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城牆的故事

城牆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4-11-30 16:33:49

⑴ 西安古城牆有什麼典故沒比如名人的一些事情,名

1、西門:西門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被保留下來。明代擴建城牆時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門。

2、北門:明代構築城牆時建造的北門,正式名稱為安遠門。辛亥革命時,起義軍進攻滿城,這一帶戰爭激烈,交戰中北門城樓被焚毀。1983年整修城牆時,恢復了原來的箭樓。

3、玉祥門:1926年,軍閥劉鎮華包圍酉安城達8個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凍餓戰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聯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1928年開通的這座城門,為紀念馮將軍的歷史功績,取名玉祥門。

4、中山門:1927年初,在馮玉祥將軍倡議下開辟的中山門,以紀念國民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得名。中山門並列兩個門洞,馮分別為它們取名「東征門」和「凱旋門」。出師之日,馮將軍在城頭向各界歡送群眾講話,說等北伐勝利,再打開凱旋門歡迎他。後來時局變化,馮將軍再未率師回西安。

5、東門:東門在建造明城牆時構築,正式名稱叫長樂門。明末李自成起義軍由東門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懸在城門上的「長樂門」匾額,將士們群情激憤。點火燒毀了這座城樓,清代重新建造。「西安事變」前,張學良在東門組建教導隊和學兵隊。舊址已被修復作為西安事變紀念地。

⑵ 有什麼關於西安城牆的傳說,故事

一、明代四門

朱元璋本意就是要藩王鎮守四方,因此作為西北龍頭的西安,肯定要格外重視,西安城牆的建設工程當然要作為重點。洪武年間修建的城牆有四座城門,分別為長樂門、安遠門、永寧門和安定門,取「長安永定」之意。

長樂門,即城牆東門,「長樂」帶有祈福大明江山長久歡樂之意,不幸的是,明末闖王從此門攻陷西安,清順治年間,對東門城門進行過重修。安遠門,即城牆北門,「安遠」意指要邊遠少數民族歸順朝廷,對他們採取安撫懷柔的政策。

永寧門,即城牆南門,作為網紅的它,想必並不陌生。但恐怕沒人注意到,南門很少打開,因為南方主火,為免火災,關閉南門,永保安寧。安定門,即城牆西門,「安定」二字寓意西北邊疆安泰康定,西門箭樓是我國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

二、民國四門

民國時期,在已有基礎上,西安城牆又開辟四門,後來稱為「四小門」,分別為中山門、玉祥門、中正門和勿幕門,這四座門和軍政人物頗有淵源。中山門,在西安城牆東側的一座城門,即「小東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命名中山門。

玉祥門,即「小西門」,1926年,軍閥劉鎮華包圍西安城達8個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凍餓戰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聯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解放門位置原是開於民國時期的中正門,1952年拆除,成為西安城牆一豁口,2005年重新連接,形成大跨度的橋拱式城門。

勿幕門,即「小南門」,開通於1939年,位於南城牆含光門與朱雀門之間,是民國時期新開辟的城門。為紀念辛亥革命中陝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而修。西安勿幕門為單門洞,門內為四府街,門外為紅纓路。

三、險躲拆除

700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帶著他引以為傲的騎兵隊伍南征北戰、叱吒風雲,雖然他順利攻下了一座又一座城,直至整個中原大地,但整個過程十分艱難,尤其是那些「高大威猛」、堅如磐石的城牆,讓這支戰術靈活、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吃了不少苦頭。因此,忽必烈對城牆深惡痛絕。

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就迫不及待地推行了拆毀城牆的政策,腦補他當時的內心旁白應該是:「我堂堂大蒙古騎兵,怎能被這些黃土堆起來的破牆擋住去路,給我拆,一個都不許留。」於是,當時的元朝就像五六十年代的中國一樣,全國都在拆城牆。

《元史》、元代方誌,以及馬可波羅的《寰宇記》中都有大量拆除城牆的記載,這場風波蔓延整個中國南方地區,所拆城牆不計其數。西安城牆很幸運地在這次風波中保存了下來。如今,我們很難考證其中原因,因此許多文獻中都忽視了這次劫難。

四、柯林頓沉迷西安城牆

1998年6月,柯林頓入主白宮後第一次訪問中國,第一站就選在了西安。

在中國眾多城市裡,西安的經濟並不算發達,但它有兩個非常霸道的武器:中國封建王朝的起源,以及眾多保存完好的文物。中國四大古都中,北京、南京把那些值錢的家當拆的拆,丟的丟,洛陽在封建王朝中又不佔主流地位,唯有西安還保持著十三朝古都的韻味,值得細細品嘗。

俗話說,想要了解一個國家和民族,就要知道這個國家和民族是從哪裡來的。中國歷史源遠流長,這西安,便是了解中華民族的最佳起點。柯林頓選了西安,他很睿智。縱觀整個西安,雖然文物古跡眾多,個個都是價值連城,個個都能驚艷世界,但最適合做大型接待活動的,非西安城牆莫屬。

也正是這座連世界文化遺產都沒進入的城牆,讓柯林頓冒著耽誤外交行程的風險,在上面多吹了1個小時冷風。當時,柯林頓對接待他的中國官員說:「我參加過世界上很多歡迎儀式,但是今天晚上,在古城牆腳下,你們有悠久歷史內涵的這種儀式,我會終身不忘。」

五、護城河

西安城牆的前身是唐長安城的皇城,因為是內城,修建時並沒有挖護城河。唐朝快滅亡時,唐昭宗李曄把都城遷到了洛陽,唐長安城的地位迅速下降。這時,留守長安的節度使韓建決定把城市的范圍縮小,拆掉了最外圍的郭城不說,中間的宮城也被拆除,只留下孤零零的皇城。出於軍事防禦需要,當然要先挖一條護城河。

古人對於護城河是十分重視的。韓建挖河的時候,戰火紛爭,挖出的河並不是很好用,常常淤堵,因此後來五時期,經常對此河進行疏浚,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這條護城河才算煥發生機。

1374年,也就是642年前,朱元璋任命宋國公馮勝「往陝西修城池」,西安城牆的格局在此時奠定,護城河的規模也被擴大。馮勝主持這項工作花了8年,拓展出的護城河深6.4米,寬2.56米,環城一周。又在護城河的內沿修了高1.92米,厚0.64米的壕牆,這第一道防線,足以讓敵人生畏。

⑶ 西安古城牆的故事

西安城牆始建於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他是在唐皇城的基礎上修建的,圍繞西安成一圈13.74公里。在古代每個城市都有城牆和鍾鼓樓,他們是一套設施。明代朱元璋把都成設在了南京,但西安仍是西北的軍事重鎮,當時修城牆是有著非常殘酷的制度,他是分工修築,一個人負責修城牆,另一個人負責檢驗城牆。城牆修好之後開始用竹杠檢驗了。如果竹杠敲進去一寸修城牆的人就要殺頭,如果全進去就要誅九族。如果竹杠敲不進去那麼檢驗城牆的人就要殺頭。這也是城牆保存至今 的原因之一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