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的詩歌
A. 有關「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觀」的詩詞有哪些
1.富強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孟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2.民主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尚書》
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荀子》
3.文明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
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經》
4.和諧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
5.自由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
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莊子》
6.平等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西銘》
7.公正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禮記》
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申子》
8.法治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管子》
法分明則賢不得奪不肖,強不得侵弱,眾不得暴寡。——《韓非子》
9.愛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詩經》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日知錄》
10.敬業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中庸》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11.誠信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荀子》
12.友善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
B. 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詩歌
留個贊再走。
縱然瀟灑走世界。行單影只似飄花。
心中有國家天下,腦後華夏身天涯。
C. 贊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詩歌
1、社會主義好
社會主義好是新中國50年代最流行的革命歌曲。希揚詞、李煥之曲。歌曲進行速度,旋律奮發激昂,高度頌揚了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下的人民新中國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的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同時唱出了全國人民堅決跟定共產黨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強決心。
這首歌曲曾被選為十五首革命歌曲之一,收入《革命歌曲大家唱》之中。教育和影響了新中國幾代人的思想和成長。
2、團結就是力量
由牧虹作詞、盧肅作曲,產生在1943年6月晉察冀邊區平山縣黃泥區的一個小村子。為了反對日寇到邊區搶糧,實行「搶光、殺光、燒光」的瘋狂政策,西北戰地服務團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廣大農村參加斗爭。為了配合這場斗爭,牧虹和盧肅同志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時間里,突擊創作了小型歌劇《團結就是力量》。
在這個劇的排練過程中,大家覺得劇情還可以,就是感到結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終止感。綜合大家建議,決定由牧虹同志寫詞,盧肅同志譜曲,為該劇增加一個幕終曲,於是《團結就是力量》這首經典名曲,就這樣誕生了。

3、歌唱祖國
《歌唱祖國》由王莘作詞、作曲,是一首愛國歌曲。1951年9月12日,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發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國廣泛傳唱《歌唱祖國》。歌曲已經成為中國各種重大活動的禮儀曲、開場曲或結束曲。1989年,歌曲榮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金唱片獎。
(3)價值觀的詩歌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
中央政治局圍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進行集體學習。中辦下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
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有力部署,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