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與黃河有關的故事

與黃河有關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4-03-29 15:29:27

㈠ 關於黃河的歷史故事名字

歷史故事名字:

1·、大禹治水

禹之前鯀被舜派去治水,他採用了「堵」的方法治了3年,失敗了,禹改變了鯀的做法,採用了「疏」的方法,開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九過家門而不入的他終於成功。禹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後人也尊稱禹為「大禹」。

2、河伯畫黃河

河伯馮夷受命治理黃河,但操勞一生沒有把黃河治好,到年邁時,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畫了一幅黃河水情圖,又歷盡千辛萬苦,找到了大禹,將水情圖交給了他。大禹根據河伯授給他的這一幅圖,疏通水道,終於治理好了黃河。

3、林則徐堵決口

嘉應觀建成106年後的1831年,林則徐出任河東道河道總督,負責黃河中下游防汛。林則徐在河道任上是出了名的認真。他上任的時候正是冬天。冒著嚴寒,林則徐沿黃河兩岸千里巡視,檢查防汛物資儲備,「無一垛不量,無一廳不拆」。查到誰弄虛作假立馬撤職查辦。道光皇帝誇他:「向來河工查料垛,從未有如此認真者!」

鴉片戰爭失敗後,林則徐被發配新疆。這時候黃河又在開封決了口,束手無策的皇帝急忙把林則徐調回來堵口。百病纏身的林則徐到開封後精心設計堵口方案,並與民工一起打樁抬土,最終堵上了決口。

(1)與黃河有關的故事擴展閱讀:

1、黃河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在成河的歷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游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

2、歷史時期黃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經有過演變,有的變遷還很大。如內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為兩支,北支為主流,走陰山腳下稱為烏加河,南支即今黃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烏加河下游淤塞斷流約15公里,南支遂成為主流,北支已成為後套灌區的退水渠。龍門~潼關河道擺動也較大。不過,這些河段演變對整個黃河發育來說影響不大。黃河的河道變遷主要發生在下游。

3、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范圍,北到海河,南達江淮。跟據歷史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決口泛濫約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㈡ 關於黃河的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短一點

1.望洋興嘆

相傳很久以前,黃河裡有一位河神,人稱河伯。他站在黃河岸上。望著 黃河水自西向東流,興奮地說;「黃河真大呀,世上沒有哪條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 有人告訴他:「你的話不對,在黃河的東面有個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說:「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過黃河嗎?」那人說:「別說一條黃河,就是幾條黃河的水流進北海,也裝不滿它。」河伯始終不信。那人無可奈何,告訴他:「有機會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話了。」 河伯來到黃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歡迎他。

河伯放眼望去,只見北海汪洋一片,無邊無涯,他獃獃地看了一會兒,深有感觸地對北海若說: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這話說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親眼見到這北海,我還會以為黃河是天下無比的呢!那樣,豈不被有見識的人永遠笑話

2.馮夷當河伯的故事

古時候,在華陰潼鄉有個叫馮夷的人,不安心耕種,一心想成仙。他聽說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為仙體。於是就到處找水仙花。 馮夷東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黃河、跨黃河、過黃河,常和黃河打交道。

轉眼過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馮夷很得意,又過黃河去一個小村莊找水仙花。這里的水不深,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他一慌,腳下打滑,跌倒在黃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後,一肚子冤屈怨氣。

咬牙切齒地恨透了黃河,就到玉帝那裡去告黃河的狀。玉帝聽說黃河沒人管教,到處橫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惱火。他見馮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該成仙了,就問馮夷願不願意去當黃河水神,治理黃河。馮夷喜出望外。達成自己成仙的心願 。成為一名河伯。

3. 大禹治水

禹之前鯀被舜派去治水,他採用了「堵」的方法治了3年,失敗了,禹改變了鯀的做法,採用了「疏」的方法,開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九過家門而不入的他,終於成功。禹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後人也尊稱禹為「大禹」。

4.民間傳說

傳說中有個小夥子叫黃河,英勇無比,戀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親看不起他,就讓他百步之內射箭,進一個銅錢的孔里,他做到了。女子的父親又讓他在百步之外射一箭,穿透原先的箭他也做到了。又要求他在百步之外射中銅錢並接住它。

他知道其夫在刁難他,就一箭射向她父親.怎知他以前學過武功,躲開了。他很氣惱,他從來都是箭不虛發的,這次沒射中。就到深山去修煉,一次意外射下一隻鳥,鳥告訴他那姑娘自殺了。小夥子很悲哀,就淚水不停地留下來,形成了現在滾滾的黃河。

5.魯班修造將軍柱

桑園峽內黃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園峽中段黃河激流中卻有一個屹立的大石。百姓稱之為將軍柱。傳說這個將軍柱是魯班修建的。 當年魯班周遊列國時,來到桑園峽邊上,為方便兩岸人民的來往。魯班把橋墩的位置選在了將軍柱的這個地方。

從此,魯班早出晚歸,負責施工,,半年過去了,橋墩在漸漸長高。有一天,魯班的妻子送飯到岸邊,等了一陣不見魯班,便到岸邊看個究竟,誰知她在岸邊看見一個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著巨石,一個手拿著鐵錘在幹活,他的妻子哎呀一聲驚叫。

魯班一慌,一錘砸在了自己腿上。手中的石頭也飛到了對岸的山上,橋也就沒有建成。至今在將軍柱上有一個十分光滑的石頭,好像是整個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間則是脊柱,把石頭一分為二,好像是長期靠著休息時留下的。傳說這就是魯班造橋時所留。

(2)與黃河有關的故事擴展閱讀:

黃河被稱為母親河的原因

早在遠古時期,中國境內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奮斗和繁衍在黃河流域。在數千里的黃河流域,由於氣候溫和,水文條件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先民們便定居在這里。中國文明初始階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後來的西漢、東漢、隋、唐、北宋等幾個強大的統一王朝。

反映中華民族智慧的許多古代經典文化著作,也產生於這一地區;標志古代文明的科學技術、發明創造、城市建設、文學藝術等也同樣產生在這里。所以,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黃河哺育了中華兒女,人們常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其意義就在這里。

古代的黃河,河面寬闊,水量充沛,水流清澈。我國最古老的字書《說文解字》中稱黃河為「河」,最古老的地理書籍《山海經》中稱黃河為「河水」,《水經注》中稱「上河」,《漢書·西域傳》中稱「中國河」,《尚書》中稱「九河」,《史記》中稱「大河」。

到了西漢,由於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稱她為「濁河」或「黃河」,但未被普遍認可,直到唐宋時期,黃河這一名稱才被廣泛使用。唐宋以來的千餘年歷史中,由於自然和人為的破壞,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黃河的泥沙含量日漸增多,污染加劇。

我們偉大的母親「患脖了,這就給黃土高原和西北大地帶來深重的災難。我們開封首當其沖,盡管世世代代的人民群眾為給母親「治療」,捨生忘死,前赴後繼,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最終還是迫使我們接受了一種不願接受的現實,那就是「懸河」和「城摞城」。

災難有時也能轉化為財富,在開發黃河旅遊區的今天,「懸河」已成為舉世奇觀,「城摞城」也將成為探秘尋古的游覽勝地。我們開封人可以驕傲地向世人宣布:「請到開封來,感受『頭頂一條河,腳踩六座城』的獨特韻味!」

㈢ 有關黃河的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

1、鞭打黃河

相傳在很久以前,李耳治水來到河南濟源一帶。由於他連日治水,奔波勞累,這時,他想在王屋山休息一下。李耳把剛剛引過來的黃河水攔在鳳凰山下,就約了一個跟他一塊治水的夥伴,在一個山洞裡下起棋來。下著,下著,李耳忽然想起自己還沒把黃河水引過來。

李耳推開棋盤來到鳳凰山上一看,原先被引過來攔在鳳凰山下的黃河水,已經偷偷地從西面繞過潼關、風陵渡,向東直奔大海。水勢洶涌,奔騰咆哮,看樣子誰也擋不住它了。

李耳一見,心中十分惱怒。他立即生起烘爐,拿起鐵錘,在自己的膝蓋上打成了一根幾十丈長的大鐵鞭。接著,他拿著鐵鞭,邁開呼呼生風的兩腿,很快追趕上了波濤翻滾,奔騰呼嘯的黃河水。

李耳沖上前去,高舉鐵鞭,大喝一聲:「好你這條野水!」「啪」的一鞭打下去,直震得山搖地動,嚇的黃河水打著漩渦不敢再往前流,翻著滾兒發了岔。從此,黃河被李耳用鐵鞭打散以後,就乖乖地往東流去。

2、娘娘灘和太子灘

公元前192年,幾位大將率領著若干精壯武士,保護著一位身懷六甲的妃子秘密地出了皇宮,一路艱辛輾轉,來到了匈奴地界,突然,一條大河橫亘在眼前,在驚慌與絕望中,他們意外地看見了河中的小島,別無選擇,他們孤注一擲地在這里隱藏了下來。

然而他們依然心有餘悸,孩子降生後,聰明精細的妃子又將孩子轉移到另一個島上,或你來或她去給孩子餵奶,以防不測。12年後,從這個島上走出一位少年,返回皇宮,坐了龍廷。

他就是被後世譽為「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當年保護他們的大將有弟兄三人,說這三人就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李廣、李文、李功。

劉恆登基三年後,將母後接回皇宮,並將這兩塊島嶼以及黃河以西千餘里灘地封分給李氏兄弟,任何人不得侵佔。據說這個「政策」一直延續了千餘年。娘娘灘和太子灘即因此而得名。

3、望洋興嘆

相傳很久以前,黃河裡有一位河神,人稱河伯。他站在黃河岸上。望著 黃河水自西向東流,興奮地說;「黃河真大呀,世上沒有哪條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 有人告訴他:「你的話不對,在黃河的東面有個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說:「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過黃河嗎?」那人說:「別說一條黃河,就是幾條黃河的水流進北海,也裝不滿它。」河伯始終不信。那人無可奈何,告訴他:「有機會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話了。」 河伯來到黃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歡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見北海汪洋一片,無邊無涯。

他獃獃地看了一會兒,深有感觸地對北海若說: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這話說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親眼見到這北海,我還會以為黃河是天下無比的呢!那樣,豈不被有見識的人永遠笑話。」

4、魯班修造將軍柱

桑園峽內黃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園峽中段黃河激流中卻有一個屹立的大石。百姓稱之為將軍柱。傳說這個將軍柱是魯班修建的。當年魯班周遊列國時,來到桑園峽邊上,為方便兩岸人民的來往。魯班把橋墩的位置選在了將軍柱的這個地方。

從此,魯班早出晚歸,負責施工,半年過去了,橋墩在漸漸長高。有一天,魯班的妻子送飯到岸邊,等了一陣不見魯班,便到岸邊看個究竟,誰知她在岸邊看見一個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著巨石,一個手拿著鐵錘在幹活,他的妻子哎呀一聲驚叫。魯班一慌,一錘砸在了自己腿上。手中的石頭也飛到了對岸的山上,橋也就沒有建成。

至今在將軍柱上有一個十分光滑的石頭,好像是整個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間則是脊柱,把石頭一分為二,好像是長期靠著休息時留下的。傳說這就是魯班造橋時所留。

5、馮夷當河伯

古時候,在華陰潼鄉有個叫馮夷的人,不安心耕種,一心想成仙。他聽說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為仙體。於是就到處找水仙花。

馮夷東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黃河、跨黃河、過黃河,常和黃河打交道。轉眼過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馮夷很得意,又過黃河去一個小村莊找水仙花。這里的水不深,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他一慌,腳下打滑,跌倒在黃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後,一肚子冤屈怨氣,咬牙切齒地恨透了黃河,就到玉帝那裡去告黃河的狀。玉帝聽說黃河沒人管教,到處橫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惱火。他見馮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該成仙了,就問馮夷願不願意去當黃河水神,治理黃河。馮夷喜出望外。達成自己成仙的心願。成為一名河伯。

熱點內容
螃蟹的故事 發布:2024-05-09 21:33:54 瀏覽:819
品德努力短句 發布:2024-05-09 21:33:08 瀏覽:356
生意好的詞語 發布:2024-05-09 21:25:12 瀏覽:510
成語什麼顧什麼盼 發布:2024-05-09 20:51:51 瀏覽:443
撿肥皂故事 發布:2024-05-09 20:27:05 瀏覽:648
鬼故事拓仙人 發布:2024-05-09 19:57:33 瀏覽:285
接納的作文 發布:2024-05-09 19:53:39 瀏覽:734
回復的詞語 發布:2024-05-09 19:37:46 瀏覽:29
言而無信的句子 發布:2024-05-09 18:23:11 瀏覽:368
滿的四字詞語 發布:2024-05-09 17:44:50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