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知己下一句
『壹』 酒逢知己千杯少下一句是
下一句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全詩: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北宋·歐陽修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
注釋:
知己: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樽:量詞,多用於酒。
釋義:
如果遇到了真正了解自己、和自己心靈相通的人,就應該好好地彼此暢談。如果彼此心意不同,談話不投機相契,與其繼續談下去,不如沉默不言。
(1)逢知己下一句擴展閱讀: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北宋·歐陽修
西湖春色歸,春水綠於染。
群芳爛不收,東風落如糝。
參軍春思亂如雲,白發題詩愁送春。
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
萬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驚。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頭已白。
異鄉物態與人殊,惟有東風舊相識。
這首詩是歐陽修晚年被貶潁州後所作,詩中主要描繪了潁州西湖之景和對朋友的相念之情,並進一步表達身在異鄉的落寞和思鄉深情。其中一句「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極為動人,深受人們喜愛。
但縱觀全詩,無一處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句,那麼這一名句到底是出自何處呢?實際上,這個膾炙人口的名句至今都沒有確鑿的出處,更不知作者是誰。
而根據學術考據,所能找到最早的出處便是元代楊暹所著的《西遊記》中有句:「當日個酒逢知己千鍾少,話不投機一句多」。而後世明代汲古閣本《琵琶記》也有:「自古道'酒逢知己千鍾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清代的《長生殿》、《盪寇志》等等也都有引用。
雖說最早見於元代版的《西遊記》,但也不能確定楊暹便是這個名句的作者,畢竟歐陽修詩作的訛傳版本年代也是不確定的。所以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至今也不知其作者和出處。
『貳』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下一句是什麼順口溜
下一句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意內思是指意見相合,千杯嫌容少;意見不投,半句嫌多。
出處:元-高則誠《琵琶記·片言勸父》:「自古道,酒逢知己干鍾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譯文:自古以來,兩個人意見相合的話,那麼喝千杯都嫌少;意見不投得話,說半句嫌多。
(2)逢知己下一句擴展閱讀
近義詞:話不投機
【解釋】:投機:意見相合。形容話說不到一起。
【出自】: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吃緊的理不服人,言不諳典,話不投機。」
譯文;要緊的道理不能服人,說不熟悉典,話不投機.
【示例】:寶玉聽來,~,便靠在桌上睡去。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三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形容話說不到一起
【近義詞】語不投機
【反義詞】交淺言深、心心相印、一拍即合、言歸於好
『叄』 「人逢知己千杯少」 的下一句是什麼
人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出自《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宋代專:歐陽修
西湖春色歸,屬春水綠於染。
群芳爛不收,東風落如糝。
參軍春思亂如雲,白發題詩愁送春。
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
萬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驚。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頭已白。
異鄉物態與人殊,惟有東風舊相識。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
譯文:全詩以「萬里」一句為界分為兩部分,前半寫西湖景色及朋友相念之情;後半寫自己異鄉逢春的新鮮見聞和落寞情懷。詩中春景寫得明媚可喜,感情寫得真摯動人。結構上由景及人,由景及情,層次分明,而接轉自然,語言明白曉暢,多少也有學習李白詩風所帶來的飄逸氣,體現了歐詩的基本特色。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肆』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下一句是什麼
「酒逢知己千杯少抄」的下一句是:襲話不投機半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