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詩詞
成語:
1、不言而信:出自《莊子·田子方》舊指君子不用說什麼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2、取信於民:出自《漢書·楚元王傳》取得人民的信任。
3、小信未孚:出自《左傳·庄公十年》孚:為人所信服。小信用未能信任。
4、欺上瞞下:出自《奏免科率狀》對上欺騙,博取信任;對下隱瞞,掩蓋真相。
5、一諾千金:出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古代名言:
1、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丘《論語 ·顏淵》
譯文: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這個國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孟子·離婁上》
譯文:誠信是自然的規律,追求誠信是做人的規律。
3、言無常信,行無常貞,唯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不苟》
譯文:說話沒有定準,行為失去原則,只要利益在哪裡,他就往哪裡靠,這樣的人,就說的是小人了。
4、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荀子《荀子·不苟》
譯文: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沒有什麼比誠心誠意更重要的了。
5、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程頤
譯文:一個人如果不講忠誠,信義,那麼他將無法在世界上立足。
詩句:
1、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君子行》
譯文:指經過瓜田,不可彎腰提鞋;經過李樹下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
2、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孔子《論語》
譯文: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小人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3、海岳尚可傾,口諾終不移。——李白《唐詩紀事·卷十八》。
譯文:大海可以乾枯,山嶽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 終不可改變。
4、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 ——白居易《天可度》
譯文:但是看上去是一副赤血忠心的樣子,誰能想得到其實全都是騙人的假話。
5、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屈原《九章·抽思》
譯文:(自身的)美德無法向他人索取,(遠播的)美名不可能是虛假造作。
⑵ 表達信任的詩句
名言;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2、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薛瑄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5、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
6、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
7、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產。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敗者不可——池田大作
8、民無信不立——孔子
9、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途徑,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高爾基
10、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
⑶ 有關信任的詩詞都有什麼
1.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薰蒸之。——明·洪自誠《菜根譚》
翻譯:遇到欺騙狡詐的人,用真誠之心感動他,遇到粗暴、乖張的人,用和藹的態度感化他。
2.金有一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一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翻譯:喻私心雜念影響人之德行的精純。
3.竊以為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賢人之德業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清·曾國藩《復賀耦庚中丞》
翻譯:竊:謙指個人的意見。我以為天地的運轉不息,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業的發揚和持久,關鍵在於真誠。
4.百慮輸一忘,百巧輸一誠。——清·顧圖河《任運》
翻譯:考慮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敗,技藝再精巧若缺乏真誠也無法成功。
5.神莫神於至誠。——宋·張商英《素書》
翻譯:沒有比完美的真誠更神聖的了。
6.誠者,聖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頤《通書》
翻譯:真誠,是傑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業興旺的源泉。
7.君子乾乾不息於誠。——宋·周敦頤《通書·乾坤益動》第三十一章
翻譯:乾乾不息:自強不息。君子為達到至誠而自強不息。
8.感人以誠不以偽。——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翻譯:誠:真誠。偽:虛假。以真誠而不是以虛偽感動別人。
9.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餘事。——明·朱之瑜《誠誠二首》
翻譯:修養自身品性,處理好人之間的關系,唯一靠的真誠。
10.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荀子·不苟》
翻譯:聖人固然是無所不曉,但是不是真誠也不能感化萬民。
11.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荀子·修身》
翻譯:培養個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個人的真誠。
12.至誠無息。——《禮記·中庸》
翻譯:真誠是沒有止境的。永遠以真誠自勉。
13.修學不以誠,則學雜;為事不以誠,則事敗。——宋·晁說之《晁氏客語》
翻譯:修學:研討學問。雜:雜亂。為事:幹事情。
14.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明·馮夢龍《醒世恆言·賣沒郎獨占花魁》
翻譯:為人忠厚不吃虧,為人刻薄無好處。
15.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禮記·中庸》
翻譯:只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