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台詞 » 格言仰韶

格言仰韶

發布時間: 2023-03-29 05:31:42

❶ 關於龍的成語諺語名言警句

鰲憤龍愁 筆底龍蛇 扳龍附鳳 白龍魚服 筆走龍蛇
乘龍佳婿 乘龍快婿 乘龍配鳳 成龍配套 藏龍卧虎
禪世雕龍 車水馬龍 鼎成龍去 鼎成龍升 打鳳撈龍
打鳳牢龍 打虎牢龍 鼎湖龍去 雕龍畫鳳 大水沖了龍王廟
得婿如龍 二龍戲珠 鳳表龍姿 風從虎,雲從龍 鳳附龍攀
附鳳攀龍 鳳骨龍姿 風虎雲龍 鳳狂龍躁 飛龍乘雲
伏龍鳳雛 鳳樓龍闕 放龍入海 伏虎降龍 飛龍在天
鳳毛龍甲 鳳髓龍肝 鳳舞龍飛 鳳舞龍蟠 鳳簫龍管
鳳臆龍鬐 鳳翥龍蟠 鳳子龍孫 鳳翥龍驤 鳳翥龍翔
貫斗雙龍 龜龍鱗鳳 龜龍麟鳳 龜龍片甲 虎步龍行
虎變龍蒸 虎超龍驤 虎鬥龍爭 鶴骨龍筋 虎踞龍盤
虎據龍蟠 虎踞龍蟠 虎窟龍潭 畫龍不成反為狗 畫龍點睛
畫龍點晴 火龍黼黻 活龍活現 畫龍刻鵠 虎略龍韜
黃龍痛飲 活龍鮮健 駭龍走蛇 虎卧龍跳 虎穴龍潭
虎擲龍拿 踞虎盤龍 酒虎詩龍 蛟龍得水 酒龍詩虎
蛟龍戲水 矯若驚龍 矯若游龍 驥子龍文 跨鳳乘龍
亢龍有悔 龍雛鳳種 龍馳虎驟 龍雕鳳咀 龍蹲虎踞
龍斷可登 龍多乃旱 龍斷之登 龍德在田 龍鳳呈祥
龍飛鳳舞 龍飛鳳翔 龍飛鳳翥 麟鳳龜龍 龍幡虎纛
龍飛虎跳 龍肝豹胎 龍肝鳳腦 龍肝鳳髓 龍鬼蛇神
龍舉雲興:形容人之風度威儀。《東觀漢記·光武皇帝紀》:「帝既有仁聖之明,氣勢形體,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敵,翕然龍舉雲興,三雨而濟,人無能名焉。」

龍樓鳳闕(城、池、閣):指帝王宮殿樓閣。宋歐陽修《鵯詞》:「龍樓鳳闕郁崢嶸,深宮不聞更漏聲。」元馬致遠《拔不斷》曲:「九重天,二十年,龍樓鳳閣都曾見。」

龍馬精神:比喻老而彌健的精神。唐李郢《上裴晉公》詩:「四朝憂國鬢如絲,龍馬精神海鶴姿。」

龍眉豹頸:形容勇士的長相。《北齊書·高昂傳》:「昂字敖曹,乾第三節。幼稚時,便有壯氣。長而儻,膽力過人,龍眉豹頸,姿體雄異。」

龍眉鳳目:形容貴人相貌不同尋常。《水滸》第9回:「馬上那人,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辰,三牙掩口髭須,三十四五年紀。」

龍門點額:比喻仕途失意或科場落第。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回》:「《爾雅》曰:『鱔,鮪也。』出鞏穴三月,則上渡龍門,得渡為龍矣,否則點額而還。」《警世通言》:「龍門點額,金榜無名。」

龍鳴獅吼:比喻沉鬱雄壯的聲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王子喬墓在京茂陵,國亂時,有人盜發之,都無所見,惟有一劍,懸在空中,欲取之,劍便作龍獅吼。」

龍拿虎擲(攫,跳):猶言龍爭虎鬥。宋喻汝《八陣圖》:「笑雲此公大肚皮,龍拿虎擲堆胸胄。」

龍攀鳳附:猶言攀龍附鳳。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就功業或揚威;亦比喻依附有聲望的人以立名。漢揚雄《法言·淵謇》:「攀龍鱗,附鳳翼,巽以揚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漢書·敘傳下》:「舞陽鼓刀,騰公廄騶,穎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並乘天衢。」

龍盤鳳舞:比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氣象。宋方千里《西河·錢塘》詞:「都會地,東南王氣須記。龍盤鳳舞到錢塘,瑞煙四起。」

龍盤鳳逸:比喻懷才不遇。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即聲譽十倍,所以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

龍盤鳳翥:比喻山勢雄壯蜿蜒。指王者的氣象。《舊唐書·玄宗紀》:「初,上皇親拜五陵,至橋陵,見金栗山有龍盤鳳翥之勢。」亦以比喻書法筆勢飛動。宋王明清《揮塵後錄》卷二:「詔二臣共作《艮岳百詠詩》以進……《草聖亭》:落筆縱橫走電光,近臣時得賜雲章。龍盤鳳翥皆天縱,渴驥驚蛇不足方。」

龍盤虎踞:晉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鍾山龍盤,谷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後因此「龍盤虎踞」形容地勢雄壯險要,宜作帝王之都。

龍盤虎:虯曲卷勁貌。明何景明《古松歌》:「龍盤虎終有神,白骨蒼鱗半枯死。」

龍蟠鳳翥:謂賢者遁世歸隱。宋蘇軾《水龍吟》詞:「古來雲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人間自有,赤城居士,龍蟠鳳翥。清凈無為,坐忘遺照,八篇寄語。」

龍蟠虎繞:猶言龍盤虎踞。形容地勢雄偉險要。宋范成大《水龍吟·壽留寺》:「物外新聞,鳳歌鸞翥,龍蟠虎繞。」

龍蟠虯結:猶言旋繞糾結。徐珂《清稗類鈔·植物·銀杏》:「南匯一團鎮西有銀傑樹,高六七丈,圍數抱,懸瘺累節……根中生古藤,大亦合圍,龍蟠虯結而上。」

龍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清陳恭尹《送雪公歸耕蒼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嘆,龍屈蛇伸自終古。」

1 龍伯釣鰲
2 龍馳虎驟
3 龍雛鳳種
4 龍德在田
5 龍雕鳳咀
6 龍斷可登
7 龍斷之登
8 龍蹲虎踞
9 龍多乃旱
10 龍幡虎纛
11 龍飛鳳舞
12 龍飛鳳翔
13 龍飛鳳翥
14 龍飛虎跳
15 龍鳳呈祥
16 龍肝豹胎
17 龍肝鳳腦
18 龍肝鳳髓
19 龍鬼蛇神
20 龍翰鳳雛
21 龍翰鳳翼
22 龍胡之痛
23 龍虎風雲
24 龍化虎變
25 龍荒蠻甸
26 龍荒朔漠
27 龍江虎浪
28 龍精虎猛
29 龍駒鳳雛
30 龍舉雲興
31 龍舉雲屬
32 龍口奪食
33 龍樓鳳城
34 龍樓鳳池
35 龍樓鳳閣
36 龍樓鳳闕
37 龍馬精神
38 龍眉豹頸
39 龍眉鳳目
40 龍門點額
41 龍鳴獅吼
龍門石窟里的佛像——老實(石)人 八月十五看龍燈:遲了大半年 唱戲的穿龍袍:成不了皇帝 大水沖了龍王廟:家人不認識一家人 河裡劃龍船:同心協力 跤龍頭上搔癢:溜須不要命 爛板橋上的龍王:不是好東西 鯉魚跳龍門:碰碰時氣 兩個人舞龍:有頭有尾 劉備三上卧龍崗:就請你這個諸葛亮 龍船上裝大糞:臭名遠揚 龍頭不拉拉馬尾:用力不對路 魯魚跳龍門:身價百倍(比喻名聲、地位大大提高了) 麻布袋做龍袍:不是這塊料 佘太君的龍頭拐杖:有錢也買不至 水淹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 四海龍王動刀兵:里里外外都是水 跳蚤變龍鍾:冒牌貨 未草里頭藏龍身:農家出英才 蚊龍困在沙灘上:威風掃地 要飯的給龍王上供:窮人有個窮心 葉公好龍:怕是真的 乘龍快婿、畫龍點睛、龍馬精神、龍飛鳳舞、龍鳳呈祥、龍頭蛇尾、龍行虎步、龍爭虎鬥、龍吟虎嘯、龍肝鳳髓、龍肝豹胎、龍駒鳳雛、龍戰虎爭、龍眉鳳目、龍躍鳳鳴、龍蛇飛動、龍蛇混雜、龍盤虎踞、龍章鳳姿、龍騰虎躍、龍潭虎穴、龍潭虎窟、龍蟠虎踞、龍驤虎步、望子成龍 龍飛鳳舞 龍騰虎躍 龍潭虎穴 龍翔鳳翥 龍盤虎踞 來龍去脈 攀龍附鳳 群龍無首 車水馬龍 龍騰虎躍 龍馬精神 龍的傳人 老態龍鍾 葉公好龍 生龍活虎、龍精虎猛、龍駒鳳雛、龍舉雲興、龍樓鳳闕、游雲驚龍、魚龍混雜、直搗黃龍

❷ 古印度的《五卷書》是世界最早的寓言童話故事集成嗎

是的~~


《五卷書》

風靡世界逾千年之久的東方智慧

絕版近二十年

唯一中文全本季羨林譯著

修身、齊家、治國法則 為人、處世、交友智慧,

古代印度皇室必讀書 風靡世界逾千年之久

多達五十多個翻譯語種 影響遍布全球

季羨林先生高度贊譽 首譯中文全本

這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話集。

不同譯本的《五卷書》走遍世界每一個角落,而季羨林先生翻譯的《五卷書》是唯一的中文全文譯本。

世界上所有民族裡產生寓言和童話最多的就是印度,現在流行世界各地的寓言和童話很少不是從印度傳出來的。

而印度最有名的故事集便是《五卷書》,它被印度皇室作為政治和修身的課本,是一座智慧寶庫。

《五卷書》分為《朋友的決裂》《朋友的獲得》《烏鴉和貓頭鷹從事於和平與戰爭等等》《已經得到的東西的失去》和《不思而行》等五卷,是印度皇子們的必讀書,其中修身、齊家、治國法則,為人、處世、交友智慧,哲言警句俯拾皆是。

《五卷書》不僅用於教育印度王子們治國安邦之策,也因其趣味濃郁的內容獲得普通人民的喜愛,並用於學習為人處世之道。


2016年6月李安導演現身的上海電影節尤其引人關注,近日李安導演的精彩發言也刷爆朋友圈。從他的發言可以看出,李安導演是一位東方文化積淀非常深厚的電影人,談到電影與文化,談到電影對故事的探討,他曾說:人為什麼要寄託在一個故事性的結構里去尋找智慧?它的故事本身很重要,而印度教的故事是最棒的。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全部都輸給它……我覺得裡面都是寶藏。」

印度故事最經典的著作就是《五卷書》。非常巧合的是,終於拿到奧斯卡小金人的萊昂納多主演的《荒野獵人》前半段,正是《五卷書》中的第一段故事的開篇。

很多人知道《聖經》是世界上翻譯成外國文字最多的書,而僅次於《聖經》的書就是用梵文寫成的寓言童話集《五卷書》。但是要說到《五卷書》的影響,季羨林先生說,恐怕連《聖經》都要屈居第二。

為何如此說呢?

首先它的出身不同凡響,據說是古印度的一個國王,有三個笨得要命的兒子,「對經書毫無興趣,缺少智慧」,有一個「精通許多事論而享大名」的婆羅門,寫下了《五卷書》,在六個月內教會了三個王子統治論。

因此《五卷書》是印度皇室的教科書。修身齊家治國,為人處世交友,人生智慧無所不包,也因此流傳於世,「被用來教育青年」。

其次《五卷書》的文學價值得到高度肯定。《五卷書》中收集了大量的民間故事,並在流布過程中經過文人學士的反復編纂修改,採用連串插入的敘述方式,駢散相間結合的行文,大量的諺語、格言的運用,使其呈現出一種宏大敘事的架構,並填充以豐富飽滿的血肉,稱得上一部文學經典之作。

但因其中文譯本的稀缺性,《五卷書》並不為我們所熟知,不可不說是一大憾事。

重慶出版社的這次精裝再版,不僅再現季羨林先生的完整譯本,並附大量由巴列維文轉譯的阿拉伯文譯本插圖,樸拙可愛,頗具異域色彩,可謂彌補了這一大文化缺憾。

❸ 山西有哪些名人、名言、名勝古跡

山西省位於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東部。其間高山峻嶺,丘陵縱橫,山環水繞,地形復雜,地貌多樣,氣候適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處處絢麗多彩的景色。山西又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素有「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文獻之邦」的美稱,保留有全國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築,旅遊界因此說:「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中國看上海,千年中國看西安,五千年中國看山西」。自然美景、歷史文明、革命史跡和新時期建設成就,共同構成了山西得天獨厚、古今兼備、多姿多彩的旅遊資源。

--------------------------------------------------------------------------------

自然旅遊資源

山西復雜多變的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條件,造就了許多雄偉壯觀、引人入勝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貴生物等自然景觀,其自然旅遊資源之豐富位列全國前列,山西除了海洋、沙漠以外,幾乎擁有所有的自然景觀,而鹽池、萬年冰洞、火山群卻是絕大部分省份所沒有的。

名山大川:山西多名山,是全國唯一一個擁有五嶽、五鎮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最著名的有五嶽之一的北嶽恆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名山北武當山、綿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五老峰、全國十佳自然保護區之一的蘆芽山、五鎮之一的中鎮霍山、保存有華北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的歷山、太行山脈中奇絕險峻的太行大峽谷、王莽嶺、黃崖洞,另有靈空山、石膏山、仙堂山、管涔山、龐泉溝等,山色不同,神態各異,分別以險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勝。有的可游覽觀賞,有的可避酷暑,有的可訪古尋幽,有的可供瞻仰。大川首數黃河,是山西、陝西兩省的天然分界線,流經山西19個縣,流程965公里,先後匯入18條較大的支流和上千條溪流,晉陝黃河峽谷兩岸秀峰林立,形態萬千,風陵渡一帶的黃河寬達數十里,為黃河最寬處。這些名山大川猶如一幅幅美不勝收的畫卷,形成多處風光寶地,成為山西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旅遊資源。

洞石雄關:山西境內太行、呂梁、中條山中有多處石灰岩溶洞,如沁水白雲洞、壺關紫團洞、盂縣萬花洞、玉華洞、太原天龍山溶洞、忻州禹王洞等,大都保存完好,洞體廣闊,鍾乳石琳琅滿目、千姿百態,有的已對外開放,供人游覽。省內地貌奇特,各大名山處處可見奇峰怪石,如蘆芽山山峰形似蘆芽,直插雲霄;平走冠山頂似冠首;五台山的中台頂巨石堆積,名為「龍翻石」、北武當山巨大的「風動石」、靈石縣的「靈石」,殊為奇特。奇峰險壁間形成了娘子關、雁門關、偏關、寧武關、平型關等多處雄關險隘。

清泉湖泊:山西水資源缺乏,但天然湖泊遍布全省各地,歷年來又建造了多處水庫、人工湖泊,好似顆顆明珠鑲嵌在三晉大地上。山西泉源數以萬計,分冷泉、溫泉和礦泉三種。較大的冷泉有:朔州神頭泉、五台般若泉、太原難老泉、清徐平泉、洪洞霍泉、臨汾龍子祠泉等等;溫泉有渾源湯頭泉、忻州奇村泉、原平大營泉、定襄溫泉、盂縣溫泉、夏縣溫泉、新絳溫泉等。礦泉中以般若泉為代表。山西的天然湖泊有五台山北台頂天池、寧武天池、晉祠魚沼、清徐東湖、平泉東湖、西湖、運城伍姓湖、鹽池等;人工修建的水庫有垣曲小浪底水庫、萬家寨引黃工程、磨灘拴驢泉水庫、恆山水庫、汾河水庫、文峪河水庫、澮河水庫、漳河水庫、漳澤水庫等等,這些水資源已成為游覽勝地。

激流瀑布:山西境內名氣較大的瀑布有壺口瀑布、娘子關瀑布、王官谷瀑布、蟒河瀑布。壺口瀑布以壯闊著稱,娘子關瀑布以秀美聞名。激流險灘在黃河中游多處可見,如壺口以下的龍槽激流、龍門「三激浪」,都使人感到雄偉壯觀。

天氣景象:山西氣候季節性強,復雜多變,既有千里冰封的北國風光,又有開展多種溫帶旅遊活動的條件,還可飽覽奇特大氣景觀。五台山東台頂、歷山舜王坪觀「東海日出」可與泰山媲美,黃河孟門山「孟門月夜」景色迷人,五台山「寶光」堪稱一絕。

珍稀生物:山西已建成12個自然保護區。古樹名木、珍禽異獸深藏其中,褐馬雞、獼猴、娃娃魚都是罕見的珍奇動物。

附:山西省風景名勝一覽表

--------------------------------------------------------------------------------

人文旅遊資源

山西悠久的歷史,給我們留下眾多的古代建築——宮觀寺院、歷代古塔、石窟造像、彩塑壁畫、古城關隘、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傳世珍寶及風情民俗、風味名食、烹飪技藝等文化遺產。「山西——中國古代藝術的博物館」之稱,已被國內外各界人士所認同。

寺廟宮觀:山西現存古代建築,其數量之多和歷史、藝術價值之高都居全國之首。已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有35處,省級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有284處。據統計,宋金以前的木構建築為106處,佔全國同期建築物的70%以上。其中唐代的有五台南禪寺大殿、佛光寺東大殿和芮城廣仁王廟等,五代的有平順大雲院、平遙鎮國寺萬佛殿等,宋、遼、金代的有近百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宋代的晉詞聖母殿,高平遊仙寺、崇明寺、開化寺、大雄寶殿,遼金的大同華嚴寺建築群,大同善化寺,朔州崇福寺、應縣凈土寺正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晉城青蓮寺大雄寶殿,長子崇慶寺萬佛殿,汾陽太符觀和文水武則天廟等。山西元代以後的古建築保留更多。元代的永樂宮、廣勝寺的建築和壁畫均為藝術珍品;北魏始建而重建於明代的懸空寺驚險奇特,中外獨有;更有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建築群,作為凈土宗道場的玄中寺,被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的平遙雙林寺,全國武廟之首的解州關帝廟等,都是明清時期的藝術傑作。此外,孟縣藏山廟、介休後土廟、綿山回鑾寺、萬榮飛雲樓、秋風樓,靈空山聖壽寺,臨汾堯廟等,均各有千秋,閃爍著歷史和藝術的光華。

歷代古塔:省內歷代古塔多達280多座,其中以應縣佛宮寺釋達塔、五台山白塔、代縣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雙塔、洪洞廣勝寺飛虹塔和永濟普救寺鶯鶯塔最為著名。

石窟造像:據考察,山西境內規模較大的石窟有北朝時期19處,隋唐時期21處,宋代2處,元代2處,明代5處,加上雲岡石窟,天龍山石窟共51處。以全國三大石窟之一的大同雲岡石窟為最,太原天龍山石窟、龍山石窟、長治羊頭山石窟、平定開河寺石窟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城垣關隘:山西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內外長城延伸到山西的大同、朔州、忻州、晉中、呂梁、陽泉等八個地、市境內,約計3500公里。有雁門關、平型關、寧武關、娘子關、偏關等重要關隘。山西古城垣較為完整的有平遙城和娘子關城,平遙城除城牆外,城內鼓樓、城隍廟、街坊、店鋪、民居都保持著明、清形制與風貌。

古代壁畫:山西古建築眾多且大部分屬佛教寺廟和道教宮觀。而這些寺觀,又幾乎全有壁畫。據統計,山西寺觀壁畫,現仍有兩萬七千平方米之多。其中唐代壁畫三十二平方米,五代壁畫二十多平方米,遼代壁畫十五平方米,宋代壁畫八十六平方米,金代壁畫四百四十多平方米,元代壁畫一千四百三十多平方米,明代壁畫二千三百多平方米,清代壁畫二千九百一十多平方米。在這些壁畫中,以芮城境內的永樂宮元代壁畫稱最。這些的殿宇全是元代建築,各殿內牆面和拱眼壁上,滿繪壁畫,總面積以單面計算,達一百多平方米。

古代彩塑:山西現有古代彩塑近一萬三千尊。其中唐代八十二尊,最有名的有五台山南禪寺彩塑,佛光寺彩塑;晉城古青蓮寺彩塑等;五代時期十一尊,最有名的是平遙鎮國寺彩塑;宋、遼、金時期三百九十四等,最有名的是大同華嚴寺遼塑、太原晉祠、長子法興寺、晉城二仙觀宋塑、朔縣崇福寺、五台佛光寺文殊殿金塑等;元代三百八十六尊,最有名的是晉城玉皇廟二十八宿彩塑;明代五千八百七十八尊,最有名的是平遙雙林寺彩塑和隰縣小西天彩塑;清代彩塑,山西有六千餘尊。

古文化遺址:山西發掘出具有較高研究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多處。屬於舊、新石器時代的有芮城西侯度遺址及合河遺址、襄汾丁村遺址、沁水下川遺址等,夏代以後的重要古遺址和墓葬有太原羅城春秋墓、侯馬晉國古都遺址、朔州漢墓群、高平長平之戰遺址、晉陽古城遺址等。文物、考古部門從這些古遺址古墓葬中發掘出大量錢幣、陶器、石器、木器等珍貴文物,並不斷有新的發現。

革命歷史紀念地:近、現代的人民民族、民主革命斗爭給山西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革命文物、故地。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武鄉縣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武鄉王家峪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平型關戰役舊址、五台縣松岩口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劉胡蘭烈士紀念館等,其它還有黃崖洞保衛戰故址、左權將軍犧牲紀念地、抗日華僑女英雄李林紀念館、長治太行太岳烈士陵園、毛澤東故居等,它們從不同的側面真實地記錄了如火如茶的革命斗爭史績。

附:山西省歷史名勝一覽表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大同市:古稱平城,北魏前期國都,遼、金時為陪都,稱西京。素為晉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文物古跡甚多,有公元453——495年(北魏時期)開鑿的雲岡石窟,以及上下華嚴寺、普化寺、九龍壁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遙縣:平遙,從古城內發現的仰韶彩陶文化證明,遠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在此生息。春秋時為晉國中都邑,漢為京陵縣。北魏時平陶縣治,因避諱太武帝名而改平遙縣。平遙城內文物遺址甚多。現存的古城牆,是我國僅存的較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始建於西周,明洪武三年擴建,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城內街巷、居民宅院富有民族特色,以及明代中國北方民居建築的風格。城外雙林寺、鎮國寺以其精美的彩塑聞名中外。

代縣:古州代縣是晉北地區政治、軍事、文化、經濟之重鎮,名勝古跡有雁門關、邊靖樓、阿育王塔、楊家祠堂、趙杲觀等。歷史上陳子昂、李白、王昌齡、王維、李賀,范仲淹、元好問等都曾留下關於代縣名勝古跡的傳世之作。此外,代縣拙中見巧的剪紙藝術,栩栩如生的麵塑製作,精美艷麗的刺綉工藝等民間文化藝術無不光彩奪目,尤其是民間繪畫更為人們所驚嘆。

祁縣:晉中寶地,早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定居。現祁縣縣城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祁縣名人輩出,有祁黃羊、王允、溫嶠、溫庭筠、戴廷式等。聞名中外的祁縣喬家大院、渠家大院是清末民初的民居精品。祁縣古城滿街的古老店鋪和寺廟,滿城的磚雕石刻,油漆彩繪,古色古香。古籍藏書,歷史文物,民間藝術豐富多彩。祁縣秧歌源遠流長,元宵社火喜聞樂見,臘塑、麵塑、剪紙維妙維肖,都充分體現了古老的黃河文化在祁縣的深厚積沉。

新絳縣:晉南商城,自北魏始設州置郡,是山西南部有名的古城和商賈之地,集隋、唐、宋、元、明、清文物於一城,主要有絳守居園池、絳州大堂、龍興寺內室塔等。保存完好的《絳帖》,系全國四大名帖之一。此外還有絳州鼓樓、鍾樓、樂樓、稷益廟壁畫。新絳人傑地靈,荀子、王之渙、高克明、李毓秀等也都誕生在這里。

--------------------------------------------------------------------------------

民情風俗旅遊資源

太谷、祁縣、臨汾、陽城、晉城、渾源、朔州、襄汾、定襄等地保存有大量明清時代的民居建築物。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館、祁縣民俗博物館、定襄民俗博物館集中反映了晉南、晉中、忻州地區民間傳統的歲時風俗、婚喪嫁娶、禮儀風俗、民間工藝和農業生產、文化娛樂活動等典型北方民俗風情。詳細內容參見本站山西民俗

名特產品、風味小吃:杏花村汾酒、山西麵食、平遙推光漆器、新絳雲雕、漆刻器、大同銅器等產品,具有悠久歷史,聞名海內外。

民歌藝術:山西,被譽為「民歌的海洋」。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就有很大的成就,《詩經》中「唐風」、「魏風」包括《伐檀》、《碩鼠》都是山西民歌。山西一百多個縣,幾乎每個縣都有它自己的民歌。據有關方面統計,現在已經收集起來的民歌達兩萬余首。山西的民歌不僅多,而且地方色彩十分鮮明。山西各地的民歌,在藝術風格上是很不相同的。河曲、保德、偏關一帶的民歌,音調高亢,音行跳躍性大,因此聽起來頗有塞上高原的那種特有的遼闊、雄渾之感,而且抒情憨直、潑辣,樸素明快之中,又洋溢著詼諧、纏綿之美。忻州、定襄民歌,大同、陽高、朔縣民歌,比起河曲民歌來,又各有其特色。左權民歌自成脈系,清新、柔媚。其中有不少「三拍子」情歌,這是其他民歌中所沒有的。祁縣、太谷民歌,還有壽陽、太原民歌,無論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較為靈活、自由、富於變化。晉東南壺關、晉城、陽城、沁水一帶的民歌,調式古板,鄉土習俗氣味較重。沁源縣的民歌善於抒發當地農民在現實生活中的熱烈感情,具有濃烈的時代氣息。

民間舞蹈:許多專家們又稱山西為「民間舞蹈之鄉」。據唐人蘇鶚著《蘇氏演義》載,遠在先秦,太原地區就有以「戰蚩尤」為內容的較為優美的舞蹈流行於民間了。在運城侯村發掘的漢墓中,也曾發現過刻有男女舞伎相對起舞的「百戲樓」模型。在山西其他地方發掘的唐代古墓中,還有好些神姿俱佳的舞童形象。山西的民間舞蹈種類很多,到現在為止,大約還保留著二百餘種。如:「鼓類舞」就有「花鼓」、「轉身鼓」、「花慶鼓」、「扇鼓」、「五虎爬山」、「穿箱鑼鼓」、「腰鼓」、「口含花鼓」、「牙鼓」等近二十多種。山西「花鼓」,形式多樣,分高鼓(鼓掛胸前)、低鼓(鼓掛腰間)、多鼓(腰、胸、肩各掛一鼓)等。山西「花鼓舞」以運城、臨汾地區為盛。如萬榮縣十七個鄉就有十三個鄉有花鼓舞隊。有的鎮上每條街都有一垛花鼓,因而被稱為「花鼓之鄉」。山西的「秧歌舞」遍及三晉。大體可分為北路的「踢鼓子秧歌舞」、「汾孝地秧歌舞」、「原平風秧歌舞」、「左權小花戲舞」、「侯馬白店秧歌舞」、「臨汾傘秧歌舞』等幾種類型。此外,還有「獅子舞」、「龍舞」、「高蹺」、「旱船」、「背棍」、「抬閣」、「吹彈歌舞」以及各式各樣的「燈舞」等等。山西的民間舞蹈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反映社會生活蘊含深厚,抒發感情細膩逼真,而且形式和內容的結合十分默契。二是戲劇性較強。不管那種舞蹈,都穿的是戲劇服裝,臉譜化妝,也均系戲劇式的。在表演內容上也多有藉助戲劇劇情的。三是戲、歌、舞相雜,如河曲的《二人台》,既是民歌又是民舞。還有的是雜技、舞蹈、戲劇的統一。如「高蹺」、「旱船」、「獅子舞」、「龍舞」、「背棍」、「鐵棍」等等。

民間音樂:山西,有著豐富的民間音樂遺產和得天獨厚的民間音樂發展土壤。比如中華民族音樂唯一有史料記載的一位最早、最有名的音樂家師曠,就是山西洪洞人。他是春秋時期晉國樂師,我國古代《陽春》、《白雪》等名曲就出自他手。山西珍貴的「古典樂曲」很多,至今仍有不少在民間流傳。現在我們看到的山西民間樂器,也大都是自古傳下來的。這些樂器,以絲竹為主,如笙、管、笛、胡琴、板胡、三弦、嗩吶、琵琶、箏、巴烏、各種鼓器、鐃、鈸、鑼、鑔等,山西的民間樂曲大體分為三類。一類是由各地吹鼓手班子演奏的「鼓吹器樂曲」,山西的鼓吹樂遍及全省,而以忻州和晉中地區的規模最大、最有名。如原平、繁峙、代縣一帶的《大得勝》及《八大套》等。一類是由各地群眾鬧紅火時用多種樂器演奏的曲調,最有名的是長治的「八音會」和洪洞的「威風鑼鼓」等。一類是由僧道流傳下來的「廟堂音樂」或僧道雜樂。最有影響的要數五台山僧人演奏的廟堂音樂了。山西的民間器樂藝術,往往與說唱藝術結合在一起。象「潞安鼓書」、「襄垣鼓書」、「晉北道情」、「永濟道情」、「陽城道情」、「翼城琴書」、「武鄉琴書」等,就具有這樣的特點。

戲曲藝術:山西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發祥地之一,早在漢代,山西就出現了戲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間,山西各地到處活躍著諸如滑稽戲、影戲、歌舞戲、百戲、技藝戲等多種土戲,這些土戲在當時已是中國戲曲的雛型。後經澤州(今晉城)說唱藝人孔三傳把單宮調改為諸宮調,就把山西實際也是全國的戲曲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到了元代,戲曲藝術日趨鼎盛,而山西,不僅「名伶輩出」,同時還成了全國戲曲藝術的中心。僅以元代戲台而論,目前全國所發現的元代戲台,基本上都在山西晉南。如臨汾魏村牛王廟至元二十年建的「樂亭」,臨汾東關村至元五年建的戲台,翼城武池村喬澤廟至元九年建的樂樓等等。到了明代,山西蒲州、陝西同州、河南陝州一帶的民間藝人,又大膽地把北雜劇唱腔進行改革,把胡琴、鑼鼓、嗩吶等吸收入戲曲,特別是出於換板式的需要而加了一付棗木梆子,這樣就在山西境內出現了「蒲州梆子」戲。後由蒲州梆子分別與晉中、晉北、晉東南等地的土戲及風俗人情相結合,就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此外,山西的戲曲劇種繁多,全國三百多個劇種,山西就有五十四個,佔到六分之一。山西的職業劇團現在有二百多個,從業人員達一萬五千人。在五十四個劇種中,中路梆子博採眾長,再加上地理、歷史等原因,逐漸發展為山西的代表戲曲,所以人們又稱中路梆子為「山西梆子」和「晉劇」。

剪紙藝術:山西的剪紙藝術,從風格上說,基本上分為粗獷、質朴的單色剪紙和婉約柔麗的彩色點染刻紙兩大類。前者遍布晉南、晉東南、晉中、晉西北,後者集中於雁北一帶,其中尤以廣靈稱最。在山西的民間剪紙中,有不少紋樣,是用諧音手法設計的。如用「雞」、「馨」、「如意」的形象表示「吉祥如意」;用「蓮」、「魚」形象表示「連年有餘」;用「蓮花」、「桂花」等形象表示「連生貴子」等。還有的紋樣是傳說中的象徵物表示的,如「鹿」、「鶴」表示長壽,用「龍」、「鳳」組在一起表示婚喜,即「龍鳳呈祥」。在大量的剪紙作品中,可以看出以「龍」、「蛇」、「魚」、「蛙」為內容的紋樣最多,這正是以龍蛇為圖騰的華夏民族文化的最大特徵。山西民間剪紙不僅寫實生動,而且藝術想像力極為豐富。山西的民間剪紙還和各地群眾的各種民俗活動,包括一年四季的傳統節日、禮俗及生、婚、壽、喪等緊緊相連。

皮影藝術:山西的皮影藝術,早在我國宋代就廣為傳播。皮影多以牛皮為料雕鏤而成,造型極為豐富,從天上到地下,從人物到走獸飛禽無所不有。皮影以平面曲線構圖,人物全為正側面形,生、旦、凈、末、丑各種角色俱全,與戲劇臉譜、服飾相似。表演時挑簽人以三根小棍操縱皮影人物的身軀及四肢,藉助燈光把影像投射在「紙窗」或「沙窗」上,看起來別有一番風趣。

年畫藝術:山西的木版年畫,始於宋、金時代。其中晉南木版年畫,與河北武強年畫、天津楊柳青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齊名。山西的木版年畫,內容上多為吉祥喜慶,常見的形式有燈畫、中堂畫、條屏、貢箋、窗畫、門畫、灶龕畫、影壁畫、門頭畫、桌裙畫等多種。山西的木版年畫,構圖飽滿,色澤明快,線條簡練,格調粗獷,而且裝飾性很強。

--------------------------------------------------------------------------------

山西旅遊現狀

在前幾年的一次全國性旅遊資源綜合測評中,山西出人意料地排名第一,但目前山西全省的旅遊業收入處於全國末流,主要原因一是開發力度不夠,這與山西省目前的整體經濟狀況是分不開的;二是缺少宣傳,這主要是政府部門不夠重視以及觀念落後的緣故。另外,山西旅遊資源自身還有一些弱點也制約著山西旅遊業的發展。一、山西景點以歷史名勝為主。這就決定了對此感興趣的往往是具有一定文化層次的遊客,而他們只佔遊客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其中許多人都屬於參觀、訪問、考察而不是自費旅遊。二、景點分散、交通不便。山西特殊的地形使得旅遊成為一件較為艱苦的磨練,道路條件和客運經濟的落後使得大部分山西景點只適於自駕車或隨團旅遊而不方便自助旅行,筆者在自助旅行過程中對此深有感觸。三、自然環境惡劣。山西本身就多風沙、多煤塵,而工業污染更是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使得外地遊客極為失望。

山西旅遊資源分布,按行政區劃可分為太原、大同、朔州、忻州、晉中、呂梁、陽泉、運城、臨汾、長治、晉城十一個地市,按旅遊線路、景點的分布來劃分,則沒有統一的標准,出現過多種劃分形式,本站作如下劃分:

一、大同旅遊區。主要景點有大同市的雲崗石窟、華嚴寺、善化寺、九龍壁,渾源縣的恆山、懸空寺,應縣的木塔、代縣的雁門關、楊忠武祠、邊靖樓、趙杲觀等。

二、五台旅遊區。主要景點為五台山寺廟群、五台山自然風光。

三、壺口旅遊區。主要景點為壺口瀑布及沿線廣勝寺、堯廟、大槐樹、蘇三監獄等。

四、晉中旅遊區。主要景點為太原市的晉祠,平遙縣的平遙古城、雙林寺,靈石縣的王家大院、綿山,祁縣的喬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縣的曹家大院等。

五、運城旅遊區。主要景點有解州關帝廟、常平關帝廟、鹽池、普救寺、黃河鐵牛、永樂宮、飛雲樓、秋風樓、五老峰、王官谷、小浪底等。

六、太行旅遊區。即長治、晉城兩市旅遊區,主要景點有沁水縣的歷山、柳氏民居,陽城縣的蟒河、皇城相府、磨灘,壺關縣的太行大峽谷,黎城縣的黃崖洞,陵川縣的王莽嶺、錫崖溝、武家彎等。

七、其它旅遊景點。主要有蘆芽山、龐泉溝、娘子關、靈空山等景點。

山西的旅遊景點眾多,大體可分為五大類。

一、傳統王牌景點。這些景點久負盛名,在全國有較大的影響力,為山西旅遊業的王牌,主要包括:雲岡石窟、懸空寺、應縣木塔、五台山、晉祠。

二、新興王牌名勝。這些景點雖然馳名全國,但其實大多都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後才開始開發並走向全國的,主要包括:壺口瀑布、平遙古城、雙林寺、王家大院、喬家大院。

三、傳統優秀景點。這些景點長期以來均為旅遊名勝,有許多方面並不次於前兩類景點,但由於多種原因制約,它們在全國的影響力還不大,主要包括:廣勝寺、堯廟、大槐樹、蘇三監獄、關帝廟、普救寺、黃河鐵牛、永樂宮、恆山、娘子關、龐泉溝等。

四、新興優秀景點。這些景點經過近年來的大力開發和宣傳,成為省內旅遊熱點,主要包括綿山、蘆芽山、禹王洞、忻州溫泉、皇城相府、太行大峽谷等。

五、正在開發或准備開發的景點。這些景點風光秀麗,但由於經濟等方面的原因正處於開發狀態或尚未開發,主要包括歷山、柳氏民居、五老峰、蟒河、磨灘、小浪底、靈空山、王莽嶺、錫崖溝、武家彎等。

❹ 生肖虎有什麼文化象徵意義

?《晉書·王濟傳》說:王愷以帝舅者豪,有牛名‘八百里駁’,常瑩其蹄角。日行八百里的牛,為什麼叫做駁呢?原來《山海經·西山經》說: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駁,是食虎豹,可以御兵。司馬相如《子虛賦》說:楚王乃駕馴駁之駟,乘雕玉之輿。《管子》里有一個故事,說齊桓公騎馬在郊外賓士,有隻老虎看到,嚇得大驚失色,趴在地上動也不敢動。齊桓公覺得不可思議,便問管子老虎為什麼會怕他?管子說,那一定是只毛色駁雜的馬,老虎誤以為是駁,駁吃老虎,所以怕得要死。明代劉基寫的《郁離子》一書中,也有一個和老虎有關的故事,不過,這只老虎是假的。故事說有一個楚人,深受狐狸之害,怎麼捉也捉不到它,有人建議他做一隻假老虎放在窗前,因為虎是猛獸,何動物都怕。此法果然有效,狐狸一看見老虎,驚叫倒地,手到擒來。後來野豬為害,他也用這個方法來嚇跑野豬。他以為只要披上虎皮,什麼動物都怕他了,便得意起來。但是此時他家外面的野地卻出現一隻駁,他便披上虎皮去驅趕,結果被駁吃掉。
《張魚舟》:唐建中初,青州北海縣北有秦始皇望海台,台之側有別浕泊,泊邊有取魚人張魚舟結草庵止其中。常有一虎夜突入庵中,值魚舟方睡,至欲曉,魚舟乃覺有人。初不知是虎,至明方見之。魚舟驚懼,伏不敢動。虎徐以足捫魚舟,魚舟心疑有故,因起坐。虎舉前左足示魚舟,魚舟視之,見掌有刺可長五六寸,乃為除之。虎躍然出庵,若拜伏之狀,因以身劘魚舟。良久,回顧而去。至夜半,忽聞庵前墜一大物。魚舟走出,見一野豕腯甚,幾三百斤。在庵前,見魚舟,復以身劘之。良久而去。自後每夜送物來,或豕或鹿。村人以為妖,送縣。魚舟陳始末,縣使吏隨而伺之。至二更,又送麋來,縣遂釋其罪。魚舟為虎設一百一齋功德。其夜,又銜絹一匹而來。一日,其庵忽被虎拆之,意者不欲魚舟居此。魚舟知意,遂別卜居焉。自後虎亦不復來。(出《廣異記》)
《李大可》:宗正卿李大可嘗至滄州。州之饒安縣有人野行,為虎所逐。既及,伸其左足示之,有大竹刺,貫其臂。虎俯伏貼耳,若請去之者。其人為拔之,虎甚悅,宛轉搖尾,隨其人至家乃去。是夜,投一鹿於庭。如此歲余,投野豕獐鹿,月月不絕。或野外逢之,則隨行。其人家漸豐,因潔其衣服,虎後見改服,不識,遂齒殺之。家人收葬訖,虎復來其家。母罵之曰:吾子為汝去刺,不知報德,反見殺傷。今更來吾舍,豈不愧乎?虎羞慚而出。然數日常旁其家,既不見其人,知其誤殺,乃號呼甚悲,因入至庭前,奮躍拆脊而死。見者咸異之。
《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又姓。《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又灘名。從古至今,虎都被譽為百獸之王,是勇猛與力量的象徵。中國人崇敬猛虎的威風八面,很早就形成了對虎圖騰的崇拜。早在仰韶文化時代,龍虎圖案便代表了力量與尊貴。
中國人將勇猛的戰將稱為虎將,三國時代的關、張、趙、馬、黃合稱五虎上將,乃至其後代被稱為將門虎子;帝王調兵的信物叫做虎符,以體現軍力與威勢;而《三十六計》中的調虎離山計,《孫子兵法》中的坐山觀虎鬥,無不體現著虎在戰爭中的特殊地位。
諺語,有人說它是智慧的花朵。以十二生肖為內容的諺語數量眾多,流傳廣泛,是廣大群眾所創造並喜聞樂見的富有氣息和情趣的語言表達形式。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牛不喝水不能強摁頭、兔子不吃窩邊草等等。與老虎有關的諺語也十分豐富,這些諺語有的反映了虎的性格特徵勇猛、威武、凶暴以至使人望而生畏,不敢親近,就如同在帝王或者權威的面前。如封建社會中那些當官的,無論是生活在帝王身邊的文臣武將,還是那些達官顯貴的下屬,凡事總得謹小慎微,服從上級和帝王的意志,必須視帝王國君和達官顯貴的眼色並迎合其好惡行事,否則一不小心,一思之念,一句之言都會觸怒他們,輕者有牢獄之災,重者就會招致鐐之禍,乃至斬首示眾,誅夷九族。在官場或民間就流行著反映上述心態的諺語:伴君如伴虎、老虎門下官難做之類。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它的表層語意並不深秋,意思是說,如果你不進入老虎居住的洞穴,就無法得到你想得到的小老虎。但是,這條諺語由比喻而出來的的主旨卻十分深刻,它告訴人們,你想實現自己的理想或達到某種目的,如果不冒風險,不以艱苦的努力與實踐,就不能取得成功和勝利,就不能如願以償,達到預期的目的。這條諺語在民間或者是上層流傳都十分廣泛,其典出於《東觀漢記·一六·班超傳》原本作不探虎穴,不得虎子。這個典故是說:班超帶領漢軍去攻打在邊境經常進犯匈奴,久而久之,將士都有些厭戰情緒。
一次,班超與將士三十六人在一起飲酒,個個喝得面紅耳赤,情緒高漲勃發,興味盎然。於是班超就乘著酒興,面對將士的厭戰,憤怒地激勵將士道:不探虎穴,不得虎子。現在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乘著漆黑之夜,以火攻去襲擊匈奴的兵營。這樣,不僅可以使匈奴不知我軍的兵力到底有多少,而且攻其不備,一定會使匈奴之軍在不備而戰之中驚恐萬狀,措手不及,他們就會被我威武之師,消滅得乾乾盡盡!這個典故歷經演變,深入民間,成為人民大眾的口頭禪,婦孺皆知,童叟均曉。
這條近乎格言或警語式的諺語,還有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國志·呂蒙傳》);但後世用得最多的還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的從正面說,也寫作入虎穴而得虎子;最後濃縮為成語虎穴得子。由此可見,與虎有關的任何一條諺語,從其創造或演變的過程來看,不知凝聚了人民大眾中多少的智慧與心血,它是一語言礦山中提煉出來一克鐳,也是語言中的精化或者精萃。

熱點內容
跟眼睛有關的成語 發布:2024-05-09 09:31:56 瀏覽:774
吵鬧的詞語 發布:2024-05-09 09:23:35 瀏覽:856
@呵.:英雄在此[看]つるぺた守護騎士 發布:2024-05-09 08:21:19 瀏覽:582
趣味英語短句 發布:2024-05-09 08:08:16 瀏覽:71
關於會計的句子 發布:2024-05-09 07:50:13 瀏覽:98
作文終點 發布:2024-05-09 07:07:58 瀏覽:527
青雪講鬼故事 發布:2024-05-09 06:19:01 瀏覽:49
熱愛工作的短句 發布:2024-05-09 05:58:18 瀏覽:557
忠犬八公美國版國語免費觀看 發布:2024-05-09 04:58:45 瀏覽:585
秦嵐方中信床戲 發布:2024-05-09 04:53:39 瀏覽: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