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成語大會
A. 中國成語大會有人看嗎
第一屆成語大會,冠軍:唐蕊。
《中國成語大會》昨日在央視一套完美收官。回首屆《中國成語大會答》吸引了全國三萬多名成語愛好者報名,上千人參加初賽,36位選手進入決賽。經過十一場比拼,來自北京的雜志編輯【唐蕊】最終捧得本屆大會冠軍獎杯。
唐蕊是遼寧阜新人,畢業於南昌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二至四名的選手分別是邢正、徐源、王帆。高瀛和權春燕獲並列第五,李凡和陳江宇獲並列第七。為了能夠在場上有更好的表現,搭檔之間通常會在場下進行大量練習,心有靈犀是猜對成語的關鍵。比如不能出現的字,通常會約定一個固定的說法。比如十多場比賽下來,在選手的描述中,「神獸」一詞令人印象深刻,凡是與龍相關的成語,一概以「神獸」進行提示。冠軍賽中,含龍的成語共出現六次,就有選手四次使用了「神獸」。「老態龍鍾」,用邢正的話說是「歲數特大,走路都那個樣子,有神獸」,「攀龍附鳳」則被表述為「比喻嫁到了一個好人家,像抓住了神獸和母神獸」。
B. 《中國成語大會》為何受歡迎
漢字是上古時期世界上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意蘊,是我們民族祖先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明最燦爛的瑰寶之一。在漢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蘊藏著不可侵犯的民族尊嚴、崇高強大的民族意識和自強不息的創造智慧。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是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中國符號,是中國貢獻於人類文明的第五大發明。但漢字又是世界上最難書寫的文字。獨特的方塊字形需要不斷記憶,反復練習才能形成書寫能力。現在,越來越多地人依靠鍵盤等輸入工具書寫,減少了手寫漢字的機會,正確書寫漢字的能力逐漸下降。如果未來幾代人漢字書寫能力持續普遍下降,文明傳承的品質就會形成缺損。成語是中國獨有的語言現象。四字成章的結構、高度濃縮的寓意、古今同用的歷史以及其內容所表現的中國價值觀,使成語成為民族文化中最珍貴的遺產。多年以來,這個寶貴的遺產始終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C. 中國成語大會第一季在哪個視頻播
成語是漢語的味精.從未被仰視,一直在發光.《中國成語大會》用"解詞"的方式完成對成語的節目化拆解,是繼2013年收視,口碑雙豐收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之後,央視又一台大型原創文化類節目.《中國成語大會》邀您共賞中文語境之美.專用詞典就是這檔節目而專門使用的詞典