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故國的詩句
㈠ 關於思念祖國、思故鄉的詩句
1、春望
【作者】杜甫【朝代】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白話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到了現在,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插不了簪了。
2、《靜夜思》
【作者】李白【朝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白話翻譯: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3、《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朝代】唐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白話翻譯:
迷濛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4、《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白話翻譯:
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鍾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5、《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朝代】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白話翻譯:
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㈡ 關於思念故鄉的古詩
1、【靜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京師得家書】明代: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譯文:綿綿的江水有三千里長,家書有十五行那麼長。行行之間沒有其他的言語,只是告訴我要盡早回到故鄉。
3、【鄉思】宋代: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譯文:人們說,那太陽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沒法看到我的家。正在惱恨眼前的青山遮斷了我的視線,重重暮雲,又把青山密遮。
4、【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唐代:劉長卿
古台搖落後,秋日望鄉心。
野寺來人少,雲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
譯文:古台破敗草木已經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鄉思。荒野的寺院來往行人少,隔水眺望雲峰更顯幽深。夕陽依戀舊城遲遲下落,空林中回盪著陣陣磬聲。感傷南朝往事不勝惆悵,只有長江奔流從古到今。
5、【人日思歸】隋代: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譯文:入春已經七天了,離開家已經有兩年了。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飛的雁群之後了,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在春花開放以前就有了。
(2)思念故國的詩句擴展閱讀:
【靜夜思】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凄涼之情。
詩的後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