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形容應該的成語

形容應該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4-12-02 08:07:51

A. 形容應該的成語有哪些

【包辦代替】:指應該和有關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卻獨自辦理,不讓旁人參與。

【飽當知人飢】:自己吃飽了,應該知道還有人餓脖子。

【寶山空回】:走進到處是寶物的山裡,卻空手出來。比喻根據條件,本來應該有豐富的收獲,卻一無所得(多指求知)。

【畢其功於一役】:把應該分成幾步做的事一次做完。亦以形容急於求成。

【病從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傳染。比喻應該注意飲食衛生。

【病由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傳染。比喻應該注意飲食衛生。同「病從口入」。

【不義之財】:不義:不正當,不合理。不應該得到的或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錢財。

【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時間。形容時間的可貴,應該十分珍惜。

【當斷不斷】:指應該決斷的時候不能決斷。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斷:決斷;亂:禍亂。應該作出決斷而猶豫不決,就要產生禍亂。指做事應當機立斷,否則後患無窮。

【當仁不讓】: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當著不著】:指應該做的事不做,而不該做的事卻做了。

【得意不宜再往】:得意:稱心如意。過於滿意、順利的事不應該再做第二次,以免遇到麻煩和意外。

【鼎鐺有耳】:鼎、鐺:均為兩耳三足的金屬炊具。電鼎和鐺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響大,凡是長耳朵的都應該聽說、知道。

【對號入座】:比喻有些人沉不住氣,對於未點名的批評自己跳出來認賬或把人或物放到應該放的位置上去。

【非分之財】:不是自己應得的錢財。指本身不應該拿的錢財。

【分所應為】:指本分以內所應該做的事。

【斧鉞之人】:鉞:古代兵器,像大斧。應該用斧鉞殺死的人。泛指因罪應當受死刑的人。

【該當何罪】:當:承擔。應該承擔什麼罪。

B. 表示應該的成語有哪些

理之當然

拼音: lǐ zhī dāng rán 簡拼: lzdr
解釋: 理所當然,理應如此

罪有應得

拼音: zuì yǒu yīng dé 簡拼: zyyd
解釋: 應:應該。按罪惡或錯誤的性質,理應得到這樣的懲罰。

咎由自取

拼音: jiù yóu zì qǔ 簡拼: jyzq
解釋: 災禍或罪過是自己招來的。指自作自受。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時有所聞,雖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談起來,總說這卜知府辦的太煞認真的。」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