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冬至詩賞析

冬至詩賞析

發布時間: 2022-11-14 17:25:19

⑴ 杜甫的詩冬至原文翻譯及賞析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譯文:

每年冬至節,dou一家人,在異鄉為客,生活窮困潦倒。

江上風景雖好,唯獨自己漸漸老去。時間長了,就連這些異鄉的風物,也覺得和家鄉的一樣。

在雪後,拄著杖藜,面對山溝,想起帶著鳴響的佩玉上朝、散後離開皇宮的往事來。

每到此時,心裡無限感傷,頓覺前路迷茫,何處才能見到三秦。

注釋:

(1)至日:指冬至、夏至。這里指冬至。

(2)泥:纏著。

(3)形容:外貌;模樣。

(4)風俗:指一地長期相沿,積久而成的風尚、習俗。

(5)杖藜:謂拄著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莖堅韌,可為杖。

(6)丹壑:指峽谷深淵中一汪水池。形容山中勝景。

(7)鳴玉:原指古人在腰間佩帶玉飾,行走時使之相擊發聲。後常常比喻出仕在朝。

(8)紫宸:宮殿名,天子所居。唐時為接見群臣及外國使者朝見慶賀的內朝正殿,在大明宮內。

(9)心折:心驚,心碎;傷感。形容傷感到極點。

(10)一寸:指心。古人謂心為方寸之地,故稱。

(11)三秦:指關中地區。項羽破秦入關,把關中之地分給秦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因稱關中為三秦。

賞析:

杜甫這首《冬至》從題材上看屬羈旅詩,抒發了對流離異鄉與仕途無望的傷感與迷茫之情。

首聯,「年年」對「忽忽」,對偶、疊詞妙用,表現時間飛逝,又是一年冬至,而長期漂泊的詩人仍然有家難回、窮愁潦倒。

依據《詩源辨體》的點評:「年年」(按指《冬至》)一篇,雖通體對偶,而淋漓駘[dài]盪,遂入小變(和以前不同)。一般律詩,首聯尾聯並不要求對偶,可是詩人卻有意為之,八句皆對,何故?只因一氣呵成,舒暢淋漓,故脫口而出,並無違和感。所謂「情到深處句便工」,讀來感同身受。

首句「長為客」三字,可為一詩綱領。四聯都圍繞著「長為客」而展開。「至日」,即冬至。呼應標題「冬至」。冬至,又稱為「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節氣,起源於春秋時期,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