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詩句歌詞 » 詩詞流域

詩詞流域

發布時間: 2023-08-18 18:18:52

『壹』 關於黃河的詩詞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張養浩《潼關懷古》)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詩歌
【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
崔曙

吾友東南美,昔聞登此樓。人隨川上逝,書向壁中留。
嚴子好真隱,謝公耽遠游。清風初作頌,暇日復銷憂。
時與文字古,跡將山水幽。已孤蒼生望,空見黃河流。
流落年將晚,悲涼物已秋。天高不可問,掩泣赴行舟。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
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
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
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
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當澄。

黃河鉤沉
從青藏高原
一個名不見傳的小土丘開始
拉長
泛黃之水
將先人粗糙的石器
和炎黃的嗚咽
深埋
匯成一聲吶喊拓展生命的異域
黃地毯
沿渤海灣
向龍宮延伸
會有一天
東海龍往
攜嬌美的龍女
踏地毯而來
月老下
和著雄渾的《船夫謠》
共飲一杯清冷的月光
和酒
與黃皮膚黑頭發的
攀親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將進酒
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
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關於描寫長江的詩句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沁園春 長沙>毛澤東
"一橋飛駕南北,天塹邊通途."

李白「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長江兩岸的安徽省當塗縣與和縣的東梁山與西梁山

臨江仙

《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②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杜甫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清·孔尚任《北固山看大江》

孤城鐵瓮四山圍,絕頂高秋坐落暉。眼見長江趨大海,青天卻似向西飛。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詠懷
【魏晉】阮籍
湛湛長江水,上有楓樹林。
皋蘭被徑路,青驪逝駸駸。
遠望令人悲,春氣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雲進荒淫。
朱華振芬芳,高蔡相追尋。
一為黃雀哀,淚下誰能禁。

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
書報九江聞暫喜,路經三峽想還愁。
瀟湘瘴霧加餐飯,灧預驚波穩泊舟。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長江萬里晴,千帆一道帶風輕。
盡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陽城。

放魚
【唐】竇鞏
金錢贖得免刀痕,聞道禽魚亦感恩。
好去長江千萬里,不須辛苦上龍門。

白沙渡
【唐】杜甫
畏途隨長江,渡口下絕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雲漢。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馬向北嘶,山猿飲相喚。
水清石礧礧,沙白灘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濤越凌亂。臨風獨回首,攬轡復三嘆。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梅雨
【唐】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茅茨疏易濕,雲霧密難開。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

過長江
【唐】黃滔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還應有主人。
若把長江比湘浦,離騷不合自靈均。

送柳八員外赴江西
【唐】皇甫冉
岐路窮無極,長江九派分。行人隨旅雁,楚樹入湘雲。
久在征南役,何殊薊北勛。離心不可問,歲暮雪紛紛。

題長江
【唐】賈島
言心俱好靜,廨署落暉空。歸吏封宵鑰,行蛇入古桐。
長江頻雨後,明月眾星中。若任遷人去,西溪與剡通。

送別
【唐】李白
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裡。
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
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益愁。
雲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

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賦得送賈島謫長江
【唐】李洞
敲驢吟雪月,謫出國西門。行傍長江影,愁深汨水魂。
筇攜過竹寺,琴典在花村。飢拾山松子,誰知賈傅孫。

『貳』 關於黃河的古今詩詞

關於黃河的著名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黃河詩詞

《將 進 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黃河八韻寄呈聖俞》
〔宋〕歐陽修
河水激箭險, 誰言航葦游?
堅冰馳馬渡, 伏浪卷沙流。
樹落新摧岸, 湍驚忽改洲。
鑿龍時退鯉, 漲潦不分牛。
萬里通槎漢, 千帆下漕舟。
怨歌今罷築, 故道失難求。
灘急風逾響, 川寒霧不收。
詎能窮禹跡, 空欲問張侯。

《黃河舟中月夜》
〔元〕馬祖常
十丈雲帆拂斗勺,
星槎風急浪花飄。
夜深露冷銀河近,
卧聽天孫織絳綃。

《黃河曉渡》
〔唐〕羅鄴
大河平野正窮秋,羸馬羸憧古渡頭。
昨夜蓮花峰下月,隔簾相伴到明愁。

河鯉登龍門

〔唐〕無名氏
年久還求變, 今來有所從。得名當是鯉, 無點可成龍。
備歷艱難遍, 因期造化容。泥沙寧不阻, 釣餌莫相逢。
激浪因成勢, 纖鱗莫繼蹤。若令搖尾去, 雨露此時濃。

《河曲游》
〔隋〕盧忠道
鄴下盛風流,河曲有名游。應徐托後乘,車馬踐芳洲。
豐茸雞樹密,遙裔鶴煙稠。日上疑高蓋,雲起類重樓。
金羈自沃若,蘭棹成夷猶。懸匏動清吹,采菱轉艷謳。
還珂響金埒,歸袂拂銅溝。唯畏三春晚,勿言千載憂。

《黃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燕台路正長。
男兒久為客,不辨是他鄉。

《黃河賦》(晉)
成公綏
覽百川之洪壯兮,莫尚美於黃河。
潛昆侖之峻極兮,出積石之嵯峨。
登龍門而南遊兮,拂華陰於曲阿。
凌砥柱而激湍兮,逾洛汭而揚波。
體委蛇於後土兮,配靈漢於蒼穹。
貫中夏之能甸兮,經朔北之遐荒。
歷二周之北境兮,流三晉之南鄉。
秦自西而啟壤兮,齊據東而畫疆。
殷徒涉而永固兮,衛遷濟而遂疆。
趙決流而卻魏兮,嬴引溝而滅梁。
思先哲之攸嘆兮,何水德之難量。

《渡黃河》
范雲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凌。檜楫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不睹人行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

《渡黃河》

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
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
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晚渡黃河》〔唐〕
駱賓王
千里尋歸路,一葦亂平原。通波連馬頰,迸水急龍門。
照日榮光凈,驚風瑞浪翻。棹唱臨風斷,樵謳入昕喧。
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霧繁。誰堪逝川上,日暮不歸魂。

《登雲龍山見黃河北徙》
〔清〕金德瑛
雲龍頭角孤岧嶢,眾山青翠來相朝。
黃河猛迅山亦避,獨缺西面容滔滔。
嵩室汴洛二千里,鬱郁氣象連平皋。
亭中賓主去已古,尚許陳跡觀瞻豪。
彭城以河作地險,一曲東注天然濠。
惜數萬戶處釜底,恃蟻弗穴金堤牢。
今秋下矚詫異事,可厲可揭才容刀。
始知上游孫家集,一夜嚙決崩洪濤。
北山點點類洲沚。田廬多在銀盤坳。
清河水道被橫截,逆入充濟咸浮飄。
哀彼征鴻陷中澤,羨爾逸鶴翔空霄。
古者治河不治運,縱令游演存寬饒。
今須俯首趨一線,甘受約束隨吾曹。
自南自北兩俱病,顧淮顧運功加勞。
薪芻木石日增壘,但有淤墊無疏淘。
逢霖未免輒漲溢,經霜不放積潦消。
當官隱諱冀苟免,涓涓弗塞匪崇朝。
不然懷柔百神日,胡獨河伯逞其驕。
俯仰謠詢動悱惻,豈為閏九重題糕。
明朝驛騎直北去,臨流更驗荊山橋。

黃 河 詩 詞
http://www.yellowriver.gov.cn/hhwh/zhuanti/hhshici.html 這里有很多......

《保衛黃河》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BB%C6%BA%D3%B4%F3%BA%CF%B3%AA&lm=-1

保衛黃河鋼琴協奏曲黃河選曲
中國作品 鋼琴協奏曲黃河 保衛黃河
http://mp3..com/m?tn=mp3&ct=134217728&lm=-1&word=%B1%A3%CE%C0%BB%C6%BA%D3+%B8%D6%C7%D9%D0%AD%D7%E0%C7%FA

『叄』 頌揚漢江流域的古詩

漢江臨眺
作者: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肆』 關於黃河的古詩和資料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描寫黃河的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詩歌
【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
崔曙

吾友東南美,昔聞登此樓。人隨川上逝,書向壁中留。
嚴子好真隱,謝公耽遠游。清風初作頌,暇日復銷憂。
時與文字古,跡將山水幽。已孤蒼生望,空見黃河流。
流落年將晚,悲涼物已秋。天高不可問,掩泣赴行舟。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
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
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
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
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當澄。

黃河鉤沉
從青藏高原
一個名不見傳的小土丘開始
拉長
泛黃之水
將先人粗糙的石器
和炎黃的嗚咽
深埋
匯成一聲吶喊拓展生命的異域
黃地毯
沿渤海灣
向龍宮延伸
會有一天
東海龍往
攜嬌美的龍女
踏地毯而來
月老下
和著雄渾的《船夫謠》
共飲一杯清冷的月光
和酒
與黃皮膚黑頭發的
攀親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將進酒
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
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關於描寫長江的詩句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長江之歌》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
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們贊美長江,你有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你從遠古走來,巨浪盪滌著塵埃
你向未來奔去,濤聲回盪在天外
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
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啊長江啊長江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長江萬里晴,千帆一道帶風輕。
盡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陽城。

王維的《漢江臨眺》: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 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卜運算元】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思量意。

【臨江仙】
《二十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出處】:
中華詩詞-明-楊慎

【水調歌頭】

游泳(1956.06)

才飲長沙水,
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閑庭信步,
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
龜蛇靜,
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

【出處】:
中華詩詞-現當代-毛澤東

【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長江資料
國第一大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東的西南側。幹流自青藏高原蜿蜒東流,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和上海市10個省、區、市,在上海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流域面積180多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面積的1/5。
河源
長江的源頭,自古以來有不同說法。近代在一些地理著作中有關長江河源大致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江河同源於一山」,長江和黃河都發源於巴顏喀拉山,長江發源於南麓,黃河發源於北麓。另一種是長江發源於可可西里山。源流有兩支:南支木魯烏蘇河,北支楚瑪爾河。1976年夏和1978年夏,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先後兩次組織江源調查隊,深入江源地區進行了詳細的實地考察,查清了江源水系和源頭情況。長江上源位於昆侖山和唐古拉山之間,這里河流眾多,較大的有楚瑪爾河、沱沱河和當曲3條。其中無論流域面積或水量都是當曲最大,根據「河源唯遠」的原則,確定了沱沱河為正源。南源當曲,北源楚瑪爾河。江源地區,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40多座。氣溫低,四季如冬。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且以降雪為主。7月份的平均氣溫低於0℃,只有白天在太陽的強烈輻射之下,氣溫才能達到0℃以上,冰雪融水形成的涓涓細流就成為長江的最初水源。
幹流
長江由河源到河口橫跨中國地形上的三級巨大階梯,穿過不同的地質構造和岩層,沿途接納支流的匯入,對長江的河谷形態和水流特性產生不同的影響。按水文、地貌特點把幹流劃分為上、中、下游3段:從河源至宜昌市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為中游段,湖口以下為下游段。

①上游段。上遊河段橫跨兩個地形階梯。長4529千米,占長江長度72.0%。流域面積100.6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的55.6%。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從囊極巴隴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於第一階梯——青藏高原腹地內。因在高原頂部,河谷開闊,河槽寬淺,一般河寬300~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緩慢散亂,汊流很多。從巴塘河口到宜賓稱金沙江,是第一至第二階梯的過渡地段,這里地形突變,山高谷深,除局部河段為寬谷外,河流穿行於峽谷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到雲南石鼓以下,突然轉向東北流,著名的虎跳峽就在石鼓以下35千米的地方。峽長16千米,最窄處僅30米。出虎跳峽後、穿越雲貴高原北部,到四川省新市鎮以下進入第二級階梯,在宜賓附近匯集了岷江之後,才稱長江。自宜賓以下至宜昌之間長1030千米,習慣上稱川江。河道蜿蜒於四川盆地之內,河床平緩,沿途接納沱江、嘉陵江和烏江等眾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面展寬。過川東奉節白帝城,長江穿行在第二階梯至第三階梯的過渡地段,切過七岳、巫山和黃陵3個背斜,兩個向斜,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長約200千米,峽谷與寬谷相間排列。

②中游段。長江出三峽從宜昌以下,進入第三級階梯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寬,水流緩慢,河道彎曲。長927千米,占長江長度14.7%。流域面積67.9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37.6%。其中,從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磯一段,長約420千米,因古代為荊州地區,所以取名為荊江。荊江又分為上荊江(枝城至藕池口)和下荊江(藕池口至城陵磯)兩段。下荊江河彎發育,素有「九曲回腸」之稱。中游兩岸湖泊眾多,江湖相通,構成龐大的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長江接納兩大水系以及直接入江的支流來水後,水量猛增一倍以上。湖口以下進入下游段。

③下游段。水深江寬,從湖口到入海口,長844千米,占長江長度13.3%。流域面積12.3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的6.8%。江蘇省揚州、鎮江一帶的長江幹流又稱揚子江。得名於這一帶古代有揚子津和揚子縣,現在外國人常用揚子江這一名稱泛指整個長江。在大通以下受潮汐影響,進入長江口的平均潮流量達26.6萬立方米/秒,是長江多年平均入海流量的8.8倍。在一般情況下,一次進潮總量約為32.5億立方米,大潮時可達45億立方米。由於海水倒灌,使江水流速減緩,所攜帶的泥沙便在下遊河段,尤其是靠近河口段沉積下來,因此,在江心形成了數十個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是崇明島。
徑流資源和水力資源
流域處北緯24°27′~35°54′,東經90°33′~122°19′。位於東亞季風區內,除小部分屬高原寒冷氣候外,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流域平均降水量達1057毫米。除青藏高原江源地區降雪較多外,大都以降雨為主,雨水成為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補給源。徑流量主要來自上游和中游,分別占徑流量的47.1%和47.2%,下游僅佔5.7%。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9755億立方米。可能開發利用的水力資源約可裝機1.97億千瓦,年發電量約1萬億千瓦,佔全國可能開發水能資源的53.4%。水力資源主要集中在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區,占流域的81.5%。

長江幹流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全年不凍,干支流通航里程7萬千米,約有3萬千米航道可以通行機動船,宜昌以下3000千米的幹流可通行輪船,萬噸海輪可直達南京。同時,幹流與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內部與沿海各地的聯系,而且,也可以與國外進行經濟貿易上的交往,因而有黃金水道之稱。
一、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世界第五長河,一條5464公里長的大河,在中國北方 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恰似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就是我 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

二、黃河的表徵
它不僅僅是一條大河。黃河,黃土地,皇帝,黃皮膚,這一切黃色表徵,把這條流經中華心臟地區的濁流升華為聖河。《漢書.溝洫 志》就把黃河尊為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 為宗。"

三、黃土風成說
在久遠的地質年代,在亞洲內陸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驟冷驟 熱的嚴酷環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內陸盛行的西北氣流, 經年累月地把它們吹向東方,粗砂落於蒙古高原,最細膩的粉末隨風 飄落到今天甘肅、陝西、山西、青海、寧夏、河南6省。千百萬年的 搬運堆積,終於形成了一個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日月山,東達 太行山的黃土高原。

四、深厚廣闊的黃土層
這是一片無與倫比的黃土,它的面積廣達41萬平方公里,黃土 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隴東、陝西、晉西等地,黃土深達 100到200米,蘭州地區更厚達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園
植物學家們研究發現,雖然黃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豐沛,但養 分的淋溶損失也較少,非常適合楊樹、樺樹、櫟樹、油松、雲杉和酸 棗、黃荊條等生長。那時繁茂的植被,涵養著一個溫暖多雨的伊甸園。 今天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省份,分布著大片原始森林。地處中 原的河南省簡稱為"豫",顯示在倉頡造字的時代,它仍是大象出沒 之地。

六、歷史興盛的基礎
地質學家們發現,黃土具備優良的解理性,適合開掘窯洞居住; 農學家們發現,黃土中各種礦物營養物質豐富,具有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們漸漸在這片黃土地上開鑿窯洞居住,種植五穀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興盛起來,華夏先祖的足跡踏遍了黃土地。 隨後的日子裡,中國第一個王朝夏興盛於此,立國800年的周朝源 起於此,而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秦帝國也勃興於此。

七、遠古時代文明的啟蒙
在160多萬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類活動遺址中,人們找到 了被火燒過的動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萬年前的山西藍田人類遺址中,人們找到了多處碳末堆積。
從那以後,藍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黃河的臂灣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黃土地上出現了以半坡文明為代表 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們的祖先,就在這樣一片綠野間狩獵採集,度過了華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歷史記述改造自然的功績
這里確實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這里也難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傳說,神農氏曾教民稼穡。耐人尋味的是,神農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傳授的實際上是焚林墾殖。
《孟子》中記載了三皇五帝燒山林的"功績": "當堯之時...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
在詩經中,我們聽到了先民們砍伐時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伐木叮叮, 鳥鳴嚶嚶。"

九、黃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損
始皇帝統一六國,大量人口隨之進入關中,墾殖面積大增。與此同 時,他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陵寢,大肆砍伐關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 年(公元前214年),蒙恬擊潰匈奴,取得河套地區大片土地,隨後 實行屯墾戍邊,多次向鄂爾多斯高原地區移民,每次人數多達數十萬, 原本一望無際的草原變成了農耕區。

十、黃土高原森林第二次受大損
西漢時期,天下大治,中國人口激增至6000萬。向西北開拓移 民成為解決人口膨脹壓力的主要手段,僅漢武帝時期,就向西北邊塞遷 徙了70餘萬人口。西漢將匈奴趕到遙遠的漠北,將大片林牧區變成了 農耕區。西漢在河套開發的引黃灌溉工程,是以寧夏內蒙的賀蘭山森林 和陝北森林的大破壞為代價的。

十一、黃土高原森林第三次受大損
唐朝立國之初,勵精圖治,經濟迅速恢復。由於其經濟貿易外交 的中心皆偏於西北,因而西北地區的屯田墾殖搞得有聲有色。黃土高 原的林牧區開辟了大片農田,墾田數十萬畝。每丁耕田有二三百畝, 廣種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積破壞。
唐代定都黃土地的中心城市-長安。盛唐氣象,國力達到頂峰, 都城的規模當然前無古人,耗用木材無數。僅就長安附近而言,唐代除了在寶雞、眉縣、周至、戶縣等鄰近山中採伐外,還遠到岐山、隴山和當時嵐州(今嵐縣)、盛州(今內蒙額爾多斯高原一帶)采辦。

十二、黃土高原森林第四次受大損
宋代建都開封,因為洛陽附近黃河南北的山嶺早被砍伐一空了, 不得不遠去呂梁山採伐,當時渭河上游林區也橫遭暴劫。史載北宋剛 剛立國,就在秦隴之間大肆採伐。陝西秦嶺、子午嶺、羅山,寧夏賀 蘭山、大盤山,甘肅沼河、隴南山地,森林先後遭到破壞。宋朝官商 每年僅從陝甘間的隴山就採得大木萬株以上,竟使當時開封城內良木堆積如山,私商采賣木材更是不計其數。

十三、黃土高原森林第五次受大損
明朝重得西北,重視屯田,以便以屯養軍,以軍隸民。當時"屯 田普天下","而西北為最"。明初駐屯雁門、偏關長城附近時,那 里因山勢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鮮徑行,騎不能入"。到了明中葉, 北京的高官顯貴,邊關將士,當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 夫為鄰,逐之不可,禁之不從"。單是每年販運到北京的林木,就不 下百萬根。

十四、黃土高原森林第六次受大損
滿清入關,短短幾十年休養生息,人口由8000萬增至兩億。 華北、江南人滿為患,於是大量流民自發湧向西北。黃土高原又一次成為破壞的重災區,祈連山、六盤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參天,此時完 全成了光山禿嶺。

十五、六千年後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
六千年後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實的一片黃土。 黃土本身土質疏鬆,沒有任何抗沖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 護。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為最,草原次之,農作物則幾乎為零。 幾千年來,我們一直在掃平具備保護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沒有保護 能力的農作物。

十六、嗚呼!黃河!
嗚呼!千百年來,我們就這樣在刀斧和戰火中毀滅了黃河中下游的 天然植被。可嘆伐盡林木營造的無數恢宏殿宇,而今安在哉?
黃土地是深厚的,也是脆弱的。因為它土質疏鬆,顆粒細膩,植被 一經破壞,水土流失就極其嚴重。很快我們就聽到了哀婉的嘆息:"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十七、黃土高原植被破壞溝壑縱深
目前高原上長度在1公里以上的溝壑有30多萬條,1公里以下的 支溝、毛溝更是不計其數。一道道溝壑最終的歸宿都是黃河,它們不停 地切割著黃土高原,成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十八、黃土高原植被破壞,生態環境今非昔比
走在我們今天稱之為黃土高原的莽原之上,滿眼是嶙峋乾裂、支離 破碎的黃土,沒有樹,甚至沒有草,多少人曾深深感嘆:人類的先民們, 怎能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發出如此燦爛的文明?
它們沒有意識到的是,直到6000年前,綠色還是這里的主色調, 那時這里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9%。

十九、一場暴雨地形巨變
隨著植被覆蓋率的下降,高原上河流溝壑強烈下切,在向上延伸的同 時,兩側也在拓寬,並且發展出支溝,支溝又發展成毛溝。這樣的變化, 往往只需要數年、數月、數天甚至一場暴雨過後就能完成,因此黃土高原 也被稱作世界上地形改變最為迅速的地區。

二十、年傾瀉16億噸泥沙90%來自黃土高原
每年傾瀉16億噸泥沙,90%來自黃土高原這些溝壑。每年流失的 16億噸泥土,絕不僅僅是把一條河染成觸目驚心的黃色。它隨水而下, 淤塞了湖泊,沖決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滌盪了平原。

二十一、三年兩決口,百年大改道
黃河一天天暴虐起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親河 終於成了"中華之憂患"。與黃河水患的搏鬥,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 亡的頭等大事。

二十二、守著黃河缺水,鄭州可為中游一例
鄭州本來因水而興,它依傍黃河,還有賈魯河、熊耳河、金水河從 城中流過。但隨著工農業的巨大發展,污染日趨加重,引水渠道縱橫交錯,三條曾經流淌不盡的河流先後枯竭。至70年代,鄭州已完全依賴 黃河供水。

二十三、山東缺水,越近黃河越缺水
山東的水資源情況更加緊張,人口和耕地分別佔到全國的7.2% 和7.3%,而水資源總量僅佔全國的1.2%。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有30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水平的13.3%。每公頃耕地佔有水量4560立方米,是全國的17.3%。是越接近黃河水資源越短缺, 到黃河一帶徑流深降到只有60毫米,到魯西北的臨清、冠縣一帶竟只 有25毫米。

流域概況 黃河流域西起巴顏喀拉山,東臨渤海,南至秦嶺,北抵陰山,流域面積75.2萬km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青海、四川、 甘肅、 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 9省、自治區,在山東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全長約5400km。從河源到內蒙古托克托為上游,其中蘭州以上大部分地區植物被覆較好;瑪多至青銅峽的幹流多峽谷,水能資源豐富;青銅峽以下為河套平原, 灌溉 發達,可通航運。托克托至河南桃花峪為中游,也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兩岸為黃土高原,植被少, 水土流失 嚴重,是黃河洪水 泥沙的主要來源。桃花峪到河口為下游,兩岸絕大部分修建了大堤,泥沙淤積使河床一般高出兩岸地面3~5m,多的達10m,故稱懸河;沿岸多灌區,幹流也可通航。河口附近,黃河入海水道不斷淤積、延伸、改道,造陸作用強烈。各河段直接匯入幹流的流域面積大於1萬km的支流有十條,以渭河的面積與水量最大。

黃河
黃河僅次於長江,是中國第二大河,幹流全長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綏遠、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九個省份,成「幾」字形,向東注入渤海,沿途匯集了三十多條主要支流和無數溪川,流域面積達七十五萬多平方公里。中游段流經廣大的黃土高原地區,許多支流夾帶大量泥沙匯入,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黃色,因而得名。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占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終年積雪。黃河源流段有星宿海,是一片無數小湖的沼澤。出星宿海後進入鄂陵湖和札陵湖到瑪多,繞過積石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長一千九百多公里。上游段自貴德至綏遠省河口鎮,長一千五百多公里。黃河在甘肅境內,穿過不少大峽谷,匯集許多支流。中游段從河口鎮到河南盂津,長一千一百多公里。河水折向南流,縱貫黃土高原,夾帶著大量泥沙,洶涌而下,到了壺口,地勢陡落,形成壺口瀑布,接著穿過龍門峽流到潼關,河道變寬,因匯人汾沁、洛河和消水等支流,水量大增。河水到潼關為華山所阻,折向東流,過三門峽到盂洛,便進入平原地區。下游段自孟津到山東利津縣注入渤海,長八百七十多公里,由於泥沙於積,水流緩慢,兩岸築有大堤,成為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黃河河道以源流段和上游段最曲折,中游段次之,而下游段則筆直。從蘭州到潼關,河水繞流一個長方形的三邊,那就是著名的河套,約長二千公里。占時下遊河道游移不定,河水有時在山東丘陵以北注入渤海,有時在山東丘陵以南奪淮流入黃海,兩者相距達五百公里。
黃河流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世界古文明發祥地之一。"藍田猿人"化石的發現證明,遠在五、六十萬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已在現今陝西藍田縣一帶生活。古代黃河流域的氣候比現在暖和濕潤得多,加上黃土質地松疏,利於耕種,十分適宜人類居住。五千多年前,黃河中下游地區出現了仰韶文化,在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等省發現的遺址,不下一千多處,發現的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以表面紅色而帶彩紋的陶器最多最具特色,因此仰韶文化又稱彩陶文化。從發現殷墟可以證明三千年前中華民族在黃河中下游流域建立了最古老的文明大國。在歷史上,黃河流城經常泛濫成災。據記載,二千多年來,黃河下游潰堤達一千五百多次,較大規模的改道有二十六次,水災范圍北至天津,南達江蘇、安徽,廣達二十五萬平方公里。河水夾帶到下游的泥沙總量,平均每年超過十六億公噸。由於下游段地勢低平,河道坡降平緩,流速減低,大量泥沙於是沉積在河床上,平均每年逾四億公噸,其餘泥沙則流到河口,沖積成向海伸展的河口

熱點內容
寫蠟燭的作文 發布:2024-05-18 22:37:15 瀏覽:620
很吊的短句 發布:2024-05-18 20:53:13 瀏覽:434
婉拒的句子 發布:2024-05-18 18:46:33 瀏覽:289
犯錯故事 發布:2024-05-18 18:05:10 瀏覽:9
有關蛇的故事 發布:2024-05-18 17:41:16 瀏覽:251
春天的作文100字 發布:2024-05-18 17:39:57 瀏覽:362
尊老作文 發布:2024-05-18 17:39:51 瀏覽:782
愛情句子長句 發布:2024-05-18 17:14:56 瀏覽:938
烏達木的故事 發布:2024-05-18 16:34:27 瀏覽:559
描寫觀察的詞語 發布:2024-05-18 16:22:15 瀏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