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語故事 » 孝德的故事

孝德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3-09-26 05:54:07

Ⅰ 關於孝德的故事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沉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游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上書救父

漢文帝時,有一位叫淳於意的人,拜齊國著名醫師楊慶為師,學得一手高超的醫術,曾經做過齊國的倉令。他的老師去世以後,棄官行醫。因為個性剛直,行醫的時候,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導致後來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兒名叫緹縈,雖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辭勞苦,長途跋涉一同前往長安向皇帝訴冤。她陳述了肉刑的害處,並說明了父親做官時清廉愛民,行醫時施仁濟世,現在確實是遭人誣害。願意替父受刑。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赦免了她的父親,並且下詔書廢除了肉刑。有詩頌曰:

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 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後人。

凡事孝順的人都會有好報的,雖然是孝養自己的父母,也會得到大家的尊敬和喜歡。

Ⅱ 古代有關孝德的故事的作文嗎200字左右

孝,乃中華之美德,我們是炎黃子孫,應當注重孝德。夜晚,星光璀璨,繁星點點,明月高懸,我在這皎潔的月光下,打開了電腦,在網上查閱24孝的故事。突然,我看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大孝子,他叫閔子騫,童年的時候就沒了生母,他的繼母疼愛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視閔子騫為眼中釘。有了好吃的,只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吃,閔子騫吃不著,有時甚至連飯也吃不飽,還常受繼母虐待。然而,閔子騫卻從沒有向父親提過這些事。
冬天,繼母的兩個親生兒子穿上了厚厚的棉絮衣,而閔子騫穿的棉衣看上去也是厚厚的,裡面卻是蘆花。
有一次,他的父親坐著他們兄弟三人拉的車子外出辦事。那天,寒風瑟瑟,冰凍三尺,閔子騫的棉衣不能禦寒,凍得渾身發抖,面色灰白,嘴唇都變成青紫色。而他的兩個弟弟因為拉車趕路,面色紅潤,臉上直冒熱汗。閔子騫父親看見他瑟瑟發抖,兩個弟弟卻滿頭大汗,就斷定一定是閔子騫偷懶,不肯賣力拉車。於是,一怒之下就用鞭子狠狠地抽打他。鞭子抽破了棉衣,蘆花飛了出來。他的父親拾起來一看,才恍然大悟。原來兒子在受凍啊!
「回家!哪兒也不去了!」父親命令兒子調轉車頭往回走。一進門,父親不顧後妻的磕頭求饒,執意要將她休掉。
閔子騫一見,「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哀求父親說:「母親在家,就我一個人受寒,母親要是走了,我們兄弟三人都要受凍,望父親大人三思啊!父親見兒子的話說得婉轉而近情理,便無奈地打消了休妻的念頭。繼母見子騫以德報怨,既往不咎,很受感動,從此對三個兒子一樣對待。子騫長大後,孝名聞於天下。
讀了這個故事,我真的被閔子騫的孝心所感動,跟他比起來,我真的感到自愧不如。閔子騫真是大孝子,寬宏大量,蛇蠍心腸的後母對他恨之入骨,視他為眼中釘,終於,父親要趕她走,這么好的一個機會,居>;孝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一定要重視孝道,把這個美德發揚光大,傳到世界各地,讓大家都來學習閔子騫,做一個孝順的人!

Ⅲ 關於孝德的小故事

1、陸績懷橘

三國時期有個人叫陸績,他特別孝順父母。6歲那年,一次他到袁術家裡做客,袁術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沒吃,而是悄悄藏在懷里。

後來他向袁術行禮告辭,叩頭的時候,懷里滾出三個蜜橘來。袁術大笑道:「你吃了不夠,還要拿呀?」他回答說:「我沒見過這么好的蜜橘,捨不得吃,想拿給母親嘗嘗。」

袁術聽了大為驚訝,心想一個6歲孩兒便懂得剋制自己,孝敬長輩,實在難能可貴。他感嘆道:「小陸郎有這樣的品德,來日必成為報效國家的棟梁!」

2、黃香溫席

古代有個叫黃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歲時母親去世,從此他更細心地照顧父親,一人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事。到了冬天,他害怕父親著涼,就先鑽到冰冷的被窩里,用身體溫熱被子後。

再扶父親上床睡下。不像現在,可以開電熱毯、開暖氣,那時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到了夏天,為了使父親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涼席扇涼,再請父親去睡。

黃香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學上有所成就,後來他當上了以孝聞名的好官,人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被列為「二十四孝」之一。

3、綵衣娛親

老萊子,是周朝春秋時的楚國人,他自幼便十分孝順,在他七十歲時,兩老還健在。但兩老看見兒子日漸老去,便有自己已經去日無多的怠慨。

老萊子見狀,便想了一個辦法,老萊子把自己打扮成孩童模樣,蹦蹦跳跳的到了父母面前,一邊嘻嘻哈哈大笑,一邊做出孩童嬉戲的動作。

兩老看到兒子滑稽的動作,樂得呵呵大笑,把煩惱憂悶都忘了!從此,老萊子在父母前絕不提老字,而且還常常扮成孩童模樣,使兩老得到快樂的晚年。

4、孝感動天

黃帝的後裔舜,父親又聾又瞎,性情十分暴躁,母親則十分賢淑,使舜在母親的照料下,幼年過得相當美滿。但後來他的母親得了重病,不久離開人世,自母親去世後,他父親的性情變得更壞。

後來父親聚了繼室,生下了弟弟象。從此父親對繼母更加寵愛,而繼母是一心空狹窄的人,常在父親面前說舜的壞話,使舜常被父親責打。

但孝順的舜沒有因此而心生埋怨,仍然百般孝順。但繼母還是恐怕他會分去大半家業,因此常想把舜除掉。亦一次又一次設計陷害他。

雖然繼母和弟弟的不繼怕害,但舜從不介意,當他二十歲那年,他的孝行傳遍千里,天子堯亦由地方官吏的推薦而得見舜,他亦非常贊賞他的為人。

便把兩個女兒嫁給舜,而舜的孝行最終亦感動了繼母和弟弟,一家人最終和和樂樂的過日子。而堯亦禪讓給舜。在舜的治理下,國家得以興盛太平。

5、上書救父

漢文帝時期,有個人名叫淳於意。曾拜齊國著名的醫師楊慶,學得一手好醫 術。曾出任過齊國的倉令一職。師傅去世後,淳於意開始棄官行醫。

因為個性剛直,在行醫時不小心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導致自己遭受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兒叫緹縈,雖然是一介女子,但她不辭辛勞,千里跋涉一同來到長安替父申冤。

她不僅向漢文帝陳述了肉刑的壞處,還力證自己的父親在做官時清廉愛民,行醫時施仁濟世。只因遭人陷害,但緹縈願代父受刑。漢文帝感於緹縈的孝心,不僅赦免了淳於意,還下詔廢除了肉刑。

Ⅳ 孝德小故事有哪些

二十四孝:
虞舜孝感動天:

虞舜,早年喪母,父親老實,繼母陷害他,他不但不嫉恨,反而對繼母更孝敬,對弟弟更友愛,使他們受到感化。舜在歷山務農時,其孝感動天帝,使大象來替他耕田,鳥兒替他除草。堯帝知道了他的賢才,讓他做丞相,並傳位於他。舜後來成為歷史上著名的聖君。
郯子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郯國國君。父母年老患眼疾,郯子聽說鹿乳可以治好雙親的眼疾,便披著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親。獵人誤認其為鹿,正要射他,他趕緊大叫,並將實情相告,獵人敬其孝心,以鹿乳相贈,並護送郯子出山。
老萊戲綵娛親

老萊子,春秋楚國人。為了孝敬雙親,七十歲的他,常穿五色綵衣,學做孩子游戲。有時擔水進屋,詐跌在地,學孩子哭,千方百計逗二老開心,。他的孝行感動了楚王,親往請其出山輔政,老萊子面對高官厚爵,毫不動心,婉言謝絕了楚王的聘請,陪雙親終老山野。

仲由為親負米

仲由,字子路,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生性至孝,家境貧寒,常以野菜為食。仲由為孝敬父母,常從百里之外背米回來供養父母。仲由父母去世後,他隨孔子周遊列國時,在楚國面對美味佳餚,回憶起昔日生活之苦,思念其父母。

閔損單衣順母

閔損,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自幼喪母,後母給兩個親生兒子用棉花做衣服,給他用蘆花。一次,他為父親駕車,體寒手抖,車險些失控,父親怒而鞭打,蘆花飛出。父親決定休掉後母,閔損卻哭著勸阻:「娘在只孩兒一人受凍,娘走了兩個弟弟衣單。」後娘知道後深受感動,從此待他如親生。

劉恆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個兒子。生母薄太後患病三年,漢文帝處理完政務後,便陪在太後床邊,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服用的湯葯,親口嘗過後才讓母親服用。

江革行佣供母

後漢江革,早年喪父,為避戰亂,背著年邁的母親逃難。路遇強盜,欲殺江革,江革哭告,有老母無人奉養,強盜感其孝,放其生還,江革背著母親最後在下邳定居下來。為了生活,他到一家人家當傭人,供養老母。後來他又背著母親回到老家臨淄。母親有事外出,他必定親自駕車緩緩前行。

曾母嚙指心痛

曾參,字子興,又稱曾子,魯國武城人。孔子弟子。著有《大學》一書。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一天,他進深山砍柴,家中來了客人,母親急盼兒歸,便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此時曾參忽感心痛,知是慈母呼喚,急忙背柴回家。真是母子連心。

虞蔡順拾椹供母

蔡順,字君仲,漢代汝南人。少年喪父,對母極孝。時遇王莽之亂,年歲飢荒,糧食缺乏。蔡順拾桑椹充飢,並以不同的容器分裝。一隊赤眉軍經過,問他,他說:「黑甜的給母親,青的給自己吃。」赤眉軍稱贊其孝順,贈牛腳一條,白米二斗,讓他帶回家供養母親。

黃香扇枕溫席

黃香,字文強,漢代江夏人,從小對父母孝順。9歲時,母親去世,哀痛至極,為母守孝三年。夏季天氣炎熱,其父因思念其母無法入睡,他就用扇子扇涼枕席。冬季天氣寒,他先用身體暖熱被褥,才讓父親上床休息。「黃香扇枕溫席」的故事就世代流傳下來。

陸績懷橘遺親

陸績,字公紀,吳郡(今江蘇蘇州)人。他出身官宦世家,從小深懂忠義孝悌之道。6歲時隨父赴九江見袁術。袁術用紅橘招待他,他隨手拿了幾個裝在懷里。辭別彎腰作揖時,紅橘從懷中滾落在地,袁術笑他:「你是我的貴客,怎麼還偷柑橘呢?」陸績答道:「我是想拿回去給母親嘗個新鮮。」袁術聽後深感他將來定是不同凡響的人物。「陸績懷橘遺親」的事跡廣為流傳。

打虎救父

楊香,晉朝楊豐的女兒,14歲那年,隨父去田間收割稻子,突然一頭斑斕猛虎躍出,將其父撲倒在地。楊香聽到父親的叫聲,一個箭步跨上前,躍上虎背掄起拳頭,對著虎頭砸下去,後又將老虎的嘴按在坑裡。老虎因無法呼吸,倒地而死。楊香不畏猛虎,「打虎救父」的故事成了膾炙人口的佳話。

吳猛恣蚊

吳猛,晉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年僅8歲,因家貧窮,買不起蚊帳,夏天夜間蚊子極多,打不完,趕不走,而父親又怕煙熏,年幼的吳猛實在沒有辦法了,突然想到:如果蚊子吃飽了就不會叮咬父親了。於是,他每晚都赤裸著上身,在父親的旁邊,任蚊子叮咬自己。

乳姑奉親不怠

唐夫人非常孝順,待婆婆極好。她的婆婆長孫夫人老了,牙齒脫落,不能咀嚼食物,她就用自己的奶喂婆婆。婆婆病了,唐夫人更是衣不解帶,日夜侍候在婆婆身邊,煎湯喂葯,小心看護。婆婆感動地說:「我沒什麼能報答你的,但願你的兒子、媳婦都會像你一樣孝順。」

壽昌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朝人。七歲時,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外出嫁人,母子不相見已五十餘年。宋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為了尋母親,他棄官前往陝西,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鄉。終於在同州(今山西大荔)找到母親,歡聚而歸。

宋朝黃庭堅,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極其孝順,雖然任高官,對母親的生活仍照顧得體貼入微。因母親愛干凈,他每夜必親自為母親洗涮便桶,以安母心,沒有一刻放棄盡兒子的孝道。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