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南北什麼成語

南北什麼成語

發布時間: 2024-11-25 02:04:48

❶ 南北的成語

南來北往、南征北戰、南橘北枳、南船北車、南腔北調。
1、南來北往

讀音:nán lái běi wǎng
含義:有的從南往北,有的從北往南 。
出處: 宋·葉適《修路疏》:「南來北往,何憂帶水拖泥。」
翻譯:從南往北、從北往南的,何必憂愁泥濘難行。
2、南征北戰
讀音:nán zhēngběi zhàn
含義:形容轉戰南北,經歷了許多戰斗。
出處:唐·柳宗元《封建論》:「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
翻譯:有轉戰南北許多戰斗的威風,最終也不能確定魯侯的歸屬。
3、南橘北枳
讀音:nán jú běi zhǐ
含義:比喻同一物種因環境條件不同而發生變異。
出自:春秋·晏嬰《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翻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了。
4、南船北車
讀音:nán chuán běi chē
含義:比喻行蹤不定。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九十六回:「但恐宦海萍蹤,南船北車。」
翻譯:只是怕宦官四處跟蹤,行蹤不定。
5、南腔北調
拼音:nán qiāng běi diào
含義:原指戲曲的南北腔調。現形容說話口音不純,摻雜著方言。
出處:清·趙翼《檐曝雜記》卷一:「每數十步間一戲台,南腔北調,備四方之樂。」
翻譯:每數十步就擺放一個戲台,聲音南北腔調摻雜著方言,供四方的來賓享樂。

❷ 帶「南北」的成語有哪些

南來北往、南征北戰、南轅北轍、東西南北、天南地北、走南闖北、南腔北調、大江南北、北雁南飛、南人北相、上南落北、雪北香南、南橘北枳、南來北去、指南攻北、南販北賈、南箕北斗、北門南牙、北去南來、南枝北枝、通南徹北、南艤北駕、南阮北阮、面北眉南、南船北馬、南航北騎、北轍南轅、南鷂北鷹等。
一、南來北往 [ nán lái běi wǎng ]

【解釋】:有的從南往北,有的從北往南。也泛指來來往往。
【出自】: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三折:「但是南來北往,經商客旅,都來我這店裡吃酒。」
二、南轅北轍 [ nán yuán běi zhé ]

【解釋】: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西漢 劉向《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譯文】:去楚國卻往北方向行走。
三、天南地北 [ tiān nán dì běi ]

【解釋】: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形容地區各不相同。也形容距離極遠。
【出自】:金·元好問《邁陂塘》詞:「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譯文】:南飛北歸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為命。
四、走南闖北 [ zǒu nán chuǎng běi ]

【解釋】: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盪。
【出自】:近代 老舍《龍須溝》第二幕:「這年月呀,女人尊貴啦,跟男人一樣可以走南闖北的。」
五、南橘北枳 [ nán jú běi zhǐ ]

【解釋】:枳:落葉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會變成枳。比喻同一物種因環境條件不同而發生變異。
【出自】:春秋時期 晏嬰《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譯文】:桔子生在淮南叫做桔子,生在淮北叫做枳,雖然葉子與形狀差不多,但是味道卻是不同。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