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與故事
㈠ 關於李白的歷史故事
1、天寶初年,唐玄宗剛寵楊玉環時,李白結識了賀知章。賀知章將李白引見給唐玄宗,皇帝見了李白的詩也贊嘆不已,就在金鑾殿上召見李白,當詩人遠遠步上台階時,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談起當時的政事。
李白能當場根據唐玄宗的意思,寫下一篇「和番書」,而且一面口若懸河地與玄宗談話,一面手不停筆地寫下來,唐玄宗大為高興,親手調制了一碗羹送給李白吃,從此任命他為翰林。
㈡ 收集五首古詩的逸聞或故事
題都城南庄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代孟槳在《本事詩·情感》記載了一則唐詩故事:博陵名士崔護考進士落第,心情郁悶.清明節這天,他獨自到城南踏青,見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環繞,景色宜人.適逢口渴,他便叩門求飲.不—會兒,一美麗女郎打開了門.崔護一見之下,頓生愛慕.第二年清明節,崔護舊地重遊時,卻見院牆如故而門已鎖閉.他帳然若失,便在門上題詩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以後,人們便以「人面桃花」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來表達愛戀的情思.
曹植 七步詩的故事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白居易 的故事
詩人白居易為了要求得更高深的學問,到處向人請教,但仍不能滿足他強烈的求知慾.
有一天地聽說有一位得道的禪師,學問非常高深.於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見,好不容易見到了禪師,便虛心地問:「師父,請告訴我如何才能得道?」禪師回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不解地說:「這連三歲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說是道呢?」禪師回答:「三歲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難奉行啊!」
李白讀書的故事
李白是我國唐代偉大的詩人,但他小時候讀書卻不怎麼刻苦,甚至有些貪玩,有一天他到一條小河邊去玩,看見一個老太婆在磨一根鐵棒,就上去好奇地問:「老奶奶,你為什麼磨鐵棒?」老太太告訴他是在磨針.李白說:「那麼粗的鐵棒怎麼能磨成針呢?」老人說:「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李白深有感悟,從此刻苦讀書,成為一代「詩仙」.
賈島推敲的故事
題李凝幽居 唐·賈島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鳥宿池邊樹,僧( 敲)月下門.
一天,賈島在京城長安,騎著毛驢在街上行走,隨口吟成一首詩,其中兩句是:「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
賈島覺得詩中的「推」字,用得不夠恰當,想把「推」字改為「敲」字,但一時不知哪個字好.於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復做著推門和敲門兩種動作.街上行人看到賈島這種神情,感到十分驚訝.
韓愈看到,十分生氣地對賈島說:「你騎驢子怎麼低著頭,也不朝前面看看?」賈島一驚,慌忙下驢,向韓愈賠禮,並將自己剛才驢上所得詩句,因斟酌「推」「敲」二字,專心思考,不及迴避的情形講了一遍.韓愈聽後,轉怒為喜,深思片刻後便說:「敲字好!在萬物入睡、沉靜得沒有一點聲息的時候,敲門聲更是顯得夜深人靜.」賈島連連拜謝,把詩句定為「僧敲月下門」.「推敲」一詞是根據唐朝詩人賈島錘煉詩句的故事引申出來的,意為反復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