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賞析道家思想

賞析道家思想

發布時間: 2022-09-25 17:14:37

Ⅰ 《老子》第十九章。賞析。結合現實。大約300字

老子老子(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先驅.姓李,名耳,謚號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所著《道德經》五千言是簡括而有韻的理論文.主張絕聖棄智,忘情寡慾,無為而治.政治思想是「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烏托邦.他認識到一切事物都有對立的矛盾面,而且會互相轉化「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是樸素的辯證觀點.他也認識到「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因而痛斥殘酷的剝削者;更認識到人們在英勇斗爭中的力量和犧牲精神,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2),音聲之相和也,前後之相隨,恆也.(《第二章》)
【注釋】(1)盈:充實
【解讀】
人們都認為「美好的事物」才美好,丑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是善,惡的觀念也就產生了.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和聲互相協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
2、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章》)
【解讀】
不推崇賢人智士的社會地位,讓百姓不會生起紛爭;不宣揚那些珍稀的財物為寶貴,讓百姓不會生起偷盜之心;不強調那些可以激發起人們慾望的事物,讓百姓的內心不會混亂.
所以,有智慧的人治理天下的做法是:讓人們的內心虛無恬淡,而充實他們的腹中實力;減弱人們各自過多的打算,而提高他們的筋骨強度;使百姓保持較少的謀慮與慾望,使那些足智多謀的人不敢亂做.真心實意去行事,而不用華麗的表面文章去迷惑百姓,這樣就沒有治理不好的道理.
這種無為而治的思想是道家的主要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是落後的,但在一定的歷史時期曾經產生過重要的作用.
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處眾人之所惡(1),故幾於道.(《第八章》)
【注釋】(1)所惡(wù):所厭惡的地方.
【解讀】
最高明的智者,就象水一樣.水具有種種美德它滋潤萬物有利於它們生成而又不和萬物相爭保持平衡,總是處於人們所不喜愛的較低位置,所以它的完美接近於天地的精神.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1)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第三十三章》)
【注釋】(1)強行:堅持力行不退縮.
【解讀】
能夠認識別人的人是聰明人,能知道自己真實需要的人是明白人.能夠戰勝別人的人,是具備能力的人;能夠戰勝私心的人,是自強不息的人.內心懂得滿足的人,是真正富有的人;行動永不退縮的人,是胸懷遠志的人.不脫離客觀條件的人,是能長久的人;面對生死不忘大道的人,是不死的人.
知道別人的肚腸固然重要,明白自己的需求更為重要;提高自身的力量固然重要,無私地協調大局更為重要.有了知足常樂作為基礎,還需要有對大道的長遠追求;不違背現實作無端妄想,面對考驗時卻決不懷疑大道.如此,才能真正與大道相合,這才是真正的長生不老.
5、將欲拾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去之,必故與之.將欲奪之,必故予之.是謂微明.柔勝剛,弱勝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
【解讀】
要想收縮它,必須故意擴張它.要想削弱它,必須故意增強它.要想除掉它,必須故意交好它.要想奪取它,必須故意給予它.這叫做微妙的謀略.因此柔會勝剛,弱會勝強.魚不能離開深淵的水,治國者不可強大權勢來顯耀威嚇廣大人民.
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
【解讀】
知道滿足就不會招致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
7、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
【解讀】
最高境界的成就,看起來似乎很多缺陷,其實在悄悄地發揮功用,沒有長遠弊病;最高境界的盈滿,看起來似乎空無一物,其實在默默地發揮作用,永遠無窮無盡.最高境界的正直,看起來似乎屈從邪惡;最高境界的靈巧,看起來似乎笨手笨腳;最高境界的辯駁,看起來似乎理屈詞窮.靜默才能剋制浮躁,冷淡才能剋制喧囂,自己內心能清靜,才能無形地整治社會.
8、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第四十九章》)
【解讀】
聖人沒有自己永恆不變的思想,而是把百姓的思想作為自己的思想.善良的人,我以善意對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對待他,結果就會使他也變得善良.誠實的人,我相信他,不誠實的人,我也相信他,結果就會使他也變得誠實.
老子在這里告訴我們要多為他人著想,要以真誠之心待人,這樣可以感化他人,引導他人向善,這也是一種美德.
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六章聖》)
【解讀】
大智大慧的人,不會隨便妄語;妄語的人,則是因為缺乏智慧.
1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
【解讀】
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說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11、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虆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六十四章》)
【解讀】
合抱的大樹由嫩芽長成,九層的高台由土塊疊成,千里的旅程從腳下開始.
12、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
【解讀】
自然的范圍寬廣無邊雖然寬疏但並不漏失.
1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七十四章》)
【解讀】
人民不畏懼死亡,為什麼用死來嚇唬他們呢?
這一章講老子的政治主張.他以為當時統治者施行苛政和酷刑,濫殺百姓,壓制民眾,其結果是,一旦人民不忍受了,就不會畏懼死亡.
14、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第七十七章》)
【解讀】
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
本章文字透露出一種朦朧的、模糊的平等與均衡思想.這是他的社會思想.他以「天之道」來與「人之道」作對比,主張「人之道」應該效法「天之道」.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態平衡的現象歸之於「損有餘而補不足」,因此他要求人類社會也應當改變「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現象,
15、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八章》)
【解讀】
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
本章以水為例,說明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勝剛的道理.
16、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第八十章》)
【解讀】
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並不使用;使人民重視死亡,而不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隻車輛,卻不必每次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地方去布陣打仗;使人民再回復到遠古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態之中.國家治理得好極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
這是老子理想中的「國家」的一幅美好藍圖,也是一幅充滿田園氣息的農村歡樂圖.老子用理想的筆墨,著力描繪了「小國寡民」的農村社會生活情景,表達了他的社會政治理想.這個「國家」很小,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一個村莊,沒有欺騙和狡詐的惡行,民風淳樸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們用結繩的方式記事,不會攻心鬥智,也就沒有必要冒著生命危險遠徒謀生.老子的這種設想,當然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八十一章》)
【解讀】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ice繁華Hs2122014-10-22

熱點內容
含羅的短句 發布:2024-04-29 04:46:45 瀏覽:221
作文鄉村生活 發布:2024-04-29 04:42:35 瀏覽:93
簡短傷感句子 發布:2024-04-29 04:03:58 瀏覽:227
街頭見聞作文 發布:2024-04-29 03:55:55 瀏覽:138
描述海豚的句子 發布:2024-04-29 03:55:43 瀏覽:139
測開頭的成語 發布:2024-04-29 03:36:01 瀏覽:815
花生人電影叫什麼名字 發布:2024-04-29 03:21:53 瀏覽:870
夏天的鬼故事 發布:2024-04-29 03:14:54 瀏覽:643
我的高考故事 發布:2024-04-29 03:05:43 瀏覽:934
成語接龍舌 發布:2024-04-29 03:05:43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