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鳳凰池名句

鳳凰池名句

發布時間: 2022-09-16 06:32:57

㈠ 有哪些千古流傳的名家名句多於50首,越多越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4e33c40100083r.html中國古詩詞名句精版選權

㈡ 柳永的詩《望海潮》《雨霖鈴》的原文,翻譯文.鑒賞

柳永 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qiàn )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sǒu)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譯文
東南形勢重要,湖山優美的地方,三吳的都會,錢塘自古以來十分繁華。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梁,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房屋高高低低,約有十
萬人家。高聳入雲的大樹環繞著沙堤,怒濤捲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綿延無邊。市場上陳列著珠玉珍寶,家庭里充滿著綾羅綢緞,爭講奢華。

里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歡快地奏樂,夜晚劃船采菱唱歌,釣魚的老翁、采蓮的姑娘都嬉笑顏開。千名騎兵簇擁著長官,乘醉聽吹簫擊鼓,觀賞、吟唱煙霞風光。他日畫上美好景緻,回京陞官時向人們誇耀。
賞析

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這首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開頭三句,入手擒題,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首先點出杭州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出所詠主題
。三吳,舊指吳興、吳郡、會稽。錢塘,即杭州。此處稱「三吳都會」,極言其為東南一帶、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字字鏗鏘有力。其中「形勝」、「繁華」四字,
為點睛之筆。自「煙柳」以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煙柳畫橋」,寫街巷河橋的美麗;「內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緻。「參差十萬人家」一
句,轉弱調為強音,表現出整個都市戶口的繁庶。「參差」為大約之義。「雲樹」三句,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在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鬱郁蒼蒼,猶
如雲霧一般。一個「繞」字,寫出長堤迤邐曲折的態勢。「怒濤」二句,寫錢塘江水的澎湃與浩盪。「天塹」,原意為天然的深溝,這里移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
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璣」和「羅綺」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珠璣、羅
綺,又皆婦女服用之物,並暗示杭城聲色之盛。「競豪奢」三個字明寫肆間商品琳琅滿目,暗寫商人比誇爭耀,反映了杭州這個繁華都市窮奢極欲的一面。

下片重點描寫西湖。西湖,蓄潔停沉,圓若寶鏡,至於宋初已十分秀麗。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將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疊山,是指靈隱山、南屏山、慧
日峰等重重疊疊的山嶺。湖山之美,詞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寫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這兩種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這里以工整的一聯,
描寫了不同季節的兩種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兩句確實寫得高度凝煉,它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徵概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羌管弄
晴,菱歌泛夜」,對仗也很工穩,情韻亦自悠揚。「泛夜」「弄情」,互文見義,說明不論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盪漾著優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聲。著一「泛」
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釣叟蓮娃」,是說吹羌笛的漁翁,唱菱歌的采蓮姑娘都很快樂。「嬉嬉」二字,則將他們的歡樂神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生
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游樂圖卷。

接著詞人寫達官貴人在此游樂的場景。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暄赫聲勢。筆致灑落,音調雄渾,彷彿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
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於山水之間。「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是這首詞的結束語。鳳池,即鳳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晉時中書省地近宮
禁,因以為名。「好景」二字,將如上所寫和不及寫的,盡數包攏。意謂當達官貴人們召還之日,合將好景畫成圖本,獻與朝廷,誇示於同僚,謂世間真存如此一人
間仙境。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詞調始見於《樂章集》,為柳永所創的新聲。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富庶與美麗。在藝術構思上匠心獨遠,上片寫杭州,下片寫西湖,以點帶
面,明暗交叉,鋪敘曉暢,形容得體。其寫景之壯偉、聲調之激越,與東坡亦相去不遠。特別是,由數字組成的片語,如「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
子」、「十里荷花」、「千騎擁高牙」等在詞中的運用,或為實寫,或為虛指,均帶有誇張的語氣,有助於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詞風。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翻譯:

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夫
已催促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
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賞析】
此詞為抒寫離情別緒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有宋一代婉約詞的傑出代表。詞中,作者將他離開汴京與戀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凄婉動人。詞的上片寫臨別時的情景,下片主要寫別後情景。全詞起伏跌宕,聲情雙繪,是宋元時期流行的「宋金十大麴」之一。起首三句寫別時之景,點明了地點和節序。《禮記•月令》雲:「孟秋之月,寒蟬鳴。」可見時間大約在農歷七月。然而詞人並沒有純客觀地鋪敘自然景物,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氛圍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別意。秋季,暮色,驟雨寒蟬,詞人所見所聞,無處不凄涼。「對長亭晚」一句,中間插刀,極頓挫吞咽之致,更准確地傳達了這種凄涼況味。這三句景色的鋪寫,也為後兩句的「無緒」和「催發」,設下伏筆。「都門帳飲」,語本江淹《別賦》:「帳飲東都,送客金谷。」他的戀人在都門外長亭擺下酒筵給他送別,然而面對美酒佳餚,詞人毫無興致。接下去說:「留戀處、蘭舟催發」,這七個字完全是寫實,然卻以精煉之筆刻畫了典型環境與典型心理:一邊是留戀情濃,一邊是蘭舟催發,這樣的矛盾沖突何其類銳!這里的「蘭舟催發」,卻以直筆寫離別之緊迫,雖沒有他們含蘊纏綿,但卻直而能紆,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於是後面便迸出「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語言通俗而感情深摯,形象逼真 ,如在目前。真是力敵千鈞!詞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內心獨白。這里的去聲「念」字用得特別好,讀去聲,作為領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轉,下啟「千里」以下而一氣流貫。「念」字後「去去」二字連用,則愈益顯示出激越的聲情,讀時一字一頓,遂覺去路茫茫,道里修遠。「千里」以下,聲調和諧,景色如繪。既曰「煙波」,又曰「暮靄」,更曰「沉沉」,著色一層濃似一層 ;既曰「千里」,又曰「闊」,一程遠似一程。道盡了戀人分手時難舍的別情。

上片正面話別,下片則宕開一筆,先作泛論,從個別說到一般。「多情自古傷離別」意謂傷離惜別,並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則極言時當冷落凄涼的秋季,離情更甚於常時。「清秋節」一辭,映射起首三句,前後照應,針線極為綿密;而冠以「更那堪」三個虛字,則加強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為明顯、深刻。「今宵」三句蟬聯上句而來,是全篇之警策。成為柳永光耀詞史的名句。這三句本是想像今宵旅途中的況味,遙想不久之後一舟臨岸,詞人酒醒夢回,卻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楊柳梢頭。整個畫面充滿了凄清的氣氛,客情之冷落,風景之清幽,離愁之綿邈,完全凝聚在這畫面之中。這句景語似工筆小幀,無比清麗。清人劉熙載在《藝概》中說:「詞有點,有染。柳耆卿《雨霖鈴》雲:『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點染之間 ,不得有他語相隔,隔則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說,這四句密不可分 ,相互烘托,相互陪襯,中間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壞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統一性,而後面這兩個警句,也將失去光彩。「此去經年」四句,改用情語。他們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總感到歡娛;可是別後非止一日,年復一年,縱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賞的興致,只能徒增煩惱。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遙應上片「 念去去」;「經年」二字,近應「今宵」,在時間與思緒上均是環環相扣,步步推進。「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以問句歸納全詞,猶如奔馬收韁,有住而不住之勢;又如眾流歸海,有盡而未盡之致。

此詞之所以膾灸人口,是因為它在藝術上頗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在宋代,就有記載說,以此詞的纏綿悱惻、深沉婉約,「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這種格調的形成,有賴於意境的營造。詞人善於把傳統的情景交融的手法運用到慢詞中,把離情別緒的感受,通過具有畫面性的境界表現出來,意與境會,構成一種詩意美的境界,繪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全詞雖為直寫,但敘事清楚,寫景工緻,以具體鮮明而又能觸動離愁的自然風景畫面來渲染主題,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畫龍點睛,為全詞生色,為膾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㈢ 望海潮,雨霖鈴賞析

●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

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柳永詞作鑒賞

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這首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開頭三句,入手擒題,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

首先點出杭州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出所詠主題。三吳,舊指吳興、吳郡、會稽。錢塘,即杭州。此處稱「三吳都會」,極言其為東南一帶、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字字鏗鏘有力。其中「形勝」、「繁華」四字,為點睛之筆。自「煙柳」以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煙柳畫橋」,寫街巷河橋的美麗:「內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緻。「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轉弱調為強音,表現出整個都市戶口的繁庶。「參差」為大約之義。「雲樹」三句,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鬱郁蒼蒼,猶如雲霧一般。一個「繞」字,寫出長堤迤邐曲折的態勢。「怒濤」二句,寫錢塘江水的澎湃與浩盪。「天塹」,原意為天然的深溝,這里移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璣」和「羅綺」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珠璣、羅綺,又皆婦女服用之物,並暗示杭城聲色之盛。「競豪奢」三個字明寫肆間商品琳琅滿目,暗寫商人比誇爭耀,反映了杭州這個繁華都市窮奢極欲的一面。

下片重點描寫西湖。西湖,蓄潔停沉,圓若寶鏡,至於宋初已十分秀麗。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將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疊山,是指靈隱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疊疊的山嶺。湖山之美,詞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寫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這兩種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這里以工整的一聯,描寫了不同季節的兩種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兩句確實寫得高度凝煉,它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徵概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對仗也很工穩,情韻亦自悠揚。「泛夜」「弄情」,互文見義,說明不論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盪漾著優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聲。著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釣叟蓮娃」,是說吹羌笛的漁翁,唱菱歌的采蓮姑娘都很快樂。「嬉嬉」二字,則將他們的歡樂神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游樂圖卷。

接著詞人寫達官貴人此游樂的場景。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暄赫聲勢。筆致灑落,音調雄渾,彷彿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於山水之間。「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是這首詞的結束語。鳳池,即鳳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晉時中書省地近宮禁,因以為名。「好景」二字,將如上所寫和不及寫的,盡數包攏。意謂當達官貴人們召還之日,合將好景畫成圖本,獻與朝廷,誇示於同僚,謂世間真存如此一人間仙境。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詞調始見於《樂章集》,為柳永所創的新聲。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富庶與美麗。藝術構思上匠心獨遠,上片寫杭州,下片寫西湖,以點帶面,明暗交叉,鋪敘曉暢,形容得體。其寫景之壯偉、聲調之激越,與東坡亦相去不遠。特別是,由數字組成的片語,如「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騎擁高牙」等詞中的運用,或為實寫,或為虛指,均帶有誇張的語氣,有助於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詞風。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詞作鑒賞

此詞為抒寫離情別緒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有宋一代婉約詞的傑出代表。詞中,作者將他離開汴京與戀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凄婉動人。

詞的上片寫臨別時的情景,下片主要寫別後情景。全詞起伏跌宕,聲情雙繪,是宋元時期流行的「宋金十大麴」之一。

起首三句寫別時之景,點明了地點和節序。《禮記。月令》雲:「孟秋之月,寒蟬鳴。」可見時間大約農歷七月。然而詞人並沒有純客觀地鋪敘自然景物,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氛圍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別意。秋季,暮色,驟雨寒蟬,詞人所見所聞,無處不凄涼。「對長亭晚」一句,中間插刀,極頓挫吞咽之致,更准確地傳達了這種凄涼況味。這三句景色的鋪寫,也為後兩句的「無緒」和「催發」,設下伏筆。「都門帳飲」,語本江淹《別賦》:「帳飲東都,送客金谷。」他的戀人都門外長亭擺下酒筵給他送別,然而面對美酒佳餚,詞人毫無興致。接下去說:「留戀處、蘭舟催發」,這七個字完全是寫實,然卻以精煉之筆刻畫了典型環境與典型心理:一邊是留戀情濃,一邊是蘭舟催發,這樣的矛盾沖突何其類銳!這里的「蘭舟催發」,卻以直筆寫離別之緊迫,雖沒有他們含蘊纏綿,但卻直而能紆,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於是後面便迸出「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語言通俗而感情深摯,形象逼真,如目前。真是力敵千鈞!

詞人凝噎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內心獨白。這里的去聲「念」字用得特別好,讀去聲,作為領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轉,下啟「千里」以下而一氣流貫。「念」字後「去去」二字連用,則愈益顯示出激越的聲情,讀時一字一頓,遂覺去路茫茫,道里修遠。「千里」以下,聲調和諧,景色如繪。既曰「煙波」,又曰「暮靄」,更曰「沉沉」,著色一層濃似一層;既曰「千里」,又曰「闊」,一程遠似一程。道盡了戀人分手時難舍的別情。

上片正面話別,下片則宕開一筆,先作泛論,從個別說到一般。「多情自古傷離別」意謂傷離惜別,並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則極言時當冷落凄涼的秋季,離情更甚於常時。「清秋節」一辭,映射起首三句,前後照應,針線極為綿密;而冠以「更那堪」三個虛字,則加強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為明顯、深刻。

「今宵」三句蟬聯上句而來,是全篇之警策。成為柳永光耀詞史的名句。這三句本是想像今宵旅途中的況味,遙想不久之後一舟臨岸,詞人酒醒夢回,卻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楊柳梢頭。整個畫面充滿了凄清的氣氛,客情之冷落,風景之清幽,離愁之綿邈,完全凝聚這畫面之中。這句景語似工筆小幀,無比清麗。清人劉熙載《藝概》中說:「詞有點,有染。柳耆卿《雨霖鈴》雲:」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點染之間,不得有他語相隔,隔則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說,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襯,中間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壞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統一性,而後面這兩個警句,也將失去光彩。

「此去經年」四句,改用情語。他們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總感到歡娛;可是別後非止一日,年復一年,縱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賞的興致,只能徒增棖觸而已。「此去」二字,遙應上片「念去去」:「經年」二字,近應「今宵」,時間與思緒上均是環環相扣,步步推進。「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以問句歸納全詞,猶如奔馬收韁,有住而不住之勢;又如眾流歸海,有盡而未盡之致。

此詞之所以膾灸人口,是因為它藝術上頗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宋代,就有記載說,以此詞的纏綿悱惻、深沉婉約,「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這種格調的形成,有賴於意境的營造。詞人善於把傳統的情景交融的手法運用到慢詞中,把離情別緒的感受,通過具有畫面性的境界表現出來,意與境會,構成一種詩意美的境界,繪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全詞雖為直寫,但敘事清楚,寫景工緻,以具體鮮明而又能觸動離愁的自然風景畫面來渲染主題,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畫龍點睛,為全詞生色,為膾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㈣ 這句話有什麼典故

蓮、鴻、頻、雲應該是歌伎的名字,關於晏幾道的故事可以參看一下內容:

http://..com/question/22863381.html?si=1

《小山詞》的基本旋律:生活失意後的抑鬱和悲哀

宋代官僚體制,既給達官家族以相當的照顧,給予他們的子弟以大量的恩蔭資格,又在使用上嚴格控制,防止形成威脅朝政的「勢家」。達貴子弟如果不重新通過科舉考試,就會始終被抑制在官僚階級的下層。晏幾道的生活道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與早年富貴公子的生活相比,晏幾道出仕後的地位、生活、環境都是一落千丈。加上晏幾道性格疏放,孤高自傲,閱世不深,是一個具有濃厚書生氣的貴家沒落子弟,處境就更加艱難。黃庭堅在《小山詞序》中說:

余嘗論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決人。愛叔原者,皆慍而問其目,曰: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痴也;論文自有體,而不肯一作新進士語,此又一痴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飢,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已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這四點是晏幾道的很好的畫像。這樣的性格與不幸遭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晏幾道的創作道路。生活的變化使晏幾道對世事多了幾分深入的了解,流露在詞中就多了些深沉的憂思。他的詞大部分為應歌而寫,是在酒席筵前讓歌女們傳唱的。同時,這些詞也大都創作於生活巨變之後,他在《小山詞跋》中對此有過詳細交待,他說:「叔原往者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詞,不足以析酲解慍,試續南部諸賢緒余,作五、七字語,期以自娛。不獨敘其所懷,兼寫一時杯酒間聞見,所同游者意中事。嘗思感物之情,古今不易。」這說明,晏幾道所寫的歌詞已與「花間」娛賓遣興之作有所不同了,其中不僅有個人悲今悼昔之所懷,而且還包括聞見所及之事。個人身世的變化在晏幾道的創作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他曾在這篇「跋」里敘述了這個變化過程,他說:「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龍家,有蓮、鴻、蘋、雲,品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兒。吾三人持酒聽之,為一笑樂而已。而君龍疾廢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與兩家歌兒酒使俱流轉於人間。」又說:「考其篇中所記,悲歡合離之事,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但能掩卷憮然,感光陰之易遷,嘆境緣之無實也。」

通過上引黃氏之序言及作者自己的題跋,再聯系晏幾道的創作,可以清楚看出,《小山詞》的主要內容大都是描寫他個人由貴變衰以後的抑鬱和失意後的悲哀,對往事的回憶和困頓潦倒的深愁,成為貫穿他詞作中的基本旋律。乃父晏殊詞中曠達懷抱與閑雅情調已了無痕跡。不過,他在抒寫個人濃重的哀愁與深沉的感傷之情時,由於是從自己身世的巨變與個人切膚之痛中概括出來的,所以不僅有其深刻內涵,而且還有其獨到之處。黃庭堅說他的詞「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王灼說他:「秀氣勝韻,得之天然。」(《碧雞漫志》卷二)馮煦說他:「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這些,都是講晏幾道的詞是從個人不幸遭遇中提煉概括出來的,貌似淺近平淡,又多為小兒女語,但詞中卻活躍著內在的生命,千百年後仍能打動人心。過去詞評家對小山詞所以評價偏高,其原因也在這里。

晏幾道的名篇之一是《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寫作者同一個朝思暮想的歌妓重逢時的驚喜之情。上片回憶過去同這位歌妓一見鍾情,相互愛慕,曾有過一段美好的時光。某次酒宴上偶然相逢,這位女子就對詞人格外垂青,「殷勤」勸酒。最難消受美人恩,詞人因此也不惜一切地狂飲。更何況這種狂飲是在「舞低楊柳」的絕妙舞伎和「歌盡桃花」的婉轉歌喉陪伴下進行的,酒不醉人人自醉。下片寫長期分離之後難以割捨的柔情和重逢的驚喜。換頭三句是重逢時詞人面對戀人盡情的傾訴,由於重逢來得突然,兩個人都懷疑這是夢境而不是現實。結尾兩句從杜甫《羌村三首》「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中化出,加上「剩把」、「猶恐」等虛詞,便化質直為空靈宛轉,別饒韻味。這首詞的構思比較別致,詞人採取逆入順寫的手法。明明是重逢時的驚疑,卻從當年相逢時的歡樂寫起,層次分明而又多次轉折,煞尾才落實到重逢時的情態。「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兩句,語言華美,對仗工穩,形象性、動作性很強,愈加深化今昔對比之情。

還有一首《臨江仙》也很流傳: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之作。詞中的「小蘋」即前引《小山詞跋》中提到的「蓮、鴻、蘋、雲」中的「蘋」。在現存晏幾道詞中,涉及到「小蘋」的作品較多。如《玉樓春》:「小蘋微笑盡妖嬈,淺注輕勻長淡凈。」小蘋似是嫻靜少女,一顰一笑,盡態極妍,淡妝濃抹卻有一笑傾城的魅力:「小顰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木蘭花》)但是,由於世事無常,人生多變,當年的好友或病或歿,小蘋等人也不免風流雲散,淪落他鄉。每憶及此,作者又怎能不產生悲今悼昔的情杯?這首詞就是通過今昔對比,抒發世事滄桑、歡會無常的感慨。

熱點內容
借物喻人作文500字 發布:2024-05-19 15:16:00 瀏覽:563
北京烤鴨的作文 發布:2024-05-19 15:13:18 瀏覽:787
對不起的句子說說 發布:2024-05-19 15:05:32 瀏覽:663
自我介紹詞語 發布:2024-05-19 14:42:24 瀏覽:767
形容睫毛的詞語 發布:2024-05-19 12:01:55 瀏覽:590
轉變的故事 發布:2024-05-19 11:57:32 瀏覽:232
什麼衫成語 發布:2024-05-19 11:43:30 瀏覽:530
英語作文怎樣學好英語 發布:2024-05-19 11:36:41 瀏覽:432
6個詞語 發布:2024-05-19 11:26:18 瀏覽:404
踏青句子 發布:2024-05-19 11:20:21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