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子的故事
❶ 抗日小英雄嘎子的故事
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
無數像嘎子一樣的革命群眾,為了保護八路軍,倒在了鬼子的屠刀和槍口之下,堅強不屈,不惜犧牲自己和孩子的寶貴生命,也不肯說出八路軍的機密。嘎子與鬼子、漢奸之間的一次次斗爭和戰斗。
(1)嘎子的故事擴展閱讀:
在民間,「張嘎」有不少傳說中的「原型」。2005年5月6日,小病初愈的徐老欣然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就像母親談論自己的孩子一樣。
已80高齡的徐老對於這個問題略帶興奮地娓娓道來:關於「張嘎」原型的問題,是抗戰中最先引起激奮和感佩的,是趙縣縣大隊的兩個小偵察員,一個叫「瞪眼虎」,一個叫「希特勒」。
那是1942年—1944年的事,那時我在寧晉縣大隊。寧晉縣和趙縣是鄰縣,兩個縣的部隊經常在作戰中有一些軍事配合,平常也有一些交往。
寧晉縣大隊也有一些12、13歲的小偵察員,但沒有作出什麼突出的貢獻。鄰縣趙縣的兩個小偵察員「瞪眼虎」和「希特勒」就不一樣了。不僅在趙縣很有名,而且在鄰近的幾個縣也聲名遠揚,是當時已經帶有英雄色彩的人物了。
❷ 小嘎子張嘎的故事100字左右
在鬼子的一次突襲中,嘎子的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鬼子打死。八路軍偵察連連長鍾亮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絕,他決心報仇,毅然出發去尋找打鬼子的地區隊伍。在路上,他誤把游擊隊排長羅金保當作漢奸,想繳他的槍而鬧出笑話。後來,人小鬼大的嘎子喬裝打扮成賣西瓜的小販,用木頭槍繳了胖墩翻譯的「真傢伙」。
為了不讓隊長把槍收回去,他竟動了「嘎」氣,將槍藏到了老鴰窩里,因而受到批評關了禁閉。經過區隊長的教育,嘎子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在一次戰斗中,他受了傷在老鄉家裡修養。游擊隊攻打敵人崗樓時,他偷偷從老鄉家裡跑回參戰,不幸在進城偵察時被捕。
在敵人面前,嘎子剛強不屈,並在戰斗中逃了出來,他配合游擊隊拔掉崗樓,救出了鍾亮。勝利了,區隊長代表部隊表揚了嘎子,獎勵給他一支真正的手槍。嘎子高興極了,最終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偵察員。嘎子的家鄉也解放了!
(2)嘎子的故事擴展閱讀:
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兒童軍事題材影片。謝孟偉演張嘎,張一山演佟樂,王莎莎演韓英,錢多多演劉燕。它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
主人公一身「嘎氣」,倔頭犟腦卻又聰慧勇敢。編導緊緊把握住分寸,不讓他超出時代及兒童的特點,使之令人信服。具有含蓄和抒情意味的白洋淀風格,烘托出小主人公成長的環境與氛圍。
張嘎及片中其他幾個純朴兒童的形象,整整影響了一代小觀眾。本片導演手法純熟,畫面流暢而富有韻味,在同類題材的電影創作中具有典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