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炊煙的詩句
A. 描寫炊煙的古詩詞
絲絲古柳綱羅鴉,拍拍平田鼓吹鼃。不是青煙出林杪,得知山崦內有人家。——宋容代 史彌寧《炊煙》
疏林外、一點炊煙。——宋 周邦彥 《一寸金·州夾蒼崖》
田舍炊煙常蔽野。——宋 洪適 《望江南/憶江南》
苒苒炊煙一縷。——宋 袁去華 《水調歌頭·鳥影度疏木》
一點炊煙時起。——宋 陸游 《桃源憶故人·斜陽寂歷柴門閉》
認炊煙。——宋 張孝祥 《多麗·景蕭疏》
炊煙一點孤村迥——宋 趙長卿 《菩薩蠻·炊煙一點孤村迥》
亂雲剩帶炊煙去——宋 辛棄疾 《鷓鴣天·千丈清溪百步雷》
舊歲炊煙渾欲斷——宋 辛棄疾 《滿江紅·我對君侯》
炊煙深巷聽繅繭——宋 陳三聘 《蝶戀花·閶闔城西山四面》
野灶炊煙里——宋 劉過 《六州歌頭·鎮長淮》
柳影人家起炊煙——宋 高觀國 《留春令·斷霞低映》
數旬間、渾不見炊煙——宋 魏了翁 《念奴嬌·被東風吹送》
見炊煙又起——宋 黃機 《沁園春·日過西窗》
炊煙三兩人家住——宋 劉克庄 《踏莎行·日月跳丸》
淮河北去炊煙少——宋 劉克庄 《憶秦娥·梅謝了》
炊煙少——宋 劉克庄 《憶秦娥·梅謝了》
B. 形容炊煙的詩句有哪些
1、《憶秦娥·梅謝了》
宋代:劉克庄
梅謝了,塞垣凍解鴻歸早。鴻歸早,憑伊問訊,大梁遺老。
浙河西面邊聲悄,淮河北去炊煙少。炊煙少。宣和宮殿,冷煙衰草。
譯文:
梅花凋謝了,北方邊塞的冰雪已經融化,大雁也早早地向北飛去了。我要委託那北歸的大雁,請它問候一下故都家鄉的父老。前線地區防務荒疏、邊聲悄寂,金人佔領的淮河以北,人煙稀少。那曾經繁華奢靡的宣和宮殿,已經衰草遍地,塵煙繚繞。
2、《吳門道中二首.其二》
宋代:孫覿
一點炊煙竹里村,人家深閉雨中門。
數聲好鳥不知處,千丈藤羅古木昏。
譯文:
在翠綠的竹林中升起了裊裊炊煙,才知曉竹林深處有一個小村莊,走近才發現村裡人家的門因下雨早早關閉。這時從竹林中傳出陣陣鳥叫,可是偌大的竹林中卻發現不了鳥兒的位置,只見到長長的藤蘿和黃昏中的古木。
3、《採桑子·桐廬舟中》
清代:陶元藻
浮家不畏風兼浪,才罷炊煙,又裊茶煙,閑對沙鷗枕手眠。
晚來人靜禽魚聚,月上江邊,纜系岩邊,山影松聲共一船。
譯文:
江上風急浪涌仍不懼巋然不動,剛剛吃完飯又接著烹茶慢飲,卧躺舟中讓思緒與沙鷗一同翱遊冥冥長空,枕手緩緩入夢。黑暗降臨,寂靜無聲,水中小雨群群聚集嬉戲。天上的明月高懸,江面波光粼粼,小舟系於岩石邊,與這寧靜的夜晚融為一體。
4、《歸園田居·其一》
魏晉:陶淵明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譯文:
遠處的鄰村舍依稀可見,村落里飄盪著裊裊炊煙。深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
5、《寒食》
唐代: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
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裡。
C. 和「炊煙」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王維
釋義:夕陽西下,渡口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倒映出太陽的余輝;一縷炊煙,緩緩地在寧靜的村子裡升起。
漁市孤煙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柳永
釋義:對仗十分工巧。 漁市、水村勾畫出一幅江邊的蕭索秋景:碧色的煙柱孤獨地飄忽在寒意漸濃的秋氣里,如血的夕陽染紅了。
孤煙村際起,歸雁天邊去.──孟浩然
釋義:放眼望去四周是一片蒼茫的曠野,故鄉的山河不知在何處。
蕭條孤煙絕,日入空城寒.──韋應物
釋義:蕭條市井,人煙稀少。太陽照射空曠的城池,倍感凄愴寒冷。這兩句是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相得益彰。
霧歛蘆村落照紅,雨余漁舍炊煙濕.──陸游
釋義:後輩人的思維能力中逐漸邈遠,與光和作用沒有關聯,遠離植物的根.
西村林外起炊煙 ,炊煙出茆屋── 宋 陸游《春日雜題》
釋義:樂歲家傢俱自得涸池積槁葉,茆屋圍疏籬。
炊煙漠漠衡門寂──宋陸游 《九月晦日作》
釋義:再不用多言了,很明確了,就是這炊煙,已經接地氣的令人想不銷魂,也難。
米竭炊煙靜──宋陸游 《貧居即事》
釋義:村深客屨稀
茶灶炊煙野寺秋──宋陸游 《山行》
釋義:秋天看楓葉,看到是蕭肅。所以一定要到寺里。
日或無炊煙──宋陸游 《示子遹》
釋義:炊煙一點孤村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