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古詩有哪些
❶ 一年級學過的所有古詩
語文第一冊:
詠鵝
唐
駱賓王
鵝
鵝
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憫農
唐回
李紳
鋤禾答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語文第二冊:
草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識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
飛在青雲端。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近,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❷ 1年級有哪些古詩
人民教育出版社復 一年級《語制文》上冊中的古詩共6首:
1.詠鵝(唐代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2.江南(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3.畫(唐代 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4.憫農(唐代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古朗月行(唐代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6.風(唐代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年級《語文》下冊中的古詩(課文里只有三首):
靜夜思(唐代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古詩二首
池上(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小池(宋代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另外「日積月累」中有唐代孟浩然的《春曉》,唐代李白的《贈汪倫》。唐代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❸ 一年一年級的古詩有哪些
一年級的古詩
1、詠鵝
唐 駱賓王
鵝 鵝 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2、憫農
唐 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3、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一年級
語文第二冊:
4、草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5、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6、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識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
飛在青雲端.
7、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近,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8、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❹ 一年級所有古詩
1、詠鵝
唐 駱賓王
鵝 鵝 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2、憫農
唐 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3、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語文第二冊:
4、草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5、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6、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識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
飛在青雲端.
7、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近,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8、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拓展資料:
1、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2、中國古代詩歌體式繁多,在古詩的分類和叫法上也眾說紛紜。尤其是對於 樂府、古風、 歌行體三類詩,更易混淆。因為,從形式上看, 樂府體與古風都是五言體,七言古詩與歌行體都是七言體,很難區分。但是,從古代以來,人們比較一致地承認它們在表達內容、手法、風格特色的區別,對它們有約定俗成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