
虯龍一掬波,洗盪千萬春。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
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陰霪一以掃,浩翠寫國門。
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誰家最好山,我願為其鄰。
9.《山行》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10.《游昌化山精舍》
年代: 唐 作者: 盧照鄰
寶地乘峰出,香台接漢高。
稍覺真途近,方知人事勞。
11.《山中敘志》
年代: 唐 作者: 王績
物外知何事,山中無所有。風鳴靜夜琴,月照芳春酒。
直置百年內,誰論千載後。張奉娉賢妻,老萊藉嘉偶。
孟光儻未嫁,梁鴻正須婦。
12.《宴韋司戶山亭院》
年代: 唐 作者: 高適
人幽想靈山,意愜憐遠水。習靜務為適,所居還復爾。
汲流漲華池,開酌宴君子。苔徑試窺踐,石屏可攀倚。
入門見中峰,攜手如萬里。橫琴了無事,垂釣應有以。
高館何沉沉,颯然涼風起。
13.《病後訪山客》
年代: 唐 作者: 張祜
久病倦衾枕,獨行來訪君。因逢歸馬客,共對出溪雲。
新月坐中見,暮蟬愁處聞。相歡貴無事,莫想路歧分。
14.《登北固山望海》
年代: 唐 作者: 吳筠
此山鎮京口,迥出滄海湄。躋覽何所見,茫注潮汐馳。
雲生蓬萊島,日出扶桑枝。萬里混一色,焉能分兩儀。
願言策煙駕,縹緲尋安期。揮手謝人境,吾將從此辭。
15.《謁山》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隱
從來系日乏長繩,水去雲回恨不勝。
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16.《石樓山見月》
年代: 唐 作者: 李益
紫塞連年戍,黃砂磧路窮。故人今夜宿,見月石樓中。
17.《山亭夜宴》
年代: 唐 作者: 王勃
桂宇幽襟積,山亭涼夜永。森沉野徑寒,肅穆岩扉靜。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清興殊示闌,林端照初景。
18.《喜逢鄭三游山》
年代: 唐 作者: 盧仝
相逢之處花茸茸,石壁攢峰千萬重。
他日期君何處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19.《山家》
年代: 唐 作者: 張繼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20.《山閣晚秋》
年代: 唐 作者: 李世民
山亭秋色滿,岩牖涼風度。疏蘭尚染煙,殘菊猶承露。
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樹。歷覽情無極,咫尺輪光暮。
21.《病起題山舍壁》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輕,杖藜巾褐稱閑情。爐開小火深回暖,
溝引新流幾曲聲。暫約彭涓安朽質,終期宗遠問無生。
誰能役役塵中累,貪合魚龍構強名。
22.《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年代: 唐 作者: 駱賓王
返照下層岑,物外狎招尋。蘭徑薰幽佩,槐庭落暗金。
谷靜風聲徹,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籠累,唯餘松桂心。
23.《山竹枝》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深院虎溪竹,遠公身自栽。多慚折君節,扶我出山來。
貴宅安危步,難將混俗材。還投輞川水,從作老龍回。
24.《山院避暑》
年代: 唐 作者: 韓偓
行樂江郊外,追涼山寺中。靜陰生晚綠,寂慮延清風。
運塞地維窄,氣蘇天宇空。何人識幽抱,目送冥冥鴻。
25.《山中留客》
年代: 唐 作者: 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26.《山行》
年代: 唐 作者: 戴叔倫
山行分曙色,一路見人稀。野鳥啼還歇,林花墮不飛。
雲迷棲鶴寺,水澀釣魚磯。回首天將暝,逢僧話未歸。
27.《早春魚亭山》
年代: 唐 作者: 薛稷
春氣動百草,紛榮時斷續。白雲自高妙,裴回空山曲。
陽林花已紅,寒澗苔未綠。伊余息人事,蕭寂無營欲。
客行雖雲遠,玩之聊自足。
28.《太山吟》
年代: 魏晉 作者: 陸機
太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極周已遠。曾雲郁冥冥。
梁甫亦有館。蒿里亦有亭。幽塗延萬鬼。神房集百靈。
長吟太山側。慷慨激楚聲。
29.《山中絕句》
年代: 清 作者: 袁枚
鎮日山腰斸白雲,載量煙草活紛紛。
春衫不用金爐熱,自向百花香里熏。
30.《北山作》
年代: 宋 作者: 劉克庄
骨法枯閑甚,惟堪作隱君。
山行忘路脈,野坐認天文。
字瘦偏題石,詩寒半說雲。
近來仍喜聵,閑事不曾聞。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